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金铜博山炉,由炉身、盖、柄及底座组成,通高26厘米,通体满布以错金工艺绘制的云纹。炉身为半圆豆形。炉身下承短柄及喇叭形座,由三条镂空的跃龙头部上扬,托起炉盘。炉盘下部云纹盘绕,塑造出蛟龙腾跃出的汹涌波涛。炉盘上部及炉盖被设计成了山峦的模样,高低起伏,层峦叠嶂。山势镂空,金丝与金片勾勒出的云气环绕于陡峭山石间,隐约见山中身影。这是一幅生动的山中狩猎图。虎、豹、猪等各色神兽出没,小猴嬉戏,猎人伺机而动,持弓箭巡猎山间。不难想象,当中山靖王放置香料,烟气氤氲,山景迷蒙。这立体的图画便一定如同活了起来一般,连错金云纹都缓缓流动,海上仙山近在眼前。错金铜博山炉,不得不敬佩其背后设计以及制造它的无名工匠们。不仅是因为其高超的制作工艺与惊人的创造力,也包括所表达的内涵。通过此炉精湛的制造工艺,体现出了西汉时期手工业和工艺美术方面发展水平极高。自从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以来,统治者一直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文景之治”后,社会经济逐渐得到恢复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在“以农为本”的政策下,手工业也飞速发展。汉代是熏炉器型不断丰富化的重要时期。器形多样、制作精良、装饰富丽的各类青铜熏炉已成为汉代皇室内苑、官宦商贾们华堂之上的必备物品,陶熏炉也成为寻常百姓家的生活必备品。错金铜博山炉成为这一时代的代表作。此炉汇合仙山、大海、神龙、异兽等多种元素,不仅反映出汉代人求仙和长生的信仰体系,也体现了大汉王朝“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的胸怀与气度。汉武帝时期,国力发展至极盛,呈现盛世之景。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将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这些措施,是国家经济状况得到改善,为武帝北击匈奴、凿空西域、经略南方提供了经济基础。库府充盈、丝路开通、击退匈奴、开疆拓土……这一切都使整个社会体现出了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时代风貌,而这也展现在了错金铜博山炉中。同时,汉武帝求仙问道,海上虚无缥缈间的仙山也因此而生。错金铜博山炉通过其非凡的艺术价值,将西汉盛世之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简介:王欣欣,2007年11月生,七年级美丽女生,《小小少年说》周四专栏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