“超级文件”下发后,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哪些落户城市最受青睐?

2019年,城市落户政策迎来大变化。

昨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健全城市投融资机制、引导中小城市夯实制造业基础等要求。

  

通知称,将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

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来源:网络)

通知要求,在随迁子女较多城市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实现公办学校普遍向随迁子女开放,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全面推进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提高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线上结算率,推进远程医疗和社区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扩面,指导各地区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合理发展城镇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充分考虑婴幼儿随迁子女的照护服务需求。

通知强调,健全城市投融资机制。统筹安排财政资金投入、政府投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加大对符合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城市补短板项目的支持力度。大力盘活存量优质资产,回收资金补充地方财力。

在坚决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前提下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结合各自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适度扩大信贷投放,引导保险资金发挥长期投资优势,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进行项目融资,积极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发行有利于住房租赁产业发展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等金融产品。筛选具备投资回报预期的优质项目并建立吸引民间投资项目库,集中向民间资本推介。全面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打造竞争力强的地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运营主体。

  

通知还要求引导中小城市夯实制造业基础,发挥要素成本低的优势,增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推动制造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提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质量,推动向先进制造业集群转型升级。鼓励城市政府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指导、优化服务、精简审批、开放资源。

01

二线城市成为人们落户的重要方向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也就是说,当前除了超大特大城市之外,其他城市的落户将变得十分容易。根据2014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根据《2017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结合公开资料,统计梳理发现,目前城区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有13座,除了北上广深这4个超大城市,还有天津、重庆、武汉、成都、南京、郑州、杭州、沈阳、长沙等特大城市。

也就是说,未来除了这13个城市外,其他城市都将全面放开放宽落户限制,这个过程中,有一大批二线城市受益最大,包括西安、苏州、合肥、济南、青岛、大连、厦门、宁波、昆明、石家庄、南昌、福州等城市。

除了这些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中国还有为数众多的【100-300万人口的城市,数量多达44个,它们分别是:

石家庄、南昌、汕头、无锡、洛阳、贵阳、唐山、福州、兰州、临沂、徐州、淄博、常州、宁波、鞍山、邯郸、烟台、温州、包头、惠州、保定、呼和浩特、抚顺、佛山、吉林、济宁、潍坊、淮安、南阳、盐城、西宁、大同、南通、大庆、珠海、柳州、银川、齐齐哈尔、襄阳、海口、株洲、淮南、自贡、芜湖。

人口上来了,经济发展就有了动力和引擎。城区人口数量,决定了城市的级别和未来。

今年3月18日,河北省会石家庄宣布取消在城区、城镇落户“稳定住所、稳定就业”迁入条件限制,全面放开城区、城镇落户。全国公民仅凭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就可向落户地派出所申请户口迁入市区、县(市)城区和建制镇,而且,配偶、子女、双方父母户口可一并随迁。石家庄也由此成为首个实施落户零门槛的省会城市。

当前我国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了16个百分点。其中绝大多数就是城市中落不了户的。尤其由于学历在大专以下、在二线城市中落不了户的占了相当大部分。因此这些城市放开放宽落户,有利于加速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加速这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与此同时,这些二线城市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对加快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京沪等超大城市控制人口规模、中小城市吸引力又不够的情况下,二线城市就成为人们落户的重要方向。

城市的发展不是大中小城市齐步走。在京沪等超大城市出现大城市病、生活成本高昂,中小城市吸引力又不够的情况下,二线城市尤其是很多省会城市正迎来城市发展的黄金期。通过放开落户,引进人才,吸引人口流入,实现做大做强,进而带动全省发展。

从去年底以来,整体落户的门槛有很大的放松。除了超大城市外,大中城市都在放开放宽落户限制。一个方面是原来主要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现在则是突出强调中心大城市带动都市圈、城市群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原来吸引的都是中高端人才,现在不光是人才,而是吸引劳动力。毕竟城市要发展,不能只有大学生,也要有很多一线工人和服务业人员,城市才能更好地发展。

此外,部分三四线城市也将受益。由于一二线城市房价较高,而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又相对落后,因此,很多人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会选择房价相对合理的三四线城市,实现就近落户及置业。

青岛、济南两市均在各自的“十三五”人口发展规划中提出了2020年迈入特大城市行列的目标。

根据2018年3月印发的《济南市人口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济南“全面二孩”政策效应将平稳释放,全市人口总量保持适度增长。2017年末,青岛常住人口为929.05万人,到2020年,济南市城区常住人口规模达500万人以上,迈入特大城市行列。

02

西安“史上最宽松户籍政策”

