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夒、夏的比较兼对殷商起源的再追溯

夔、夒、夏的比较兼对殷商起源的再追溯

文|黄饮冰

一、夔(kuí)

夔(kuí)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只神兽。《山海经·大荒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帝王世纪》卷一进一步神化:“黄帝于东海流坡山上得奇兽,壮如牛,其音如雷,名曰夔。黄帝杀之,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里。”

《说文》“夔,神魖也,如龙,一足。从夂。象有角、手,人面之形。”。还有一种记载说:“夔,一足,踔而行。”。

以上三个记载,描述“夔”的共性是“一足”。其他特点各说各的:“状如牛,苍身而无角”,“如龙”,“踔而行”。所以在最早的文献中“夔”与“龙”和“牛”均无关,只是说性状像“龙”或“牛”或“踔而行”。

从上面的文字描述的神兽形象与“夔”比较,也有很大的差别。“夔”字的头顶有“角”而且是“双角”、身下是“双腿”(从夊。象有角、手,人面之形),与《山海经·大荒经》的“状如牛,苍身而无角”的描述有异。但是《帝王世纪》的描述把“苍身而无角”的描述去掉了。既然“夔”“状如牛”,应该是“有类似牛角的”。

青铜器上的龙纹常被称为夔纹和夔龙纹。在殷商晚期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上,夔龙纹是主要纹饰之一,形象多为张口、卷尾的长条形,外形与青铜器饰面的结构线相适合,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从宋代以来的著录中,把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象都称之为夔,根据就是古籍中“夔一足”的记载。后人把“夔”归于“龙”类。

那么,“一足”的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呢?一足的动物很可能是双足动物的侧面写真。

在微信与湘西的朋友交流时,湘西吴老师和田老师认为“夔”是“金鸡独立”的形象,据此认定“夔”就是“鸡”。但是“鸡无角却有冠”,似乎与古人的描述也对得上,“夔”是“独脚站立的鸡”也对。现存的有“夔”痕迹的地名,有四川的夔州(古地名,今重庆奉节一带),三峡的夔门。四川有俗语说“川人不出夔门是蛇,出夔门就是龙”,疑似“夔”与“蛇龙”也有关系。总之把“夔”称为上古“神兽”准确一些。“夔”的起源地也可以据此认定在中国大西南。

上古帝尧的乐师也叫“夔”。这就与黄帝用“夔”之皮做战鼓有关了,“夔”可能指代乐之大美者。

二、夒(nao

《说文解字》说“夒,贪兽也,一曰母猴,似人。从页,巳、止、夂其手足。”。《康熙字典解释》解释:猱本字。【說文】貪獸也。一曰母猴,似人。从頁,巳止象手,夊象足,省作猱。《在线新华字典》说“夒 náo ,古同“猱”,兽名,长臂猿的一种。”

根据以上解释,“夒”是“兽类,猿猴类的一种,就是‘猱’”。“夒”字从“頁”,那么这个也就是对“猴面(猴头)的模拟”了。

三、“夒”与“夔”的比较——“夒”和“夔”的含义不同

粗略地看,这两个字惊人的一致。仔细看,“夒”上无“角”,“夔”上“有角”。“夒”从“頁”,“夔”从“首”,其他部件“巳止象手,夊象足”是雷同的。这里关键的是“頁”与“首”的区别。

其实从汉代以来,遇到远古历史记载中不能解释的问题,通常简单地把“xx”与“xx”归并在一起了事。如把炎帝归于神农,把太昊归于伏羲,对于少昊也不区分凤姓少昊和黄帝系少昊。就是不考究为什么前人要区分开来。前人区分开来,就说明他们是不同的体系。

对于“夔”与“夒”,大家们很逗的解释就是夒即夔,完全不管夒与夔的字面意思是完全不同的。这样的解释,我认为是不对的简略。要考究的是为什么要把“夒”与“夔”造得不一样?

