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心论》之二:人类起源于中国的基因学、人类生物学、古气候和古地理证据的分析和探讨
中国中心论——中国是世界人种和世界文明的起源和传播中心
人类起源于中国的基因学、人类生物学、古气候和古地理证据的分析和探讨
文|黄饮冰
本文提要
一、基因证据——现代基因的研究成果可以证明现代人同源
二、人类生物学证据——蒙古斑、蒙古褶也证明华夏人种、高加索人种和尼格罗人种同源
三、古气候和古地理证据——华夏(尼)智人是世界上唯一的智人
(一)对于寒暖周期性变化,我只好从第三纪冰川期说起
(二)不幸也是有幸的是,在距今6500万年的时候发生了一场意外,一颗外星撞击了地球,包括恐龙在内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地球生物灭绝了,恐龙时代宣告结束,哺乳类的时代来临
(三)不幸和有幸的是,地球的温度环境又发生了剧烈变化,在距今1200万年到500万年之间地球进入了极热期
(四)有幸的是,极热之后,在距今500万年后地球又进入了温暖期,有利于人猿种群的稳定和发展
(五)有幸和不幸的是,在距今300万年以后,地球的温度环境和地理环境又发生了一次巨变,对人猿进行了再一次的物竞天择
(六)在中国大西南人猿成功进化成了猿人并进一步进化成了智人
(七)人类进化的关键环节是古猿进化成人猿(获得直立行走的性能)。人猿进化成猿人、猿人进化成智人的关键环节是大脑的进化
(八)第四纪冰川期为什么北方有远古人类?
正文:
中国原始的“天八卦”以西南为生门、贵南方、敬西南。这种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了人类起源地的信息。
我把华夏人种-华尼人定位于大西南的最初的原因很简短——因为天八卦是以西南为生门的。后八卦以西北为生门,是周文王改动的结果,因为周朝兴起于西北。《山海经》以南方为贵,南方又以西南为先。中国的古风俗也是贵南方、重西南。这些信息都说明中国文明起源自西南,兴盛于南方,再向北传播,进军世界的。现在的考古证据,如最早的猿人是巫山人,都是支持我的观点的。【最新的证据是,在贵州毕节发现了距今17.8万年前的现代人牙齿化石三颗,在湖南道县发现了距今8万年到12万年的现代人牙齿化石47颗】。
总而言之,中国是最早的灵长类的起源之地。古人类的起源地在中国大西南泛长江上游地区,包括鄂西、湘西的武陵山片区和滇黔高原都是原始人类的生存集中之地。华夏智人最早的生活之地也是滇黔高原及其四周地区。
我所说的华夏智人和华夏人种,是个总体概念,其源头是生活于滇黔高原的华胡原始群。
我所说的滇黔高原及其四周延伸地区是指现在的云贵高原及四周的延伸地区(向北包含武陵山片区、湘南山区、四川西南部,向东包含南岭,向南与东南亚国家相连)。
一、基因证据——中南大学教授黄石的基因研究成果支持现代人类起源于中国西南及湖南
以前的基因研究成果,尽管支持非洲起源说,不支持中国起源说,但至少可以证明现代人同源。
事实上,基因的研究成果并不都是支持非洲起源说。
澳大利亚蒙戈湖附近出土了距今6万年的人类化石,在对从中提取的DNA进行分析后发现,它与所有被认为是源自非洲的早期现代人的DNA在遗传上没有联系。这个基因材料就可以说明,现代人并不一定都与非洲有关。
中南大学黄石教授的基因研究成果就支持现代人类起源于西南及湖南。2016年9月26日,华声在线讯:中南大学黄石教授据基因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了人类出自东亚,祖源地在中国西南及湖南。黄石教授的遗传多样性上限理论首次搞清了遗传多样性这一未解之谜,使得从遗传多样性数据来正确推测人类起源历史首次成为可能。其研究成果认为:现代人类主要群组分离年代大于200万年,湖南人最具备独立连续进化200万年的现代人种的特征。这就从基因的角度上否定了现代人类出非洲说。黄石教授还指出了基因研究的两个不同理论,这就让人们明白了复旦大学的金力教授的基因研究为什么支持非洲起源说。同时也让人们明白,基因研究的基础理论是有争议的,由有争议的理论得出的结果是不可靠的。
