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知人物专题6.“汉廷第一直臣”汲黯

“汉廷第一直臣”汲黯

【导读】

本段文字节选自《史记 汲郑列传》汲黯传记的前半部分。汲黯是“汉廷第一直臣”,是武帝朝中名闻遐迩的第一流人物。太史公是怀着极其钦敬的心情为汲黯树碑立传的,文章不多叙政绩,而是全力表彰他秉正嫉恶、忠直敢谏的杰出品格。

他为人倨傲严正,忠直敢谏,从不屈从权贵,逢迎主上,因此令朝中上下对他都充满敬畏。他两次奉命出使都中途变卦,或半路而返,或自作主张发放官粮赈济灾民。他批评别人的过失,都是耳提面命地不留情面,当面谏诤指责,无所顾忌,如指责武帝修儒学只是表面,道:“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然而他忠贞;因而武帝虽在背后骂他甚至起过杀心,但又不得不承认他是“社稷臣”而又有几人宽容。人家谒见傲慢的丞相田蚡,都是卑躬屈膝俯首下拜,而他偏只拱手作揖,见大将军卫青时亦行平等之礼。他的这种品性刚烈耿直的周昌与申屠嘉相似,但他们二人侍奉的是柔弱的文帝与景帝,他所面对的是雄才霸略的汉武帝,从中可见汲黯精神之可贵。

汲黯的这种敢于为民请命,敢于直言进谏的精神,在现在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当代社会,其实依然是难能可贵并且需要我们去继承发扬的。当听话顺从与阿谀奉承成为一种风气之后,必然会让人盲目自大,不知天高地厚,有不同的声音,震聋发聩,对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正文】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

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絜,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慕傅柏、袁盎之为人也。善灌夫、郑当时及宗正刘弃。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蚡不为礼。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黯多病,病且满三月,上常赐告者数,终不愈。最后病,庄助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

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

B、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

C、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

D、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谒者,官名,古时用以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春秋战国时国君左右掌传达等事的近侍,已用此称。

B、便宜,方便的意思,常与“行事”组合,指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不必请示自行决定处理的事情。

C、河南,“河”,黄河,“南”,南面;“河南”指黄河以南地区,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与今天的不同。

D、社稷,原意是天神和谷神;天子每年要到郊外祭祀天神和五谷之神,后人于是以“社稷”代指国家与天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项是(3分)

A、汲黯为百姓忧,先斩后奏。武帝派他调查越人相攻、河内失火事件,他以为不足忧,半途而返;从吴国归来途中,对于河南水旱民贫,倒以为是大事,自作主张开赈济民。

B、汲黯不惧权势,忠直敢谏。武安侯田蚡、大将军卫青有权势,汲黯拜见他们仅行揖礼;皇帝招文学儒士,他敢于当面指出皇帝内心多欲,行仁义只是个摆设,不可能做到。

C、汲黯品性刚直,称为“社稷臣”。虽然他面折武帝,不给他一点脸面,如庄助所言“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贲育不能夺其志”,但武帝还是很欣赏他,称他是古之所谓社稷之臣。

D、汲黯之憨厚刚直,让武帝惧怕。武帝见卫青、公孙弘,都是随随便便,但见汲黯,一定要穿戴整齐,整顿衣冠,不敢半点马虎,表现出武帝对他品格的肯定与敬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

(2)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

参考答案:

1.选B。A项,从后文知是“上不冠,望见黯”,然后马上戴冠,此处断主语变成了汲黯;C项,“望见黯”与“避帐中”的主语是武帝,中间未断,“避账中”的主语就变成了汲黯;D项,“至如黯见”,联系上下文知此为武帝召见汲黯,此处断变成了汲黯看见皇上未冠。

2.选D项。“社”指土神,不指天神。

3.选A。开赈济民是往河内调查失火事件时做的,不是视察越人相攻时做的。

4.(1)汲黯与人相处很傲慢,不讲究礼数,当面顶撞人,容不得别人的过错。(为人,做人,转译为“与人相处”;性倨,生性傲慢;少,转译为“不讲究”;面,名词作状语,当面;折:本义为折断,引申为顶撞人)

(2)从天子那里(看)就想让群臣居于大将军之下,大将军如今受到皇帝的尊敬和器重,地位更加显贵,你不可不行跪拜之礼。(自天子:“自”是从的意思,后面省力了一个动词“看”;下,使动用法,“使……下”,译为“使群臣居于大将之军之下”;“尊重”,受到尊重;贵,高贵)

