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讲读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书》,至东汉始才用《史记》名书。全书共一百三十卷,分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它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一、《史记》的作者介绍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约公元前87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早年从董仲舒学《春秋》,从孔安国学《尚书》。《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司马迁赋》八篇;《隋书·经籍志》有《司马迁集》一卷。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学问渊博,曾“学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刻苦,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
20岁那年(汉武帝发动河南之战,取得胜利,全国人民对汉武帝及伟大帝国感到无比自豪,一片欢欣鼓舞,建功立业的豪情充斥在帝国子民的心中,也激励了司马迁,他开始“壮游”),司马迁开始了长达八九年的壮游生活,足迹到达陕西、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行程近三万里。回到长安后,作了郎中。郎中是皇帝的侍从。后来他又多次次陪同汉武帝外出巡游,到过泰山和长城内外很多地方。
在他35岁时,汉武帝平定了西南夷(四川、贵州、云南一带),派司马迁去那些地方视察,这是他的第二次大游历,历时一年。
这些壮游经历,给他提供了了解各地风土人情,搜集逸闻旧事、考察山川地理的大好机会,为以后的《史记》创作,做了实践准备。
第二次游历回来时(36岁),父亲司马谈病危,临终嘱托他一定要写好《史记》。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从此他更加有目的地搜集史料,开始做些《史记》的准备工作。司马迁37岁,接替其父做了太史令。接下来的4年,他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太初历”。同年(41岁)开始动手编《史记》。
司马迁48岁时,已经埋头写书6年,忽然大祸临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获罪被捕,于第二年被判宫刑。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并通过写《史记》,成一家之言,他含垢忍辱接受腐刑。生死一直都是人生最重大的问题,司马迁的生死观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意思就是,要生的有价值,死得其所。
公元前96年(49岁)司马迁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他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又过了6年,大约在他55岁那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不久即死去。
二、《史记》的体例
《史记》的体例,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类。《史记》的这种写史分类,为后世正史的撰写,提供了范例。之后的“二十四史”,都是仿照这种体例来写的。稍加改变的,只是把“世家”与“列传”合二为一,并名之为“传”。
“本纪”是全书的提纲,以主宰天下的帝王为纲,按年月时间顺序记述帝王在位时期的国家大事。共12本纪,其中汉朝帝王占4个,另外还有项羽和吕太后,虽没有称帝,但事实上曾主宰天下,也列入本纪。而汉高祖的儿子汉惠帝在位期间,政权由吕太后把持,没有实权,则不列入本纪。
“表”用清晰简明的表格,概括排列各个历史时期的人事,使读者对三千年间的历史大事一览即知,是司马迁的独创。有人甚至认为:“《史记》一书,功在十表”。全书共10表,分世表、年表、月表。除《三代世表》和《秦楚之际月表》外,其余都是年表(《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惠景间侯者年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其中以汉代的年表数量最多,占了6个(《史记》写史事详略的原则是,略古而详今,因为古代的史料少,现代的史料多)。根据内容划分,10表又可以分为大事年表和人物年表两类。大事年表按年代记述时间,人物年表按不同时期诸侯国记述人物。