比较字形,我认为“夒”与“夔”的字面区别,是“无角”与“有角”的区别,而不是“頁”与“首”的区别。这种区别是什么呢?我认为“頁”与“首”的区别是对“无角头的模拟”与“有角头的模拟”的区别。人头和灵长类头归属于“頁”。

说到“首”,古代指代的就是首领和头人,现在也说首长。那么既然是首长,为了保证首长的权威性,就要有标志性的东西把首长从人群中区分或者突兀出来。这样的办法就很多了,体现在首领的头部,就会有独特的标志,“首”字上面的“两笔”,就是独特的标志的意思,可能是在头饰插两根长长的“花翎”,也可能在头饰上搞两根“兽角”。如同在唱戏中看到的美猴王的装扮一样。插上“花翎”或“兽角”或其他的什么东西的“人头(頁)”,也是“首”。

回到“夒”与“夔”字上,“夒”中的“頁”是“无角头(人头或猿猴头)的模拟”,“夔”中的“首”是“有角头(有角兽头)的模拟”。所以“夒”解释成没有角的猿猴类,“夔”解释成有角的一足兽。

四、夏(夓)与夒

夏,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頁( xié),人头。臼( jù),两手,攵( 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

由以上解释可见,夏字应该由頁+臼+攵组成,在简化时过渡简化,成了“夏”。“夏”字应该写作“夓”。

图文夏(人面鱼纹图,6800年之半坡遗址)

对于“人面鱼纹图”就是文字“夏”的来源,我在《皇皇者华.崇拜和图腾.夏图腾——“人面鱼纹图”解析》一文中进行了考证。“人面鱼纹图”是夏图腾。“人面鱼纹图”是图文“夏”,古音是“sa”。“人面鱼纹图”是“生殖崇拜和生命轮回图”,后来演变成对先祖的祭祀图,“夏”在一个时期的意思是“祭祀先祖”的意思,即把“祭祀先祖”的活动叫做“夏”。文字的含义是变化的,“夏”在古夏人那里也是“头”的意思,后来还演变成了古夏人后裔的“猎头习俗”,面具文化也来源于“夏”。“夏是中国人”、“夏是大”、“夏者舞也”等解释,是围绕“夏”产生的含义。当今的“夏”字,指“夏朝”和“夏天”。

无论是图文“夏”还是文字“夏”,其基本的构图部件是“人头(人面)+耳双物(耳双鱼,耳双蛇,耳双角,耳双鹰或鸟等等)+双足”,中心是“人头(人面)”。石家河玉人头像,尽管没有足,我也认定石家河的玉人头(人面)像是“夏图腾”或“偶像夏(面具夏)”。

“夏”中的“頁”是“人头(人面)”,“夒”中的“頁”是“猿猴头(猿猴面)”。从根本说,“夏”是对人本身的崇拜,即“以人为祖”;“夒”是对猿猴的崇拜,即“以猿猴为祖”。共点是“先祖祭祀”。

建立夏朝的夏后氏,就是古夏人中“专门负责夏的祭祀的氏族”。

五、甲骨卜辞“高祖夒”——殷商以猿猴为创世祖

是“高祖夔”还是“高祖夒”呢?要根据甲骨卜辞定义。那么甲骨卜辞中的“夒”是什么呢?找到以下一片,这一篇甲骨有三个猿猴类型的神兽:

甲骨文中的猿猴——高祖夒(图片来自网络,没见到真的)

从上可见,这里的猿猴形兽是头顶没有角的。甲骨卜辞里的猿猴类神兽作为一个字,解释成“夒(猱)”是可行的,解释成“夔”则不可理解,因为没有“角”。所以根据甲骨卜辞“高祖夒”的本像,殷人的祖先是“夒”,而不是“夔”。殷商青铜器有夔纹,表明殷人有神兽夔崇拜,但不是祖宗崇拜的意思。

在甲骨卜辞中,猿猴形兽是作为殷人祭祀的祖先出现的,即“高祖夒”。“高祖夒”是可以兴风作雨、降祸赐福的神兽。殷商人把一个猿猴当作自己民族的创世祖先神,与达尔文的古猿演变出人类的进化论很暗合。所以“高祖夒”就是殷商的创世祖(最高祖)。

