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栖息的地方
红河行
(6)
全国有许多石灰岩洞,在各色的灯光照射下,各种形态的钟乳石呈现出千奇百怪的造型,蔚为壮观。但以数十万只大白腰雨燕巢居洞内,并盛产滋补佳品燕窝而得名的燕子洞以“古洞奇观、春燕云集、摩岩石刻、钟乳悬匾、采燕窝绝技”等独特的景观著称于世。
前往蒙自参加红河州庆50年的途中,我们来到燕子洞景区,这里游人不多,没有肇庆那些著名溶洞的拥挤感。他最大的特色是明洞 、暗洞 、旱洞 、水洞相间正如旱洞摩崖石刻写的 “洞锁三天”。我仔细品味着这 “三天”之感。
景区占地18.85公顷,整个旅游区由自然林地、旱洞宗教文化区、水洞组成。旱洞以摩岩石刻、绝壁长廊、春燕云集等独特的人文景观著称。
我站在旱洞的观音殿前回首洞口,只见古木掩映,一株苍劲古朴的万年青树盘曲而上,枝叶中透出蓝天。速将此景收入到速写本中得稿一幅。
沿石阶下行左右岩壁扩张,仰望高处,巨崖对峙,崖间露出一方狭长的天空;继续前行,绕过几道石屏,眼前豁然开朗,抬头仰视则见峥嵘的钟乳石间闪现一角蓝天。抬头观洞,在洞口上方挂着历代的上千块匾额,我在纳闷这样高的洞口怎样把匾额挂上去呢??
此洞不像我以前参观的溶洞太奇特了,取名燕子洞的地方,洞里洞外并未见燕子飞翔何谓燕子洞?导游员笑着说: “燕子是候鸟每年的八月十五以后它就迁走了”这时节它们已飞到了马来西亚泰国等地过冬去了噢!我竟忘记了燕子要迁徙热带去过冬的常识。等明年春天您再来燕子洞,一定能看见成千上万只燕子在此洞飞翔。可壮观了。
至于这些匾额是如何挂上几十米的洞口一会你就知道了”。看着高深的洞口想象着成千上万的燕子飞进飞出的场面定是壮观。
燕子洞最让人惊心动魄的要数采集燕窝了,每年的立秋时节当地的彝族人便会徒手攀登到50多米的洞顶采集燕窝。为了让游人观赏到这个场面,管委会已经把这项活动作为一种表演项目在游客入洞前,为游客再现徒手攀岩的情形,坐在观看台上看着表演者那娴熟的动作无不由衷的赞叹其攀岩的技巧,而洞口上的匾额正是他们悬挂在洞口上的。
沿着洞中修缮的一条可供两人并肩而行的通道上,向纵深走去整个洞有大小厅堂数十个,景点数百个且洞洞相连,钟乳石形态奇特,造化万千,用四个字形容最为贴切, “古,奇,幽,深,有时似乎走到尽头但一拐却走进了一个很宽阔的厅堂,在多彩的光源照射下各种造型的钟乳石给人许多种联想。
遗憾的是导游员的讲解很是乏味。其实洞中不需要什么这样的解说,只是将光源打开让参观者自由发挥想象就行了。艺术是在似与非似之间回味无穷的感受,自然形态的钟乳石更是如此。
“燕窝粥”是这个溶洞的又一大特色,当你走进燕子洞最深处感到口渴,坐在溶洞大厅休息时一碗热腾腾的 “燕窝粥”吃起来很是爽口。
这里的燕窝是管理区自己加工的绿色食品,顺便买几盒带给家中的老人们赏赏鲜。
我们乘船返回洞口出洞口前景色奇佳给人一种别有洞天之感在此构草图一张。
第二年的春天,再次走进红河,我亲眼目睹了雨燕归来的壮观景象,几百万只雨燕,按居住的先后秩序纷飞入洞,住在最深处的燕子先飞入,住在洞口处的最后落巢;
清晨飞出时居住在洞口的雨燕先出巢,住在深处的后出洞井然有序,特别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