“书”记述礼乐、天文、军事、经济、水利、祭祀等诸方面内容,共8书。它也是司马迁的独创,相当于学术专著。
“世家”记载的是有爵位、俸禄而且可以世代相传的贵族之家的历史。“世家”记载的人物,主要包括三种:春秋战国以来的各个诸侯国国君,他们是接受周天子分封成为世家的;汉代被封为诸侯王的刘姓子侄;被汉代封为诸侯的开国功臣,如萧何、张良、陈平。除此之外,还有《孔子世家》《陈涉世家》《外戚世家》3

篇。并不是封王的都可以入“世家”,如吴王刘濞之类反抗朝廷者,就不列入“世家”。而孔子、陈涉对后世影响巨大,虽然一个是平民、一个是农民起义者(统治者称之为盗贼),也列入“世家”。可见《史记》评论人物的原则,不完全以官职、地位为标准,还要看功绩、影响,这就是司马迁历史观的先进处之一。
“列传”记载各个时代的不同阶层、不同类型人物的历史。能够被录入列传的选人标准是,他们要操行高洁、有功于天下、闻名于后世。所以,即使是游侠、刺客、商人,也可以为之立传,而那些碌碌无为、没有贡献、没有影响的人,即使是大臣,也不为之立传。
列传分为四种:合传就是在专传、合传、附传、类传。专传就是一人立一传,如《魏公子列传》;合传就是一篇传记里写两个以上的人物,如《管晏列传》;附传也是写两个以上人物,但人物有主有次,如《孟子荀卿列传》;类传是行为做事相同的人合在一起立传,如《酷吏列传》《游侠列传》《循吏列传》。
列传是《史记》中的精华,是最吸引人的部分。
司马迁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写史模式,同时在《左转》《国语》《战国策》以“君子曰”,评论史事和人物的基础上,创造了用“太史公曰”的新的评史和评人的形式。这些评论大部分被安排在每篇文章的结尾,少部分放在篇首或篇中。自从司马迁开创“太史公曰”这种史评方式后,得到后世历史学家的广泛效仿。如班固用“赞”,陈寿用“评”。
三、《史记》的人生观
《史记》所称赞的人生观,是非常积极,非常壮烈的,反过来说,庸碌无为的人生,则入不了《史记》的法眼。司马迁本身就是忍辱奋斗的人,他为了写《史记》,成一家之言,甚至可以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腐刑。这不是怕死,而是对人生的“取舍不同”,简单地说,就是忍“小辱”而成大业!《史记》积极奋发的人生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史记》认为:人生一世,应该不失时机地艰苦奋斗,以期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扬名声,显父母,使自己成为“立德、立功、立言”的君子。
司马迁在选择什么人入“传”时说:“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 (仗义而行,倜傥不羁,不使自己失去时机,立功名于天下),这样的人,才可以入传。所以,《史记》所敬佩、所歌颂的都是那些艰苦奋斗,勇于建功立业,为社会,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士。
(二)《史记》认为:人在困难面前,应该百折不挠;在灾难和逆境中要忍辱发愤,而困难与逆境正是激励人们前进的最大动力。正如《苏秦列传》所说:“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惮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苏秦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司马迁甚至把这种认识推广到极致,认为一切伟大事业都是遭遇艰难的人干出来的。他在《报任安书》中说:“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人生道路很长,不可能一帆风顺。在自己倒霉、栽跟头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至关重要。而司马迁的这种思想,就给了那些遭遇灾难、受打击、被侮辱的人们以极大的鼓舞,给后人提供了那么多“穷而后工”、“忍辱奋斗”的人物范例。
所以,我们的民族和个人,那种积极入世、奋发有为、忍辱奋斗、勤劳勇敢的精神素养,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空洞的口号,它是儒家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司马迁所强调、所赞赏、所践行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一直是我们的民族和个人的精神养料,在滋润、激励着我们健康成长、成才!
四、《史记》的文学观
在汉代以前,文学与经术、学术的界限是不清晰的。那时文学的含义是指学术、学问,与现在所谓的文学不同,文学还没有单独分类出来。但司马迁比较自觉地注意到作品的艺术性,或者说文学性。《史记》取得那么高的文学成就,就与他高度重视作品的文学性,是分不开的。