当然,尽管像黄石教授支持现代人起源于东亚,但是还是认为古人类来自非洲。这与我是不同的。我认为现代人、古人类,均来自中国南方,在中国南方滇黔高原为中心的区域,人类的进化链一直是延续的,没有断裂过。而非洲在,人类的进化在古猿向人猿进化的过程中就停止了,在第四纪第一次冰期后,非洲古人类进化链就断裂了。
二、人类生物学证据——铲形门齿、蒙古斑、蒙古褶也证明华夏人种、高加索人种和尼格罗人种同源
我们所说的铲形门齿、蒙古斑、蒙古褶,是华夏人种的主要特征,在考古中一直延续下来了。我们也要注意到,高加索人种和尼格罗人种同样有,但中国南方的百越系汉人中却很少有,这对我的华夏人种在起源阶段就分化成华人群和胡人群两个人群的理论是一个很大的支持,因为百越正是远古生活于东南沿海的胡人的后裔,所以胡人系统的汉人就没有以上特征。
这同时可以说明以下两点:一是胡人最终还是有相当一部分融合入了华夏族群中。二是欧罗巴人种、尼格罗人种与我们是同种同源,都是华夏人种,源头是华夏人种-华尼人。
在我的理论体系中,最早的优势种群是华胡(ha-hu)原始群,这个时期的华音哈。华胡原始群在第四纪末次冰期内分化成了西部的华(ha)族群和东部的胡族群。西部的华(哈)族群有分化成了北部的华(哈)尼安人和南部的华(哈)尼人。华(ha)尼-安人(雅利安人)与华(哈)尼人之间的分化,是在第四纪冰川期内完成的(距今60000年前),而华(哈)族群与胡族群的分化,可能要早到距今70000年。从滇黔高原西部、沿青藏高原东缘北进到秦安大地湾的华(哈)尼人为适应白雪环境和冷风环境,其眼部、鼻部发生了适应性变化——深眼窝、高鼻梁、长鼻子;为适应弱光照射的需要头发和皮肤颜色变浅;华(哈)尼人在中国西部演变成了华(哈)尼-安人(雅利安人)。所以所谓的欧罗巴人种的特征,是华(哈)尼人适应北方寒冷环境进化出来的。尼格罗人的黑色,也是华(哈)尼人在进入非洲和赤道及近赤道地区产生的适应性进化。华尼-安人也可以简称为安人,安人也就是西方历史上的北蛮人。
所以在中国,最早的现代人,是华(哈)胡原始群,最早的两个优势种群,是华(哈)族群和胡族群。在华音ha的时候,华是火。华族群和胡族群在起源阶段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尼崇拜。所以华族群和胡族群也可以叫做华尼人和胡尼人,简称也可以是尼人。
人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异会产生新的性状是不用怀疑的,如土居欧洲人的金发碧眼的特征也是其祖先在北欧、西欧相对独特的环境下进化出来的。
《山海经》中有中国南方有黑人存在的记载,在考古中柳江人、河姆渡人和昙石山人有矮黑人的特征。所以我确定,胡人是真正的矮黑人种。华尼人,则是黄白人种。但胡人不是尼格罗人的祖先,华尼人才是尼格罗人的祖先。胡人在进入中国东北部草原后,适应寒冷环境,食用牛羊奶和肉,身体又变得高大粗壮起来,演变成了东胡游牧民族。现在的白种人、黄种人和高黑种人,都是由华尼人分化出来的。
看非洲的黑人,南部黑人(漆黑)和北部黑人(淡黑)是不同的种类。南部黑人是非洲丛林原始种,北部黑人源自华夏人种。南部黑人是在第四纪第三次间冰期进入非洲的早期智人,演化成非洲本土人种,在渡过非洲恶劣气候之后形成的非洲南部之矮黑人种,我称他们为非洲丛林原始种。他们进化缓慢,从没有离开过非洲南部,在非洲气候干旱炎热沙漠化的情况下,龟缩于非洲南部保留的少部分雨林中。非洲丛林原始种与中国的胡人不是同种。
对于华胡原始群什么时候分化的,以前我一直说是在华夏智人认识火的时候发生分离。但认识火的时候为什么会分离呢?原因是华是火燃烧的状态,胡是火燃烧的结果。