其实,“夒”的构造已经表明了这个字的作用。“夒”“从頁,巳止象手,夊象足”,这是《说文解字》的说法。我看,“从頁,巳止象手”的解释是不对的,因为一点也不象手。“夏”的篆文中的“臼”才象手。“巳止”就是“止巳”,意思就是“止于祀”,“巳”就是“祀”(祭祀)。周人在造字时明确告诉我们,“夒”只用于殷商祭祀中最高祖之象征——殷商甲骨中的猿猴。当然,从造字的角度看,“夔”字借鉴了“夏”字。

有人总以周人是低文化种族,说周人把不少字写错了,殊不知周人是夏文字的直接继承者,又学习了殷商的文字,所以周人的文化是最高的。殷商甲骨文还有2000多个没能破解,我也认为大多数无法破解,因为文字也有“标的物”,标的物消失了,文字就死亡了,除非此文字还有意思之转借。根据这个道理,有新的标的物出现,就一定会创造出新的文字。这个新的文字的创造者是周人。周人创造出一个“夒”字代表殷人祭祀的先祖猕猴是很科学的。甲骨文到周人的手中,才把很多的甲骨图文变成了文字——金文和篆文。也就是说,是周人完成了中国古文字的脱古(象形与图形文字化)任务,在周代字的笔画得到了规范成为了规范性的文字。文字传到周代,文字的数量也来了一个爆炸式的增长,所以很多文字并没有甲骨文。甲骨文也不是殷商祭祀的全部,只是盘庚迁殷之后的卜辞,而且现在看到的是幸存的卜辞。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周人恢复了夏代文字——夏篆,这也不能否定周人在文字上的新创造。

六、殷商祖源——从殷人的高祖夒追溯

杨荣国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说是“夒帝”,还说殷人的“帝”,可以是“上帝”,也可以是殷人的先祖——“夒帝”。既然“夒帝”处于“上帝”一样的地位,所以“夒帝”就是最高祖,即创世祖。

在杨荣国著《中国古代思想史》的一个注释中看到这一说:殷卜辞中有“高祖夒”,据郭沫若氏考证,即帝俊、帝舜、帝喾,亦即殷人先祖(见《先秦天道观之进展》)。

王国维氏对此也有考证说:此夒即《史记·殷本纪》中最早的殷人祖先男神帝喾,也即《山海经》中的上古帝王帝俊。《帝王世纪》也记载说:“帝喾高辛氏,姬姓也,其母不见。生而神异,自言其名曰俊。”。

从以上资料,说高祖夒是帝喾(名俊)也没什么毛病。“夒”与“俊”比较的是字形,理由是古人把字写错了。根据“帝喾名俊”就把帝喾与俊归为一体也说得过去。但是很粗糙,在我这里是行不通的。起码一条,从甲骨卜辞中的猿猴形图文,我看不出是公猴还是母猴。

“祖”是分等级的。根据《史记》,殷人的祖先是“契”,“契”是帝喾之子。“契”之后还有一个“亥”,亥是鸟的形状(鸟崇拜)。亥之后建立殷商的就是“成汤”。

殷人的祖先呢?“玄鸟生商”,就是说殷商是由更早的“玄鸟氏族”演化出来的。玄鸟氏与山东的“凤少昊”和“黄帝”都有关系。

在距今9000年前,玄鸟氏就居住在东北燕山黄水(西拉木伦河)生活。距今8000年前后,黄帝的祖族黄人从河南迁移到燕山黄水,称“黄鸟氏”,与玄鸟氏建立婚姻关系,结成黄玄联合体两族一起创造了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

距今4800年,黄玄联合体进入山东,玄鸟氏抛弃了黄鸟氏,融入了凤少昊鸟国,成为凤少昊二十四鸟氏族中的一员。

距今4700年前后,黄人出现了第一位黄帝(天鼋氏),他消灭了山东的少昊太昊,把两昊遗民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玄鸟氏重新回归黄帝系统。以后就不说了,说过了。

这就要问:玄鸟氏何来?这就要继续追溯到燧皇。燧皇就是燧人氏,我根据其崇拜把以燧皇为核心的北方族群统一命名为“华尼安”人,简称“安”人,或者是“俺”或“庵”。

末次冰期里,发明“人工取火”的燧皇神袛统治北方。燧皇也是在末次冰期前(距今60000年前)从西南及中南迁徙而来,融合北方居民发展而来。远古时代没有那么多人,不要想远古时代到处是人。所以燧人氏也可能是进入北方后在北方独立发展而来。