他有意识地注意到文学的特点,并使之与学术分开,表现在他突出重视文学家和喜爱文学作品。
(一)司马迁分外喜爱、重视文学家,不惜用大篇幅为他们立传。
如屈原本不见于先秦任何史书上,在战国并不算有名人物。但在《史记》中,屈原成了最光辉的形象之一,是司马迁理想中的英雄。主要就是因为屈原的诗歌,极大的艺术魅力,让他对屈原充满了钦佩之情。屈原也因为司马迁给他立传(《屈原贾谊列传》),才开始被重视,被崇拜,闻名于后世。再如司马相如,他在汉朝统治者心目中,不过是“等同俳优”(艺人,戏子),司马迁却给他单独立传(《司马相如列传》),并收录了他的8篇文章(《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上书谏猎》《喻巴蜀檄》《难蜀父老》《封禅文》),成为《史记》中收录文章最多的传记,全传9200

多字,比《项羽本纪》还要长。而与之相比,董仲舒作为西汉大儒,却只有三百字介绍他,且没有单独立传。可见司马迁对文学家的高度重视。
(二)司马迁分外喜欢有感情、有文采的文学作品,凡遇到这些文章,他总是尽量录入。
如《李斯列传》中录入了《谏逐客书》《论督责书》,《乐毅列传》录入了《报燕惠王书》,《贾谊列传》录入了《吊屈原赋》《鵩鸟赋》。
他甚至为了一篇好文章,而特意给一个本不足以立传的人立传,如《鲁仲连邹阳列传》。鲁仲连和邹阳都不是战国的大人物,司马迁因喜爱鲁仲连的《遗燕将书》和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而为他们立传。《三王世家》也没有什么事可写,也因其中的几篇文辞精美的诏令而立传。
五、《史记》的悲剧色彩
《史记》中的人物,绝大多数都具有一种英雄主义色彩,而这些英雄中,绝大多数又都具有悲剧色彩。所以,《史记》可以说是一本悲剧人物故事集。
《史记》全书共130篇,其中写人物的共112篇,在这112篇人物传记中,写悲剧人物的占了近80篇。《史记》的悲剧气氛几乎笼罩全书,这是《史记》所独有的。
(一)《史记》中的悲剧人物类型
1、他们是新生事物的代表,在与强大的反动势力斗争中被杀害。
如商鞅辅佐秦孝公变法,使秦国成为真正的强国,为后来的统一中国奠定基础。却因遭到秦国宗室贵族的反对,最后被车裂而死。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卓有成效,由于楚国贵族的反对,最后被射死。晁错为巩固中央政权,力主削藩,最后斩首等等。
2、他们曾经建立辉煌的功勋,却由于自身的过错,导致最后失败。
如齐桓公曾经“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死后,晚年因为信用小人,没处理好诸子的继承权,以致死后无人处理,“尸虫出于户外”。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晚年宠爱吴娃,导致内乱,被围困沙丘之宫三个月,最后被饿死。一度称雄东南的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忠言,信用小人,最后国灭身死。项羽一度为天下共主,主宰天下,分封诸侯,却因不善纳谏,政治上屡犯错误及个人性格缺点,最后被迫自刎乌江。

3、他们功高盖主,被统治者嫉恨,结局十分悲惨。
如信陵君为保卫魏国,抵抗秦军入侵,立过大功,晚年因为魏王猜忌,借酒
消愁,竟病酒而死。蒙恬不仅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战争中,立下大功,而且北筑长城,抵御匈奴,威震中外,后来受到赵高等人的嫉害,自杀而死。韩信为刘邦取得天下,立下赫赫战功,最后被斩长乐宫。
4、他们是一群下层人物,他们见义勇为,信守诺言,为人排忧解难,而不惜从容赴死。
如荆轲是卫国的一名侠客,到燕国与屠狗乐人为友,身份低贱。但在燕国将要灭亡时,他秦廷行刺,图穷匕见,刺杀秦王,最后壮烈而死。
(二)《史记》悲剧风格特点
1、《史记》中悲剧人物大多是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史记》中表现人物的事迹,大多是军国大事,英雄事迹;而不是市井生活、柴米油盐、儿女私情。
2、《史记》中的悲剧人物、悲剧故事的基调,不是消极悲感,而是高亢激越的,能够鼓舞人的志气。
《史记》中的悲剧人物都胸怀大志,锐意进取,有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他们都有为实现理想而不怕挫折的精神,经过种种艰难险阻的考验而磨练出来的坚韧不拔的意志。
《史记》中的悲剧英雄所具有的这种性格特征,使我们从《史记》中读到的,不是无所作为的哀叹,而是为壮丽事业英勇奋斗的豪情;不是一蹶不振的颓废,而是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不是失败的伤感,而是为理想、为目标九死不悔的执著。
《史记》不仅让我们深深地同情这些悲剧英雄,更召唤着我们以他们为楷模,向他们学习,像他们那样为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而奋斗终身!