汉语在起源阶段是多音节和单音节共存的,后来受一字一音的限制,许多的多音节词汇逐渐简化成了单音节词汇,如火的最原始音可能是胡华(huha)或华胡(hahu)(如彝族就把火叫做“莫都”,是多音节)。在古汉语词汇由多音节向单音节演变的过程中,胡音和华音分离。胡人把火叫做hu,华人把火叫做ha。这是语言上的分化。
华人群和胡人群可能本身就是两个起源不同的群体,因为共同生活于滇黔高原上,形成了华胡原始群,后来因为肤色的原因又进行了分离。可能胡人起源于广西北部,考古中柳江人、河姆渡人和昙石山人都是胡人。华胡原始群共同在滇黔高原上生活了很长时间。
Hu的名称,也与火有关,因为火烧后的灰烬的颜色就是胡,即黑色。
三、古气候和古地理证据——华夏(尼)智人是世界上唯一的智人
在《人类起源于中国说》一文中,我专门探讨过地球气候变化的问题。地球上的温度变化,包括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和寒暖周期性变化。寒暖周期性变化主要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尺度内(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甚至几千万上亿年)的暖期和寒期交替变化。暖期的盛期是极热期,寒期的盛期是冰川期。
(一)对于寒暖周期性变化,我只好从第三纪冰川期说起
在距今3.2亿年到2.3亿年之间是地球的第三纪冰川期。
从2.3亿年以后,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气温反复之后,地球又进入温暖期。
在距今2.3亿年到6500万年之间,地球气温呈逐渐上升趋势,这个时期可以称为地球的一个温暖期。这个温暖期又是地球生物的又一个大爆炸时期。在这个温暖期内,恐龙等爬行类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原始哺乳类动物也得到了发展的机会。但居统治地位的是恐龙。
(二)在距今6500万年的时候发生了一场意外,一颗外星撞击了地球,包括恐龙在内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地球生物灭绝了,恐龙时代宣告结束,哺乳类的时代来临
大约在距今6500万年,由于外星撞击地球,尘埃弥漫,气温下降,恐龙等灭亡,原始哺乳类因为有体温调节机能而逃过一劫,恐龙等的灭绝给原始哺乳类动物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大约在距今5500万年以前,地球进入一次短暂而突然的高温期,在这个高温期,由低等灵长类分化出了高等灵长类,如中国的亚洲徳氏猴(距今5500万年)。
在距今5500万年的高温期后,地球进入到了降温模式,这种降温模式促进了高级灵长类的进化,在5500万年以后到2400万年以前,产生了猿类,如中国的中华曙猿(距今4500万年),世纪曙猿(距今4000万年),使人类的诞生成为了可能。
到距今2300万年到1800万年之间,地球有进入到一个温暖期,古猿利用地球的这次温暖期快速形成了种群,并以中国大地为中心,快速向亚洲、非洲和欧洲扩散,在亚、非、欧大陆上适宜于古猿生活的许多区域都有古猿生活。如在距今2300~1800万年前,森林古猿在亚、非、欧有广泛的分布。
(三)在距今1500万年,地球气温又进入降温模式,逐渐形成了干冷型气候,导致森林萎缩,热带亚热带大草原和大沙漠形成,热带亚热带大草原的形成,改变了古猿的生活环境,草地上的古猿演变成了人猿
距今大约1500万年,地球降温再次开始,一直持续降温到第四纪冰期到来。这次降温形成了稳定的干冷气候,古猿只能在北半球的南部生活。距今大约1500~700万年前,腊玛古猿广泛分布在亚、非、欧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栖息地包括从森林到开旷林地的各种环境。
中国的滇中地区是腊玛古猿分布最多、种群优势最强大的地区,是腊玛古猿的起源中心和传播中心。
