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百鸟朝凤》观后感:尊重孩子的选择
电影可以从很多角度看,我就从我这个当妈的角度谈一谈孩子教育吧。
幼小的天鸣被父亲领着去拜师学吹唢呐,路上走得磨磨蹭蹭,他根本就没有兴趣要学。父亲这辈子想学吹唢呐,没有人愿意收他,他就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延伸,让孩子代替他去圆梦。这种强迫子女的行为,多少父母都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在干,不允许孩子萌发自己真实的梦想,我差点也走了这条路。
我女儿三岁的时候,我就带她看书,希望培养她读书写作的兴趣,弥补我幼年没有书可以读的遗憾,梦想着她能积攒一点童子功,将来可以成为作家。
我是什么时候醒悟的呢?我女儿表现出的兴趣爱好,让我开始心慌迷茫,她喜欢做手工而我动手能力又差,猝不及防啊!喜欢画画唱歌跳舞,这些我都不意外,因为我小时候也喜欢啊,我会归结为遗传。
可是,我忽略了一个现实问题,我女儿跟我不是一个时代了!她三岁就有iPad,喜欢看各种手工DIY节目,耳濡目染,就对动手这件事发生兴趣。
天鸣被收为学徒了,在师父家一肚子苦水,还没学到一鳞半爪,父亲就开始在邻居面前夸口,自己儿子怎么有天赋,将来肯定有出息。他根本就没想到一个幼小的孩子,离开父母可能会吃的苦头和受到的伤害。
但是,后来村里来了洋乐队,听吹唢呐已成为审美疲劳,在经济收入上也萎靡了,天鸣的父亲态度大转变,甚至看儿子擦拭唢呐,还说风凉话,让儿子把这些吃饭的家伙都扔了。当初,逼迫儿子去学《百鸟朝凤》的是他,现在嫌弃儿子没用的也是他。儿子这些年没好好读书上学,没用认真学过别的技能,他想努力想赚钱养家娶媳妇,他拿什么去拼?
电影《百鸟朝凤》里天鸣的父亲,真像我的叔叔伯伯们!明明是自己短视,强行给孩子选错了路,最后却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责怪孩子无能。
天鸣挺可怜的,一个被父亲利用的工具。他打小就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他追随的是父亲的梦想,尽管不情愿,可是父亲很会演苦肉计。父亲又利用了天鸣对他无条件的爱,以为学了《百鸟朝凤》就能讨好父亲,让父亲开心。所以,在这个电影里,天鸣一直都是木木的,整个人看不出什么朝气来,越是长大成年,越显得少年老成,眼神无光。
天鸣对唢呐只是尽心尽力去学好技艺,因为他不是发自灵魂的热爱,所以他就像个空心人,十分没有底气。比如,第一次接活,东家不行接师礼,他居然呆呆的,表现出手足无措和失落,不敢据理力争,不敢坚持那份传统艺术必有的仪式感。
电影里有一个镜头让我觉得很难受,就是天鸣拿芦苇管去河边吸水,怎么练习都没有效果,悻悻回家。师父看见他回来,故意把他的米饭给克扣掉大半作为惩罚,而且还振振有词,当年自己学艺不成三天都没有饭吃。
这个情节让我想起《霸王别姬》里,程蝶衣和段小楼跑去看一个已经成名的角儿演出,段小楼泪流满面,自言自语道,说这得挨多少打才能成角儿啊?过去学艺,师父都成铁律了,必须要吃苦才行,而且是皮肉之苦,带着羞辱惩罚的皮肉之苦。这分明是一种代代相传的陋习和错误观念——把学艺跟吃苦划等号,不吃亏就不能成材。
海蓝博士在《不完美才美》那本书里写过,自己本来是医学博士,选择学医是家里人的安排,但她私下就喜欢看心理学的书,喜欢用心理学给人开解烦恼。所以,她人到中年决定推到重来,攻读心理学学位,所有人都觉得她疯了胡乱折腾。可是,她却说,当我进入自己喜欢的领域学习的时候,才发现中国人有句话是误人子弟——学海无涯苦作舟。她如饥似渴地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怎么都不觉得累,求知反而是一种享受。
再看《百鸟朝凤》这部电影,作为家长,千万不能学天鸣和蓝玉的父亲,不尊重孩子的内心,胡乱给孩子选择人生。蓝玉被师父拒绝被迫离开的时候,看着很可怜,这种伤痛记忆对他来说是一种打击,沉重到他可能以此怀疑自己能力,全盘否定自己,长大后去西安之前也没有什么大出息。天鸣有幸被师父留下来,自始至终也没有看到他在吹唢呐时候沉浸其中享受唢呐音乐的时刻,就像个木偶机械运转。
作者简介
出身中文系,却立志成为健身教练、营养师、心理医生、作家四位一体复合型人才的我,正在努力!
欢
迎
关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