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细节描写的艺术功能
细节,简单地说,一般指人物细小的动作、简短的话语、细微的表情等。这些细节,一旦被作者捕捉到手恰当人句,便由于它具有独特的艺术功能,会使整首诗篇大放异彩,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正如巴尔扎克在《个人生活场景?后记》中所说的:“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
细节描写能够精当刻画人物形象。古典诗词的人物形象刻画,不能做到十分完备和细致,它往往会抓住人物的一个典型细节,通过简练的笔法,精当地刻画人物形象,准确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如果缺乏必要的细节描写,人物形象就会单薄、干枯、模糊。细节描写成功与否,关系到能不能把人物写活了。一个好的细节描写,就会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崔颢在《长干曲》(其一)中就成功地运用了细节描写:“‘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作者抓住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仅用口吻传神,就把女主角的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诗一开头单刀直入,让女主角出口问人,不待回话,即自报家门。这,是那样平凡,但通过不平凡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刻画了热情中蕴柔美,大胆中含羞怯,率直中寓婉曲的性格特征,在读者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可爱动人的舟女形象。可以说,细节描写达到了既凝练集中又鲜明饱满的艺术高度。
细节描写能够表达真情实感。诗歌是一种情感的艺术,是作者思想与情感的投射。细节在表情达意方面,确是有独特功能的。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闲敲棋子落灯花”,就是一个生动的细节描写,诗人深夜约客客不至,孤独一人,下棋不成,所以“闲敲棋子”。诗句虽然只写了诗人一个小小的动作,然而在这个动作中,将焦躁而期望的心情描绘得细致入微。人在孤寂焦虑的时候,往往会下意识地做一些单调机械的动作。棋子本不是敲的,但此刻用来敲打,正体现了孤寂中的苦闷;“闲”字说明无聊,而正是在这个“闲”字的背后,隐含着诗人的失意;“落灯花”固然是敲棋所致,但也委婉地表现了灯芯燃久、期客时长的情形,也同样表现了诗人怅然、失望的情绪。诗的末句是一个小小的衬垫,却令全诗大为生色。细节写得深蕴含蓄。余味曲包,在与人约会而久候不至的情形下,诗人所产生的情绪,尽在不言中。
细节可以反映丰富的内容。细节虽小,却能小中见大,见微而知著,以一当十,其中包含丰富的患想内容。如王驾《社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作者没有正面描写社日场面,而是通过富有典型意义和形象暗示作用的生活细节写社日景象,笔墨很省,反映的内容却极为丰富。细节“半掩扉”是很有表现力的,它告诉读者,村民都不在家,门都半掩着。“半掩”门而不上锁,可见民风淳朴,丰年富足,同时又暗示出村民家家都参加社日去了。“半掩扉”,如果是说猪圈、鸡舍的门半开着,那说明家禽家畜都放养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村前村后鸡鸭成群的景象。粮食丰收、六畜兴旺正是村民欢庆社日的原因。细节“家家扶得醉人归”也颇为别致,我们由此也可以联系到社日欢乐的场面,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一个“扶”字,一字千文,把村民畅饮后的醉态、丰收的喜悦、节日的盛况,庄稼人淳朴的形象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都一一表现出来,很有感染力。通过这些细节的渲染,也流露出作者的喜悦、赞赏之情。
细节描写还有助于加强思想意义。好的细节描写,往往含蓄隽永,意在言外,“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发人深思,耐人寻味,成为表现主旨或某种思想倾向的有力手段。如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夜半前席”是一个有趣的细节描写,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觉移坐席向前而就之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并且承转的艺术处理得到了落实,通过细节的“承”把文帝由“求”贤而“访”而“赞”的“重贤”云梯升到最高处而“转”,至篇末方知“虚前席”的“重贤”,并非为国计民生,汉代帝王虽能求贤却不知真贤。这个细节写得准确生动,言有尽而意无穷,成了全诗的枢纽,起到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作用,加强了诗篇的讽刺意义,也有助于表现作者的思想倾向:反映唐代的社会现实——唐代帝王也正像汉文帝那样,表面似开明,实质昏聩无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细节描写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艺术手法,也往往是高考命题者锁定的考点。同学们不能忽视对这一独特的艺术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这里择要分析,希望能给同学们以启发和帮助。
诗词中的细节描写