降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降温的结果是形成了干冷气候,导致森林面积萎缩,剩余的森林也变得十分稀疏,热带和亚热带草原和沙漠地貌出现,逐步形成了萎缩(稀疏)的森林+草原(灌木)+沙漠地貌。热带森林仅存于地球的赤道地区,如非洲的赤道地区,亚洲没有热带森林。
这是一次对古猿的物竞天择的残酷时期。在干冷气候下,古猿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古猿被迫被动地适应这种剧烈的变化。
古猿命运的变化是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关联的。
正好处于赤道地区的热带森林的古猿,除了偶尔会到地面活动外,生活状态基本没有变化。他们依然是古猿,以后演变成了现代森林猿类,如大猩猩。
正好处于草地上的古猿(生活地草原化)(或许也有一部分走出森林来到了草地的古猿,也有从沙漠迁来的古猿),他们可能不适应草地,一部分退回了森林,一部分消亡了。当然总有适应草地的古猿,他们进化成了人猿,成为了能够直立行走的的古猿。直立行走是古猿适应草地生活状态的结果。我把能够直立行走的古猿叫做“人猿”。
正好处于沙漠的古猿(生活地沙漠化),要么逃离,要么就是灭亡,古猿没有在沙漠生活的能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古猿进化成直立行走的人猿,与非洲大裂谷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非洲起源说关于古猿进化成功获得直立行走性状的原因是极其荒诞的。
由于非洲赤道地区有热带森林的存在,很显然不适宜于古猿向人猿的进化。而亚洲是热带和亚热带大草原,所以古猿向人猿进化的地区在亚洲南部。
根据人类分子学研究的成果,人和猿的分界线在距今700万年到500万年之间,此时期正好是地球的干冷气候期。说明在干冷气候期,距今700万年到500万年,人与猿就开始发生分离。
(四)由于距今1500万年开始,地球气温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这个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第四纪冰期的到来,这就需要地球环境发生巨变,有人猿种群的稳定和发展提供避乱所
距今1500万年再次开始的地球气温下降,促进了人类的祖先和猿类的祖先在距今700万年到500万年之间分离。人类的祖先在草地上向人猿方向进化,以建立直立行走的新性能。随着干冷气候的进一步形成,草原的进一步扩展,草地上的古猿经过长期的模拟劳动终于演变成了人猿。人猿要稳定成一个新物种,就必须发生新的地球环境巨变,为人猿营造一个温度适宜、生态环境优良的区域,否则,随着温度的下降和第四纪冰期的到来,处于南方草地上的人猿,不是被强势动物猎杀,就是被低温冻死了。
新形成的人猿,主要分布于亚洲南部。
(五)在距今300万年到200万年,青藏高原最终隆起了,为人猿营造出了一个冰期避乱所——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地区
在距今300万年到200万年之间,青藏高原隆起了,成为了世界的屋脊。
青藏高原的隆起,完全改变了地球的气流环境、季风环境和降雨环境,导致非洲、西亚、中亚和南次大陆干冷,青藏高原以西、大西洋以东,从大西洋沿岸开始,经北部非洲、欧洲南部、西亚、中亚、印度北部到中国西北的土地沙漠化,北非大沙漠在距今250万年前形成,中国黄土高原在距今248万年前开始黄土堆积。非洲和欧洲及其他地方,更加不适宜于个人类生存。
青藏高原的最终隆起,致使中国南部的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地区重新从草原沙漠地貌变成了森林地貌,成为了亚州和非州北纬30°线上唯一的绿洲。为人猿营造了一个温度环境适宜、生态环境优良的独立气候区。
