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京剧还要弄懂演唱中的“劲头”和“扳、催”
常言“功夫不亏人”。口法中的各种劲头,只要勤于练习便能掌握它。不过运用劲头技巧一定要先找好气口,没有气口的劲头那是拙劲。使拙劲去唱,既不好听,又容易造成失音,久之则损伤声带,那将悔之不及。
【劲头】是指唱念中的力度、速度、强度作用。京剧里的唱、念很讲究调动劲头的变化。俗话叫做“嘴皮子功夫”。它是与气口紧密结合的一种口齿技巧,也是运用“吞吐收放、刚柔强弱、轻重徐急、抑扬顿挫”表达人物情绪的一种手段。通过扳催黏撞等力、速、强度,使唱腔收到悦耳动听而又传情感人的功效。 京剧的唱腔不单以旋律取胜,而更重要是以吐字、行腔之劲头变化,展示“一腔多用”之妙,形成特有的韵味和风格。这种劲头变化变化相对微妙,其力量和作用已经感之程度,均超乎旋律之外。如传统戏中的“二六”、“流水”、“散板”等腔调旋律大都简单,若善于运用劲头变化去唱它,则将产生一种诱人而又动人的感染力,使闻着流连不知倦,久之则入迷。可是有些新编排的花哨腔儿,由于无法发挥口齿技巧的功能,乍听还可,多听则厌。其主要原因,便是缺乏劲头变化这个重要手段来感染人。唱腔中究竟有哪些可调动的劲头呢?以老生的唱念来说,一般常用的劲头可以归纳为十四个字,即:扳、催、黏、撞、喷、擞、断、揉、抖、蹬、甩、挑、滑、蹦。(原书是十四个字,后又增加了俩字:提、摁)
【扳、催】 “扳”是指在唱腔进行中把原来的尺寸扳慢些;“催”则是把尺寸催上去,快一些。
顾名思义,快板的尺寸是快的,慢板的尺寸是慢的。但是无论快板或慢板,都不是一个尺寸到底一成不变的。就某一段而言,唱快板时,有时为了加重语气表达情绪,可以把要突出的词,一字一字地扳慢来唱;而唱慢板时,有时根据内容的需要,也可以把尺寸催快些。
因此,板眼尺寸须要灵活运用。不能使一大段唱腔里速度力量毫无变化,唱的四平八稳一个劲儿,那样便显得过于呆板。如果掌握了一扳一催的劲头要领,根据所需来做些合理安排,使唱腔有松有紧拢神带劲,会博得一定之效果。 有扳必有催。以使其尺寸还原。这样从唱段的整体上来看,它仍在板眼尺寸的规范之内。只扳不催越唱越慢,“肉里呱唧”就显得温,(温汤水,不冷不热毫无刺激感);光催没有扳,唱的挺“赶骡”就显着慌。
一扳一催是口法中“欲擒先纵”技巧。老艺人曾把这种唱法比成为“宽紧带”。比方说,量一尺三寸的宽紧带做围腰,它可以随着体形胖瘦,可大可小,但宽紧带仍然是一尺三寸。唱腔的尺寸同样如此,唱一板三眼时,根据词句内容,运用口法技巧抒发情感,使其有扳有催、可宽可紧。但千变万化不离其宗,唱的仍然是一板三眼,这就是在一定规范内的自白。
例如:《文昭关》慢板中“我好比鱼儿吞了钩线”句(简谱略)线字落地7(低)音时,用劲头稍微一扳,接着下面的“我好比”再往起一催劲头,胡琴垫头的功法是快速的,把尺寸催还了原。这一扳一催,把伍子胥急于复仇儿苦于不能过关的哀愁心情,充分表达出来。但它仍不失为是慢板。 又如《四郎探母》中杨四郎与公主对错时,尺寸速度很快,为了表现杨四郎向公主再三保证的情形,与“快马加鞭一夜还”句中,把“加鞭”二字尺寸放宽,用两板一字的方法加重语气,突出了角色心情,展示出人物的决心。简谱略),虽然唱的有宽有紧,但整个快板还是快速的,丝毫未受影响,反而因其加强了力度,感觉上比一板一字的气氛更加紧些了。 扳、催是一种带着弹性的劲头,就像宽紧带那样内含力强,如果误当成是“慢一点”、“快一点”,便起不到抒发情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