【译文】

汲黯字长孺,濮阳县人。他的祖先曾受古卫国国君恩宠。到他已是第七代,代代都在朝中荣任卿、大夫之职。靠父亲保举,孝景帝时汲黯当了太子洗马,因为人严正而被人敬畏。景帝死后,太子继位,任命他做谒者之官。东越的闽越人和瓯越人发生攻战,皇上派汲黯前往视察。他未到达东越,行至吴县便折返而归,禀报说:“东越人相攻,是当地民俗本来就如此好斗,不值得烦劳天子的使臣去过问。”河内郡发生了火灾,绵延烧及一千余户人家,皇上又派汲黯去视察。他回来报告说:“那里普通人家不慎失火,由于住房密集,火势便蔓延开去,不必多忧。我路过河南郡时,眼见当地贫民饱受水旱灾害之苦,灾民多达万余家,有的竟至于父子相食,我就趁便凭所持的符节,下令发放了河南郡官仓的储粮,赈济当地灾民。现在我请求缴还符节,承受假传圣旨的罪责。”皇上认为汲黯贤良,免他无罪,调任为荥阳县令。汲黯认为当县令耻辱,便称病辞官还乡。皇上闻讯,召汲黯朝任中大夫。由于屡次向皇上直言谏诤,他仍不得久留朝中,被外放当了东海郡太守。

汲黯与人相处很傲慢,不讲究礼数,当面顶撞人,容不得别人的过错。与自己心性相投的,他就亲近友善;与自己合不来的,就不耐烦相见,士人也因此不愿依附他。但是汲黯好学,又好仗义行侠,很注重志气节操。他平日居家,品行美好纯正;入朝,喜欢直言劝谏,屡次触犯皇上的面子,时常仰慕傅柏和袁盎的为人。他与灌夫、郑当时和宗正刘弃交好。他们也因为多次直谏而不得久居其官位。

就在汲黯任主爵都尉而位列九卿的时候,窦太后的弟弟武安侯田蚡(fén,坟)做了宰相。年俸中二千石的高官来谒见时都行跪拜之礼,田蚡竟然不予还礼。而汲黯求见田蚡时从不下拜,只向他拱手作揖完事。这时皇上正在招揽文学之士和崇奉儒学的儒生,说我想要如何如何,汲黯便答道:“陛下心里欲望很多,只在表面上施行仁义,怎么能真正仿效唐尧虞舜的政绩呢!”皇上沉默不语,心中恼怒,脸一变就罢朝了,公卿大臣都为汲黯惊恐担心。皇上退朝后,对身边的近臣说:“太过分了,汲黯太愚直!”群臣中有人责怪汲黯,汲黯说:“天子设置公卿百官这些辅佐之臣,难道是让他们一味屈从取容,阿谀奉迎,将君主陷于违背正道的窘境吗?何况我已身居九卿之位,纵然爱惜自己的生命,但要是损害了朝廷大事,那可怎么办!”

汲黯多病,而且已抱病三月之久,皇上多次恩准他休假养病,他的病体却始终不愈。最后一次病得很厉害,庄助替他请假,皇上问道:“汲黯这个人怎么样?”庄助说:“让汲黯当官执事,没有过人之处。然而他能辅佐年少的君主,坚守已成的事业,以利诱之他不会来,以威驱之他不会去,即使有人自称像孟贲、夏育一样勇武非常,也不能憾夺他的志节。”皇上说:“是的。古代有所谓安邦保国的忠臣,像汲黯就很近似他们了。”

大将军卫青侍奉于宫中,皇上蹲坐在床榻上接见他。丞相公孙弘平时有事求见,皇上有时连帽子也不戴。至于汲黯进见,皇上不戴好帽子是不会接见他的。皇上曾经坐在威严的武帐中,适逢汲黯前来启奏公事,皇上没戴帽,望见他就连忙躲避到帐内,派近侍代为批准他的奏议。汲黯被皇上尊敬礼遇到了这种程度。

大将军卫青已经越发地尊贵了,他的姐姐卫子夫做了皇后,但是汲黯仍与他行平等之礼。有人劝汲黯说:“从天子那里就想让群臣居于大将军之下,大将军如今受到皇帝的尊敬和器重,地位更加显贵,你不可不行跪拜之礼。”汲黯答道:“因为大将军有拱手行礼的客人,就反倒使他不受敬重了吗?”大将军听到他这么说,更加认为汲黯贤良,多次向他请教国家与朝中的疑难之事,看待他胜过平素所结交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