在距今250万年到160万年,第四纪冰川期到来,地球气温环境进一步降低,寒冷和冰川覆盖对古人类是不利的,人猿承受不起严寒的气候,冰川覆盖导致动植物种群数量急剧变少甚至于使食物链断裂,人猿的食物严重缺乏甚至于找不到食物,液态水总量的减少导致冰川期内降雨减少,加重了地表的荒漠化,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其他地区就是有人猿,也只能在寒冻和饥饿中灭亡。中国北方的人猿,命运也一样。但是由于有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存在,这里成为了人类冰期避乱所,避免了冻死、饿死的命运。
(六)在中国大西南人猿成功进化成了猿人并进一步进化成了智人和现代人
中国大西南地区的人猿能够幸免于难,是因为在距今300万年到200万年之间,青藏高原崛起了,为中国大西南提供了气候上的庇护,使中国大西南特别是滇黔地区免遭寒冷气候的侵袭,滇黔高原适当的高度也使这里变得冬暖夏凉,滇黔高原特殊的地质环境让这里形成了众多的溶洞,这里的人猿幸免于难。在中国大西南,人类的进化进程没有因为第四纪冰川期的到来而打断,即人类在中国大西南,完成了由古猿进化成人猿、由人猿进化成猿人、由猿人进化成智人的全部进化过程,顺利地由古猿进化成了智人和现代人。
因为没有青藏高原的庇护,其他地区的原始人类没能躲过第四纪冰川寒冷的气候,在第四纪第一次冰期来临时,被冻死和饿死而淘汰了。所以中国大西南的古人类是唯一的古人类,由此区域进化出来的智人华夏人种和现代华夏人种,当然是世界上唯一的智人人种和现代人种了。
四、人类进化的关键环节是古猿进化成人猿(获得直立行走的性能)。人猿进化成猿人、猿人进化成智人的关键环节是大脑的进化
1、直立行走的优势
(1)直立行走站得高、看得远,有利于在草原上生活。容易观察到周边的环境,躲避其他动物的进攻,能观察到远处的危险,能够寻找到远处的猎物、水源和寻找到可使用的植物和果实,规避不利的环境。
(2)直立行走让手脚分化而实现手脚分工。手解放出来,承担了新的功能。手可以是进攻的武器,也可以拿起自然界存在的石头、棍棒做武器,手还能制造和创造,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3)只有直立行走,古猿才能最终进化成人。直立行走最大的优势,是为猿脑进化成人脑提供了条件,让猿面变成人面成为了必然。
直立行走是猿脑进化成人脑的先决条件。直立行走为猿的颈部能够承受更重的大脑准备了条件。直立行走也是打开限制猿脑增重的基因的密钥,使脑容量增加获得了猿身体机能的认可。
猿脑进化成人脑,关键是脑容量的增加。如果猿还在爬行,横向的猿的颈部不足以承受更大的重量,脑容量就不可能增加,增加就会导致颈部的损伤或断裂,因为猿脑给颈部的力量与猿的颈部是垂直的,等于给了猿的颈部一个下切力,猿的颈部承受不了过重的大脑。爬行的猿的身体内部也有控制基因来控制猿脑的生长。这就是现在的猿类大脑依然不能进化的原因。
猿直立起来后,脑部和颈部是同向的,脑给颈部的压力也是同向的,不会导致颈部受损。颈部也能够承受更重的脑,脑容量的增加有了支架条件。
猿直立行走后,脸部的受力也发生了改变,猿的脸部的一些古猿特征会逐渐消失,猿脸逐渐演变成了人脸。猿脸变成人脸,还与脑部变化有关,脑容量增加后,脑部会变大变圆,也会带来脸面的变化。所以猿脑完全进化成人脑后,人面才能最终形成。人面的形成是猿脑进化成人脑的标志。
古猿在直立行走后,并不会一下就变成了人,因为其身体特征特别是面部特征依然是古猿,古猿在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的直立行走后,猿脑才会变成人脑,猿脸才会变成人脸。所以我把获得直立行走性能的古猿叫做“人猿”——能够像人一样直立行走的古猿,人猿也就是直立猿。
2、在获得直立行走性能后,猿脑进化成人脑的关键因素是环境条件
