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传奇——印象永安溪②
这是一种神秘的文字。
在浙江省仙居县淡竹乡韦羌山一个高达128 米的陡壁上,布满了呈现人工镌凿的日纹、月纹、虫纹、鱼纹等奇异图案符号,这就是传说中的蝌蚪文。
这是一种至今无法破解的神秘文字,但是,在仙居人的传说中,它们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文字。
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历史逐渐变成传说,传说变成了神话。但是,拨开历史的重重面纱,我们似乎在这里看到了众多的大禹的传人。
东潘村村口,镌刻着当年潘叔正绘制的“石刻运河图”,在《仙居潘氏宗谱》里,记载有明成祖朱棣褒奖潘叔正治河有功的诗:“潘卿去浚河,功多怨亦多。百年千载后,功在怨消磨。”
潘叔正,亦名潘邑,字惟献,号绩庵,明永乐元年(1403年)中举人,永乐九年(1411年)被选任为山东济宁州同知。是年初上书提议疏浚450里会通河,也就是大运河山东境内临清至东平县西安山段,获准后佐工部尚书宋礼等督理疏浚大运河工程,使南北漕运大动脉贯通,作出重大贡献。卒于广西梧州同知任上。
就在潘叔正疏浚大运河的同时,潘叔正的母亲也在为家乡的河道做着同样的贡献。
钗堰,亦名金钗堰,是东潘至今尚存的古堰之一,相传是潘叔正的母亲变卖家产为家乡修筑的古堰,因为用头上金钗记号监工,故称钗堰。无独有偶,另一条潘堰,是潘氏先祖修筑的堤堰。
据宋代《嘉定赤城志》记载,古时仙居就有童渠、横溪、盂溪石藤等28条古堰。据统计,仙居现在仍有50多条古堰源源不断地把水输送到田头地角,发挥着灌溉和饮水等功效。
仙居人治水用水的天赋,不仅仅来自神秘的大禹天书,更是来自于独特的生存环境。
永安溪属于典型的山溪性河流,河床比降较大,流速快,水深浅,蓄渗能力强,产流时间快,汇流迅速、集中、流量大,暴涨暴落时间短。仙居境内东西落差大,水土保持困难,水寒灾害频仍。民间有句俗谚:“一蓬夏雨白洋洋,一个日头变晒场。”因此,为驯服、利用这条喜怒无常的河流,永安溪两岸的居民采用了筑堰的方法,蓄水、引水,为我所用。
也许正是这种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对水资源利用的经验,才使得潘叔正能够敏锐地发现疏浚漕运的重要性。才使得小小的仙居县先后出现了李一瀚、张俭、潘叔正等治水名臣。
为彻底杜绝水患,解放以后,仙居先后修建了中小型水库100多座,山塘近300座。
然而,真正实现永安溪的安澜,这些古堰,已经遍布乡村的小水电、水库还是不够的。为彻底解决水患,仙居从1996年开始筹划动工修建上游的下岸水库。然后,修这样一座大型水库,首先遇到的就是资金困难。
从1998年到2003年,仙居累计10万余人次为下岸水库工程建设捐款,共计5000余万元。2004年,为保证移民安置和偿还欠账,县政府卖掉了自己的办公大楼,时至今日,仙居县政府仍然在租借县里的供电办公大楼办公,成为中国唯一一个没有县政府办公楼的县城。
如今,仙居人也在对过去的水电项目进行反思和评估,对于环境造成损害的项目下决心撤除。无疑,这比当年修建这些水利设施还要下更大的决心。
从一座座古堰到一批批水库,从开发到保护,从用水到节水护水,仙居人在与永安溪相依为命的生存状态中反复总结着自己的经验和教训。那些神秘的蝌蚪文,默默地注视着一切,无声地警示着大禹的后人和传人,择水而栖,因水而兴,保护好家乡的这一方净土,才是他们最大的福祉,最长远的梦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