六、《史记》与中国古代小说
《史记》具有很高的文学性,这是世人所公认的。它的极高的文学成就,首先表现在它以写人为中心,来串联历史故事,因此塑造了众多形象鲜明的历史人物。《史记》的这种“纪传体”的写史方式,就与小说相似了(小说也以写人为中心任务,通过一系列事件,来反映人物性格)。它对我国古代小说的影响,是巨大的。
(一)《史记》与南北朝小说
魏晋南北朝小说是在《史记》《汉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在司马迁之前,从事历史写作的人很少;到《史记》出现之后,它的高度的艺术性,影响着世人。人们由欣赏进而模仿,著名的有褚少孙(补写8篇《史记》)。至班固时,在《史记》的基础上,他剪裁、改编、补充,写成《汉书》。《汉书》受到上至王公贵人,下至一般读书人的广泛赞赏。
东汉以后,随着《史记》《汉书》的流行,爱好写史的人越来越多。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所写的某些史书,又具有两个新的特征。第一,取材的范围扩大,并下移。《史记》《汉书》主要写帝王将相,军国大事;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书,所写之人,除了模仿《史记》《汉书》,继续写帝王将相之外,开始写各行各业的人;所写之事,向着怪异、奇闻轶事的方向发展。当一种史书,大量反映降妖除怪、因果报应、长生不老这样的主题,它就和小说没有什么区别了。

这一时期的人们,喜欢清谈,他们谈人物、谈史事、谈怪异,有的是真实的,有的是虚构的,但他们都把它们当作真人真事一样地谈着写着。比如干宝的《搜神记》,就是把古今怪异神奇的人物故事搜集起来,写成此书。这些奇奇怪怪的事,干宝像司马迁写史一样,一本正经地把它们写出来,一个人物一篇,文章模式和《史记》的传记几乎一样。
魏晋南北朝小说,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志怪,即以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一类是轶事,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作者在写作这些内容时,以《史记》写史的方式,主观上把它当做史书来写,但它已经不能算得上是史书,相反,说它是小说,应该更恰当。
所以,魏晋南北朝小说,是在《史记》《汉书》的影响下,发展而来的。因为小说在古代中国不受重视、或小说和史书界限还不清晰,所以,那一时期的作者,就把他们受《史记》《汉书》影响、启发而写成“小说”,很自然地也称为“史书”。这就足以说明,魏晋南北朝小说,是在“史书”的影响下,发展而来的。
(二)《史记》与唐传奇
在明清小说之前,成就最高的小说,当推唐传奇。唐传奇是中国古代小说发
展史上的里程碑。古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是从唐传奇开始的。《史记》对唐传奇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司马迁的“尚奇”精神直接影响唐传奇。
唐代小说被称为“传奇”,顾名思义,就是记述奇特的人物和事件。而这一特点,正是司马迁写列传的择人标准之一。司马迁这个择人标准是:“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意思就是,仗义而行,才能出众,人物不凡,建功立业,传名后世。简单地说,就是要写奇人、奇言、奇行、奇事。唐传奇就是在司马迁这一写人主张的直接影响下,发展而来的。
2、唐传奇模仿《史记》人物传记的写作模式。
①唐传奇以主人公的名字为题目。故事的情节围绕这个人物的生平经历展
开来写。这正是《史记》所开创的“列传”的写法。如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李朝威的《柳毅传》,蒋防的《霍小玉传》等等。都以主人公的名字为题目。
②唐传奇写人物故事,先从主人公的身世写起,再写主人公一生事迹,一直写到其死,以至于其后代。如《谢小娥传》开头:小娥,姓谢氏,豫章人,估客女也。生八岁,丧母。之后写她的几件事(出嫁、丈夫遇害、为夫报仇)。
按照主人公的生平经历的先后次序来写,上及祖先,下至子孙,这就是了直接模仿《史记》列传的写法,来写小说。
③唐传奇中,往往有作者的评论,有的在唐传奇的中间,有的在结尾。这是模仿《史记》用“太史公曰”,来评论人物的写作模式。
④唐传奇的喜欢化虚为实。唐传奇的故事虽然多是虚构,但除了人名,地名、年号都是真实的。且小说的作者喜欢以“史官”自居,极力把传奇小说写的像《史记》的“列传”那样,尽量给人以“真实”的感觉。
唐传奇以及之后的小说,一直到《聊斋志异》,它们的写法及谋篇布局,都与《史记》一脉相承。可以说,《史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活水”,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