古猿进化成人猿后,脑的进化是必然的事情,在猿脑有了一定的进化后,猿有了初步的人智,标志着猿脑进化成了初步的人脑,人猿也就演变成了猿人。所以我所说的猿人,是像猿一样的人,即直立人。由于猿人的脑的进化还不完全,面部猿的特征还没有消失,所以他们是像猿的人。
猿人在脑部进一步进化后,最终进化成了与现代人无异的大脑,这就是智人。大脑进化完全后,猿人的面部猿的特征也完全消失,成了与现代人无异的脸面,猿人就彻底进化成了智人了。早期智人很原始,还有很多的猿的特征。晚期智人是拥有完全人智的人,身体上的猿的特征完全消失了,在某些方面与现代人还有一定的差别,如由于生食和熟食的不同,牙齿就与现代人不同。最早与现代人无异的智人,就是最早的现代人,但这个最早的现代人很大程度上是站在解剖学上说的,如牙齿与现代人无异,这个牙齿与现代人无异,就是长期食用熟食的结果。
脑的进化的快慢,与环境条件有关。适宜的温度环境、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动植物食物资源)、食用熟食、人体及大脑进化的微量元素的摄入都是很关键的,这些东西都是由人猿生活的地理环境提供的。
中国大西南,正好是人猿生活和进化的最佳地区。最早的智人和最早的现代人,应该出现在这里。
这里温度适宜,不太冷也不太热,大部分时间内是温暖湿润,滇中还能保持四季如春。
这里森林茂盛,雨水充足,洞穴众多,人类的回旋余地很大。
这里动植物丰富,河流山溪众多,提供给人类的食物丰富多样。这里的远古人类在距今200多万年就已经学会了使用火,有证据表明这里的远古人类用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600万年前,熟食对于他们来说不是难事。
这里矿物质丰富,人类大脑进化所需要的微量元素齐全,这里还有众多的山泉,矿物质和盐水可以自山泉中自然流出,人体进化和人脑进化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可以在饮水时得到自然补充,极大的加快了人猿进化成猿人、猿人进化成智人的速度,人的进化十分彻底和十分完全。如鄂西的土家族自治区是一块富硒土壤,这里也是出产巴盐的地方,盐中含的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齐全而丰富,关键的是,巴山下面就是盐矿,盐能够从泉水中带出来,这一点对于远古还不知道盐的重要性的人类来说至关重要。
五、第四纪冰川期为什么北方有远古人类?——基本是间冰期进入,冰期消亡或南迁
1、在第四纪,地球上出现了明显的冰期和间冰期交替模式
第四纪是人类的世纪。在第四纪,地球上出现了明显的冰期和间冰期交替模式,第四纪的生物界面已经十分接近现代了。哺乳动物的进化在第四纪最明显,而人类的进化是第四纪最主要的事件之一。
所谓冰期和间冰期交替模式,是说第四纪冰川期,再不是漫长的冰川期,而是间歇的冰川期,上一个冰川期与下一个冰川期之间有时间间隙。冰期之间是相对温暖的时期。冰期之间的温暖期为猿人从南方北进创造了条件。猿人利用间冰期(冰期之间的温暖期)把活动范围扩大到了北方。如中国北部、北亚、欧洲等地。但这种挺进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因为人类还不会人工取火,在冰期再次来临后,他们要么撤回中国大西南,要么就被冻死了,撤回是很少有的,冻死是最多的结果。
第四纪冰川期一般认为是距今160万年到距今1.25万年,我根据大地湾遗址的变化认定我国第四纪冰川期结束的时间是距今1.3万年。
2、在第四纪冰川期内古人类可以利用间冰期把生活圈向北推进
这段时间世界各地的冰川进退次数并不一致,不过大多数的学者都同意:第四纪北半球大部有四次冰期、三个间冰期和一个冰后期;在北欧则有五次冰期、四次间冰期和一个冰后期。
中国经历了四个冰期:大理冰期(距今约7万年~1万年),庐山冰期(距今约37万年~24万年),大姑冰期(距今约80万年~68万年),鄱阳冰期(距今约120万年~90万年)。