西安一年多时间,5次放宽落户政策

各大城市以更宽松户籍政策吸引人才落户的“争夺战”仍在持续。

过去一年中,武汉、成都、长沙、郑州、杭州、福州……更多城市陆续向大中专毕业生以及更高学历者放开户籍政策吸引落户。

西安不甘人后,也加入了这场人才争夺战,一年多时间就五次放宽落户政策。

2017年3月1日,西安市推出户籍新政“三放四降”1.0版,这是西安户籍新政的开始。

在此之前,西安市一直施行的是由西安市发改委2006年制定的“五年社保”落户等户籍迁入政策。“随着社会发展,之前那个政策已经不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了。”西安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局户政处户籍管理科副科长郑瑞韬表示。

同年6月,西安市又将本科以上学历落户年龄放宽至45岁(之前为35岁),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不设年龄限制。

今年2月1日进一步放宽了落户政策,西安市又推出户籍新政2.0版,将学历落户、人才落户的审批权、制证权下放到第一线,所有个人落户申请均可在户籍窗口进行“一站式”办理,当场办结,并新增随迁政策,可一人落户、直系亲属举家随迁。

同时,西安市公安局还专门成立了“人才人口争夺攻坚指挥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三年的“人才人口”争夺攻坚战,以吸引更多人才、人口来西安就业、创业、定居生活。

郑瑞韬参与了户籍新政策的调研和制定工作,他们在户籍新政实施之后,通过对实际办理过程调研,以及收集网友在网络上的留言建议,逐步将户籍新政实施中一些不便捷之处进行调整,“2.0版的落户条件更简单,流程更便捷,办理时限更短,基本上能做到当场办结”。

为让高学历人才在办理户籍迁入时少跑路,3月5日,西安市又在“西安公安”微信公众号的“掌上户籍室”开通了学历落户绿色通道,需要落户的高学历人才只需要上传教育部学籍网的学历信息截图和身份证照片,就能“零跑路”办理落户。

3月22日,西安市第五次放宽户籍政策,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实行仅凭学生证、身份证就可以在线办理落户。

不断放宽的户籍政策让西安市正在朝着2020年主城区人口达到1000万的目标迈进。据郑瑞韬透露,截至2017年末,西安市主城区人口700多万,借助户籍新政的实施,“今年有可能往100万人(落户)走,越多越好,没有设目标任务”。

03

户籍政策将全面放开,房价又会如何变化

建国初期,我国为了完成工业化原始积累,让农民提供廉价的农产品,防止农民涌入城市,户籍制度应运而生。

从1951年7月16日,《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到195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再到1964年8月,《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户口可以说是烙在每个中国人身上最深最痛的烙印,从出生一直带到死亡。

从降生的那一刻起,人就被户口划分农村人,小城镇人,大城市人,导致伴随终生的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住房都天差地别。户籍制度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限制人们的迁徙自由和居住选择,你生在哪里,就必须葬在那里,农村与城市,小城市与大城市的流动完全被高墙阻隔。

80年代以前,吃饭要粮票,炒菜要油票,穿衣要布票,一切都是严格监管,量身打造。去外地出差开个房,都要单位介绍信。

90年代大学毕业,户籍是单向选择,组织可以选择你,你没权力选择组织。除非是学生会主席,学校帮你推荐大城市的单位,其余一律打回原籍,想支援城市发展,大城市根本不需要你。

00年代大学毕业,户籍已经变成了双向选择,你可以选择单位,单位也可以选择你。只要自己成绩过硬,毕业证、学位证、英语计算机等级证具备,想去大城市发展也不是做梦。

户籍全面放开,人口自由流动,未来城镇化发展的结果就是,大城市继续膨胀,小城市持续萎缩,资源高度集中,房价两极分化。

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公布。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终于踏上了漫漫征程。

在2019年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文中有两点极为重要:

1、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

2、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到2035年,现代化都市圈格局更加成熟,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以上两点的意见其实非常明确,除了北上广深这4个一线城市以外,其余所有城市必须放开户籍限制,降低落户门槛。可想而知,在不久的将来,除了北京上海,落户国内所有城市将会"零门槛"、"无条件",来去自由,随心所欲。户籍将会逐渐沦为出生、死亡、居住的登记制度,与人口迁移的权力彻底脱钩。

过去的中小城市发展模式和未来的都市圈发展模式,方向截然相反,随着户籍制度的全面放开,人口自由流动成为现实,将来人力、财力、物力势必将会从中小城市向都市圈的中心城市集聚。

户籍制度的放开,肯定会给城市房价造成影响。人员不断涌入大城市、一线、热点二线城市,房价肯定会出现上扬波动的趋势,而相当一部分的小城市房价将会被挤压,房价下跌势必也将出现。

04

这些重要通知,带来什么影响?

未来,将会出现更多“城里人”,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近百座城市全面取消或放开放宽落户限制,将对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不过,这些城市由于就业吸纳能力、公共服务水平等也有差异,对非户籍人口的吸引力也有高有低。

公共服务覆盖面将更广,很多人担心,随着更多人实现城镇化,将会对现有的公共服务资源带来一定的冲击,不仅是数量,也包括质量。从通知来看,这一担心大可不必。无论是教育、医疗还是养老等大家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相关的公共服务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