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探异感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 新青年麻醉论坛
患者仰卧,头偏向对侧,手臂贴于身旁,显露颈部。令患者抬头,显露胸锁乳突肌锁骨头。操作者立于患者头侧,沿锁骨头后缘向后摸清前、中斜角肌间沟,在肌间沟内,甲状舌骨肌上方,相当于环状软骨水平处,即定为穿刺点。常规消毒,左手食、中指深压以便将前中斜角肌分开,充分显露肌间沟并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注射器,于左手食、中指之间,针尖垂直向下穿刺,进针1.5~2.5 cm时针尖可有明显的突破感(如果没有落空感,进针约1.0~1.5cm,注入2ml局麻药,若局部没有弥散性隆起,也可注药)。此时不需寻找异感,只需接注射器回抽无回血、无脑脊液、无气体,然后将左手中、食指移至肌间沟的顶点用力下压,以防药液向上扩散。即可注入局麻药,常用2%利因卡因和0.75%布比卡因混合液25ml(加1/20万肾上腺素),小儿局麻药用量为0.5ml/kg。局麻药注射完毕后,充分按揉注药部位,促使局麻药充分扩散(此时左手中、食指仍压于肌间沟顶点)。注射局部表现:局麻药注入肌间隙内可沿鞘管扩散,故局部不应有明显肿胀,局部呈椭圆形隆起者轻柔即散,凡局部肿胀明显且呈圆形肿物样隆起者,麻醉均不完全。局麻药注射完毕,多数局部呈椭圆形隆起或有药液自针头回流表现者,麻醉均较完全。由于穿刺完全是盲目性的,因此,穿刺前必须要首先认真琢磨穿刺点的准确性;穿刺针的刺入方向;应该刺入的深度(一般1.5~2cm左右,取决于病人颈项的粗细);该用的局麻药剂量、浓度和容积;注药过程必须毫无阻力感(针对避免肌肉内、筋膜内注射而言)。
按以下方法可准确定位:(1)头偏向对侧稍后仰,在环状软骨水平,先摸到胸锁乳突肌锁骨股肌腹,其外侧即为前斜角肌,于前斜角肌外缘可摸到一上小下大的三角形间隙,此即前、中斜角肌肌间隙,其下端为锁骨下动脉,有时可摸到动脉搏动。(2)嘱病人用力抬头时,此间隙更为明显。(3)头偏向对侧时,此间隙多数与颈外静脉基本一致,故可于此静脉前缘进针。(4)此间隙最下端有肩胛舌骨肌横贯,常可摸到该肌的上下滑动。肌间隙定位准确后,切勿上下滑动,笔者体会,如穿刺点较高,虽然肩部、锁骨部及前臂桡侧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但前壁尺侧往往麻醉不全,穿刺点过低(如于间隙下端进针)或局麻药用量不足,肩部往往麻醉不全,可靠近肩胛舌骨肌上下穿刺。
臂神经丛自颈椎到腋窝远端均被椎前筋膜及其延续的筋膜所包绕,形成臂丛鞘,由此,臂丛阻滞能否成功,关键应在于局麻药能否注入臂丛鞘内,而不一定要寻找异感。以往行肌间沟阻滞,刺入臂丛鞘的感觉不确切,常需反复寻找异感,容易因反复穿刺增加损伤血管等的机会,且往往不能百分之百找到异感,初学者成功率较低。本法不必寻找异感,使得穿刺方法大大简化,成功率高,初学者较易掌握。且在操作过程中未发现穿破血管,硬膜或胸膜现象。但穿刺时仍需谨慎:①穿刺点定位一定要准确;②严格控制穿刺深度。.药物的选择,包括量和质两方面,且量比质要重要,肌间沟入路如果异感不是很明确,可以靠增加药液的量来弥补,用到25-30ML,至于药物根据手术长短来选择。 易于定位,操作简单,易于初学者掌握;因不探异感,进针较浅,患者不适感轻微,适用于小儿;基本上避免了绝大多数并发症;其起效较探及异感者慢,药物用量较大,需注意局麻药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