冰期之间是间冰期。三个间冰期:距今约7万年~24万年,距今约37万年~68万年,距今约80万年~90万年。三个间冰期是古人类北迁可以利用的时间段。
3、蓝田人和陈家窝人就是北迁的成功例子
在这里以蓝田人(公王岭)为例。
蓝田人(公王岭)距今约80万至75万年,他们正是利用距今80万年~90万年时期的间冰期迁徙到秦岭北的蓝田地区的。
证据一:2005年,中科院古人类学家黄万波在三峡龙骨坡发现了巫山人时,也发现了蓝田人。说明蓝田人虽然在陕西蓝田发现,但其故乡却可能在秦岭以南。
证据二:蓝田人生活的公王岭动物群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具有强烈的南方色彩,如其中的大熊猫、东方剑齿象、华南巨貘、中国貘、毛冠鹿和秦岭苏门羚等,都是华南及南亚更新世动物群的主要成员。
公王岭动物群中存在着这么多的南方森林性动物,一方面表明当时蓝田一带气候温暖湿润,林木茂盛(另一方面也表明那时的秦岭不象今天这么高,还未隆起成为妨碍南北动物迁移的地理屏障)。
与公王岭距离22公里的陈家窝却与公王岭不同,缺少带有强烈南方色彩的哺乳动物。软体动物也基本上都是现代生活于华北的种类。有的学者认为,两个地点的直线距离只有22公里,动物群却存在如此大的差别,这一事实除了反映了陈家窝人与蓝田人的时代不一致外,还反映了陈家窝人是在距今37万年~68万年间冰期重新迁徙而来,而且,两个间冰期时期内蓝田地区的气候不同,蓝田人生活期间蓝田的气候如同南方一样,所以有南方动物迁来;陈家窝人生活期间蓝田的气候如同现在的华北气候一样。
蓝田人和陈家窝人,都不是在蓝田地区连续存在,因为他们难以越过间冰期过后到来的冰期。
4、古人类成功定居北方是在发明“人工取火”技术之后
在第四纪冰川期,中国远古人类有三个间冰期可以利用进入北方生活。但能够成功定居于北方,是在中国远古人类发明“人工取火”技术之后。如大地湾人,距今60000年开始文化一直延续到距今5000年。山顶洞人也成功定居于北方。
5、中国古人类北迁历史
亚、非、欧的猿类,是从中国迁移过去的。古猿到人猿有各自的进化史。
青藏高原的隆起和第四纪冰川期的到来后,欧洲经过多次冰川期的侵袭后,古人类已经灭亡了。
大约在距今90万年以后,亚洲其他地区、欧洲的古人类基本是从中国滇黔高原及其四周地区迁移过去的。由于中国西部到亚洲西部的沙漠带的存在,中国古人类可能没有直接西迁到非洲,而是经欧洲再南下到非洲及西亚。
中国智人的大爆发时间,在距今24万年到7万年之间,最早可能要早到30万年以前,因为中国的冰期影响比其他地区相对要弱一些。在距今24万年到7万年之间,也是中国早期智人迅速外扩的时间。最早的智人和最早的现代人应该出现在中国南部,即滇黔高原及其四周的延伸地区。
欧洲的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等,都是在第四纪间冰期内从中国迁移去的。
在第四纪冰川期内,由于非洲北部一=直到中国西北部都是延绵的沙漠,中国古人类总是先北迁到中国北部,从中国北部越草原进入北亚,再向西入欧洲,向东入美洲。当然到美洲在间冰期内是不行的,因为间冰期就是温暖期,白令海峡越不过,中国古人类进入美洲可能是在距今6万年以后的末次冰期内的一个时间点完成的。
黄饮冰2015年9月19日星期六于孝感。2016年7月24日修改,2016年10月30日星期日再修改。
本公众号是黄饮冰的原创平台,所发文章除特殊注明的外,均为黄饮冰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黄饮冰,本名黄祥文,湖北省孝感市肖港镇人,以研究华夏文明起源为己任,从1989年开始独立研究华夏起源史。是中国华夏文明起源史的独立研究者和中国中心论的倡导者。研究成有《皇皇者华——华夏文明流源史谈》(未出版)和《中国中心论——中国是世界人种和世界文明的起源和传播中心》(未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