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出版营销的“融”路径

卷首语

作者 | 方卿(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出版科学》主编)

DOI | 10.19619/j.issn.1007-1938.2020.00.040

出版营销,虽是出版企业的一种市场行为,但它总是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随着媒体环境的发展变化,出版企业的营销理念与行为也会千变万化。单一媒体时代,书报刊出版,各有各的营销理念、策略与方法,彼此泾渭分明,区隔明显;多媒体时代,文本、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媒体形式同时汇聚于各种出版产品之中,传统书报刊出版界限逐渐模糊,新的出版形态开始出现,出版营销的方式和路径也悄然发生了改变;进入媒体融合时代,单一出版形态几乎不复存在,出版的产业格局、产品形态、营销方式与路径等,全然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

媒体融合时代,出版营销应该有新的思维、新的策略和新的方法。这种所谓的“新”,突出体现在一个“融”字上,即定义“融读者”,开发“融内容”,建构“融渠道”,开展“融促销”。

首先,出版营销的对象不再限于传统的读者,而是融合了传统媒介背景下“读者”“受众”“听众”“观众”和“消费者”的“融读者”。众所周知,营销的首要战略是精准定位其服务的目标群体。单一媒体环境下,出版营销强调服务目标的精准定位,说白了,就是要清晰区隔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进入融合出版时代,读者接受信息的方式改变了,多感官同时获取信息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效果更好。出版营销就不应再囿于传统的划分标准来区隔和定义读者了,而是要基于多感官获取信息的特征来定义自己的服务对象。出版营销的这一“融”路径,大致可以从大家熟知的“喜马拉雅”听书App、“薛兆丰的经济学课”,以及“抖音短视频”“斗鱼直播”等新出版业态中获得印证。“融读者”,在大众出版和教育出版两大细分市场中均有应用,因此,对大多数出版企业的营销都有参考价值。

其次,出版营销的客体不再是单一的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或网络出版物,而是基于用户需求的定制化的“融内容”服务。产品或服务,是营销的基本抓手,是企业营销战术的根本。没有产品或服务,也就没有企业营销可言。出版企业天天挂在嘴上的“内容为王”,强调的也正是出版产品或服务的这一重要性。传统媒体环境下,出版产品内容结构完整、形态封装完备、产品边界清晰,一本书、一本刊、一张盘,就是一件出版物产品。进入融媒体时代,阅读消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线性、碎片化的所谓“浅阅读”变得越来越普遍。虽然不少人对此持批评态度,但“浅阅读”却是融媒体时代的必然产物,其发展势不可挡。有需求,市场营销就会有回应。满足“浅阅读”需求,是融媒体时代出版营销的当然责任。出版营销的“融内容”,是一种基于细粒度知识单元的结构化内容,这种内容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化重组,以满足用户的非线性、碎片化的个性化需求。这种出版产品或服务的形态是数据库,内容是结构化的知识单元,内容表现形式是富媒体,服务方式是客户化重组。目前,这种基于“融内容”服务的出版营销,在爱思唯尔、施普林格等知名学术出版商的出版服务中已经得到有效应用。国内出版社也有尝试。

再次,纸媒体时代,出版物分销是以纸质载体的物理位移为基础的。数字媒体时代,出版内容则完全实现了网上的虚拟分销,省去了物流环节。出版物曾经被认为是最适合在线销售的产品形态。当今,如日中天的电子商务实际上最早就是出现在出版领域的。建构出版内容分销“融渠道”,具体包含多种路径,如线上线下融合渠道、专业化数字内容分销渠道以及综合性网络分销渠道等。“融渠道”不仅成本低,而且精准性好。基于出版企业及其内容产品的特征,建构合理的“融渠道”,是新媒体时代出版企业发展的不二选择。

然后,传统媒体环境下,宣传促销是一种“烧钱”的活。作为微利行业,出版很难做到大量烧钱,强力促销。这也是出版营销的一个“痛点”。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促销的传统逻辑,好的促销策划并不一定烧钱。网络就是一个“秀场”,只要有自己独特的销售主张,能抓住消费者的心,即使烧钱大多也是值得的。比如,薛兆丰的网络课程,李佳琦、薇娅等的直播带货,都具有“融促销”的意思。他们借助网络平台,将销售促进与产品销售融为一体,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环境下促销与销售分离的局面。出版融促销,往往赢在策划,一味地模仿、跟风则难以取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