一首诗或一篇细节描写是指通过捕捉某一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用凝练的语言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能使读者从人物细小的动作、简短的话语、细微的表情中,读出人物的性格、内心世界、复杂的感情,体悟现象后的本质,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巴尔扎克在《个人生活场景后记》中说:“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
虽然巴尔扎克是小说家,不是诗人,诗词也不等同于小说,但语言艺术是有共性的,无论什么时候,丰润、真切、细致的形象,要比单薄、枯燥、模糊的形象更吸引人,更能让读者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
古典诗词的语言更纯粹,更精致,更简练,在刻画人物形象时绝不可能如散文、小说和戏剧等其它文学那么完备和细致,但它却以一个典型的动作,或一瞬间微妙的表情,刻画出人物的心理,塑造出人物的形象。所谓“尺水兴波澜,下笔动天地”是也。
我们试看下面的例子: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思》作者:张籍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唐·朱庆余《宫词》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青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宋·李清照《点绛唇》
乡愁与羁思是古典诗词的一大主题,在无数此类的佳篇美什中,张籍的《秋思》,堪称超迈今古的绝唱。而这首诗胜就胜在一个细节的描写。闻秋风而思乡,托友人以家书,乃人之常情,作者却把这一普通的行为,用“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一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了作者“复恐匆匆说不尽”的“万重心意”。乡思之深,羁愁之苦,又岂能是两张纸、数行字所表达得了的?道人所不能道,言人所不能言,正是大家圣手的功夫!与之相比,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王昌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虽各呈异彩,但若从化平凡为奇崛上讲,张籍要胜一筹。
唐人写宫怨的名篇很多。王昌龄的“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长信秋词》之三),元稹的“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行宫》),李益的“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宫怨》),在艺术表现上都精妙卓越。朱庆余的《宫词》在同类作品中,也非常出色。一句“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已真切地表现出了连悄悄话都不敢说的宫女们深锁宫中无尽的痛苦与哀怨。
李易安是绝代的才女,一流的词人。她的《点绛唇》也是妙在含蓄,胜在细节。词人只剪取了少女荡秋千后乍见来客一刹那间的镜头,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极其精湛的笔墨,描绘了她怕见又想见的微妙而细致的心理,和欲掩难掩的娇羞之情。明人钱允治赞其笔法“曲尽情悰”。细想,只“回首”一笔,少女窥人之态已跃然纸上。下面四例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背人不语向何处,下阶自折樱桃花。
——唐·李贺《美人梳头歌》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五代·孙光宪《采莲二首》其二
折将莲叶佯遮面,棹过前滩笑语多。
——元·张宪《胡姬年十五拟刘越石》
闲情正在停针处,笑嚼红绒唾碧窗。
——明·杨孟载《春绣》
诗描写的是一个深闺待字的少女,她为自己刺绣嫁妆时的情景。作者在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她飞针走线的全过程,而只是捕捉着她停针凝想的一刹那。诗人写道:
闲情正在停针处,笑嚼红线唾碧窗。
这是个特写镜头,它把少女脉脉含情,凝思走神的意态刻画得丝丝入扣,妙趣横生。是啊,“闲情”一旦上了心头,“针”也就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笑”也自然而然地浮上了她的双颊。“笑嚼红线唾碧窗”七个字,传神地描绘了少女凝眸时的“下意识”动作。这位少女此时此刻几乎忘了一切,深深地沉浸在未来新婚生活的憧憬之中,而这种憧憬又是由“春绣”所引起的。我想,这位少女很可能正在“绣鸳鸯戏水”这个图案吧。当她绣到这双象征恩爱夫妻的鸳鸯鸟时,她于是神往了,停针了,人笑了!所以,她才会娇羞地把红丝线嚼碎唾向碧窗。这首小诗,用如此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如此动人的片段,这怎不教人拍案叫绝!
有些诗的细节描写虽然在整首诗中不是主要的部分,或者说一个细节并不能概括一首诗的主旨,但却使一首作品显得真实,生动,有趣,因此也拥有了无限感染力。如: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唐·王维《渭川人家》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有一著名的作家说,细节才是文学。这的确是深谙文学底蕴的评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