甘肃秦安大地湾这个遗址可以早到距今60000年。所以我把燧人氏入北方的第一个据点放在了秦安大地湾。燧人氏是游猎的,所有她们也在河套地区生活过,最终到了商丘。

燧人氏开始了“星宿”崇拜,她们崇拜“心宿”(所谓燧人观尘,心而出火)。心宿由三星组成。燧皇以此把自己的族群分成三支,一直在东部,一支在西部,自己在中部。古人喜欢搞“左(东)、中、右(西)”分布,还有“前军、中军、后军”这样的东西就要追溯到“心宿”崇拜。

末次冰期在距今13000年结束。作为适应于低温的种族,在气温升高时她们自然是北迁了。但是作为统治族群的燧人氏没有离开中国,因为要奉守燧皇的祭祀。问题是气温升高,西部冰川融化,冰融性洪水从西部频频冲击中原,这个冰融性洪水对中原的影响从距今13000年持续到距今9000年,燧皇文明被摧毁殆尽。燧人氏也就要离开中原。燧人氏当然是向北到秦晋高原,有些转到西北,有些转到东北,有些向北就出了中国,很自然的事情。

说到这里就明白吧,到西北没有继续外迁的就是后来的炎帝姜种族,到东北没有继续外迁的就是后来的玄鸟氏种族。

燧人氏是崇火的种族,炎帝崇火这是大家知道的,炎就是火。玄色就是赤黑色,凤凰在火中涅槃,日中还有不怕火的三足鸟(夋鸟),这都是玄鸟文化的延续,所以玄鸟也就是不怕火烧的鸟。在东北可能就是猫头鹰了。当然“玄”也是很玄的。其实这个帝俊可能也来自玄鸟氏,以后再说吧。

下一步就要从燧人氏开始追溯了。

我在《中国中心论》系列中就说了,人类起源于中国西南及中南。有一个“猿猴变人”的神话就起源自中国西南的横断山脉中的雅砻江,这个神话当然不是藏族独有的,它是中华民族共有的。这里就是殷商人最早的起源之地。

藏族、炎帝姜族、玄鸟族同源于燧人氏。燧人氏起源自雅砻江河谷的崇拜猿猴的族群。藏族是在距今9000年前,逐步从甘肃游猎上青藏高原的。我把他们统一归属于猿猴族群,用楚语,就是猕猴族群。我说过,泛滇黔地区在末次冰期内,是有多个原始人群的。

燧人氏北迁的时候,在泛滇黔地区就已经形成了“华”(火,音ha\ya\ka)和尼(祖,音ni)为主体的统一崇拜。这个时候崇拜的尼(祖宗)是猕猴。燧人氏带着祖宗猕猴北迁了,所以殷商一直保持原汁原味的“猕猴祖先”。后来南方泛滇黔地区由“尼”演变成“女娲”崇拜,女娲是人神;东部演化出鸟祖(ni演变出niao)。距今13000年后女娲祖神传播,代替了猕猴祖先和鸟祖先。

殷商不是女娲后裔,原因就是殷商的祖先最早的是猕猴,中间的是鸟。在《封神演义》有殷纣王亵渎女娲神的情节,以前不理解,这也是我追溯殷商之源的原因之一。

我是把华尼安(燧人氏)与西方的雅利安对等的,认为雅利安就是燧人氏华尼安人的演变种。西欧北欧的松散型日耳曼人族群,是从中国迁移去的燧人氏族群与欧洲本土共生出来的。印欧人,是欧洲的燧人氏南下与西迁的古夏人融合产生。印度人,是欧洲南下的燧人氏、西迁的古夏人与从中国南部折转西进到南次大陆的神农族群形成的。这些在《中国中心论》系列已经说过了。我说的人类起源在中国不是一句虚言。

黄饮冰2018年1月28日星期日完稿。这里特别感谢“拾音谷+保护传承方言协会”群的田景黎美老师和吴老师,在此群我们专门探讨了这个“夔”。我一直被这个“夔和夒”卡住了,在此群交流中逐渐想开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