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人情世故,轻信腹黑老弟,他的失败在于不懂一个字

从249年到264年,曹魏政权向司马政权过渡。

过渡不是排队上车,而是排队杀人:车上的不想下,车下的要抢位。

和司马家族爆发第一场大战的,是王凌,在251年。

王凌,爱看《三国演义》的人比较陌生,但在历史上,他却鼎鼎大名。

王凌,生于172年,是王允——谋杀董卓的那个王允的大侄。董卓的手下报仇时,只有王凌和他哥翻墙逃生了。

王凌和司马朗、贾逵的关系非常好。

司马朗,生于171年,比王凌大一岁,是司马懿的亲大哥。

贾逵,生于174年,比王凌小两岁。

生于179年的司马懿,在王凌、贾逵这儿,是小老弟。

贾逵活到228年就挂了,比他大的王凌,身体却是很好,司马懿活着,他就活着。司马懿还装了几次病,王凌不用装,就是身体没毛病。

他有的,只是心病——司马家族势力太大。

239年至249年,曹爽和司马懿争斗。曹爽拉拢王凌,任命他为征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军事。

但曹爽专权,搞得天怒人怨,司马懿收拾曹爽时,王凌并未出手相救。

司马懿对王凌这位老大哥,也进行了安抚,将他升为太尉。

但是,王凌对司马懿却不满意。在他看来,这魏国是老曹家的,曹家人怎么折腾,那是人家的事,你司马家现在架空曹家,算什么事,这不是强臣压弱主吗?

王凌仿佛看到他叔叔王允当时遇到的情景,强臣董卓欺负弱主汉献帝。

王允选择刺杀董卓,而王凌的选择是另立强主。他认为现在的魏主,曹三代曹芳太弱,压制不了司马懿,他想立曹二代曹彪。

他把计划,告诉他的儿子王广。王广却反对说:干大事,要以人情世态为本。

拿到现在,所谓人情世态,就是民心。

王广接着说:曹爽他们失去民心,失败是情理之中。现在虽然没办法猜测司马懿的本心,但他现在没做什么坏事,他选用人才,拨乱反正,工作上兢兢业业,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再退一万步,他们父子都手握兵权,不容易推翻吧。

王凌的这个儿子,口碑和才能比当爹的好。他的名气,和钟会并列。

但是,王凌不听儿子的意见。他还有个本钱,外甥令狐愚当兖州刺史,而曹彪的封地就在兖州。

没想到,舅舅和外甥刚刚联手,外甥就生病死了。外甥的幕僚随后就向司马懿告发了王凌的阴谋。

这个时候,仍是249年,司马懿虽然得到密报,但没有证据。他一边防备,一边等。

到251年,孙权重病,怕自己死后曹魏进攻,派人把涂水决堤。

王凌以此为借口,向中央讨要虎符,调动扬州大军去“教训”东吴。

司马懿早已识破他的用意,回复两字——不准。

王凌没招,只好派自己的心腹去劝新任兖州刺史造反。

没想到,他的心腹和新任刺史联名告发了他。

司马懿见时机成熟,调集数万大军,直扑扬州州府寿春。

等王凌发觉,司马懿的大军已经离他只有几天路程,并且司马懿还把他的儿子王广带在军中作为人质。

这仗没法打!没有虎符,调动不了扬州军队。靠王凌的亲兵,只能是飞蛾扑火。

司马懿同时再下两步棋:他先下令赦免王凌的罪,再让王广给他爹写信劝降。

王凌一看,打是打不过,降还有活路,降吧。

投降,也是门技术活。投降,也要投得漂亮。

王凌先给司马懿写了封信——《与太傅司马宣王书》,信中表示认罪,同时把锅推到外甥身上,最后两句是:生我者父母,活我者子也。

——你司马懿说过赦免我的,让我活下去,靠你了。

王凌用的是“子”字,而非“君”字。在他心里,仍对这位小自己7岁的老弟,有种大哥哥的优越。

王凌的第二步,是亲自跑到司马懿的大船前,把自己绑起来,当众投降。

他冲司马懿喊道:我如果有罪,太傅拿半片竹简就能把我召回去,何必用亲率大军?

司马懿说:你也不是能用半片竹简搞定的人啊。

王凌这时发觉情况不对,司马懿没顺着他有罪没罪的话往下唠。

不当众说他没罪,这肯定要挨收拾,王凌于是喊:太傅你对不起(忽悠)我。

司马懿回答:我宁可对不起(忽悠)你,也不能对不起陛下(皇上)。

押送王凌的路上,王凌试探,向警卫要钉棺材的长钉,请求满足后,王凌知道必死,饮药自尽。这个时候,他已经虚岁80。

劝他不要造反的儿子王广,一同被诛杀。

虽说后来司马懿真的生病,因为梦到王凌和贾逵,担惊受怕而死,但司马家族的崛起,已经无人能挡。

如果王凌能像司马懿那样,善于忍耐,保存实力,司马师和司马昭还未必是他的对手。

不过,连起码的民心向背都不考虑,只懂军事不懂政治的王凌,也让人不那么放心。他的儿子王广,反而在政治上成熟些。

《三国的秘密》

音乐达人,三国里面有哪些?

他造出两大超级武器,曹魏却没有用,否则蜀吴惨了

最诚实的外交官,蜀吴平息战火40年,此人立下首功

这个老头不简单:曹丕曹植抢着要,靠笑话活了90

“我能活多久?”“80!”40岁,卒。算的真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