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国钱币博物馆2017年陈列展览活动纪实
已是2017年终。时光荏苒,日月如梭!
在这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钱币爱好者的热心帮助下,中国钱币博物馆2017年陈列展览活动完美收官。
这一年,几次展览的先后亮相,是泉友期许的实践。这一年,有经常迸发的激情火花,有时时流下的辛勤汗水。这一年,我们坚持“文化自信”,引领钱币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这一年,我们不懈努力,牢固树立为社会服务、为央行服务的宗旨,成功举办各种类型的展览,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弘扬货币文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岁暮冬寒,虽然有几许萧索,但盘点这一年陈列展览工作,我们依旧内心火热、心潮澎湃,曾经的汗滴已融化成心中的一丝暖阳、一抹冬日里的霞光。
一、不忘初心 不断拓宽展览理念
提及博物馆,大家都知道它是举办展览的地方。如果问每个人喜欢看什么样的展览,答案肯定五花八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展览必须得好看,得吸引人。博物馆的展览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激发广大观众的参观热情。换句话说,博物馆想吸引游客,还得靠好展览!
中国钱币博物馆是展现我国古代金融与货币文化发展演变的窗口,担负着货币藏品的征集、收藏、陈列、研究、教育等工作,在弘扬货币文化方面有着巨大作用,而这些作用要通过一个个展览来实现的,展览是一座博物馆对外展示自身形象的窗口,是一座博物馆的灵魂所在。所以,我们说“展览是博物馆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方式,更是博物馆特有的语言”。
为此,这一年来我们始终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充分利用博物馆藏品丰富、联系广泛的优势,努力拓展临时展览的领域,广泛普及钱币知识。我馆的临时展览都是小型展,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再小的展览,也要经过从选题到立项、从策划到征求意见、从搜集资料到撰写展览文字大纲……等多个环节,缺一不可。而且,题材越小,资料越少,难度也越大!每一个临时展览,对我们来讲都是新内容,从不熟悉到熟悉,从熟悉到提炼,从提炼到展现精华,这个过程需要我们策展人的努力付出,加班加点。
他们中有的家务繁重,却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力以赴,力争做到精益求精!也许你在为自己的学术论文查找资料、提笔润色,而他们却正在构思展览框架、逐字逐句校对展览大纲。
正是因为有钱博人的不忘初心,不断努力,积极进取,才为展览创新带来了多种可能性,也为博物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牢记使命 展览办出特色
凡做成一件事,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是前提,外化于行是落脚点,是归宿。
2017年,钱币博物馆始终把陈列展览作为最核心的社会服务工作,积极举办有水平、有质量的展览,实现了陈列展览工作新的突破。在办展过程中,坚持发挥特色、加强交流、重视合作的理念。
这一年,我们始终坚持基本陈列与临时展览相结合的办展方向,在搞好基本陈列的同时,博物馆定期举办了一系列的临时展览。最重要的两个我馆原创展览,分别是“器小用大——纪念人民币普通流通硬币发行60周年展”、“喜迎十九大——中国人民银行职工个人收藏展”。这两个展览主题鲜明、特色浓郁,都包含了策展人对展览内容的深度思考与解读。
我们在举办“器小用大——纪念人民币普通流通硬币发行60周年展”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充分搜集、翻阅各类书籍、资料,查找相关线索。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梳理1949年之后硬币流通和使用的相关材料;二是认真查找与硬币铸造相关的材料;三是注重搜集与展览主题相关的图片、图表等材料。我们对这个展览的定位就是有特色,保证观众看完之后确有收获。
这个展览有几个特点,一是主题突出,基本反映出了这60年间,硬币设计、生产、材料的不断完善和进步,深刻地反映出我们国家在货币领域的探索、追求和成就,折射出一个时代的迅猛发展。
二是深入浅出,服务大众。让观众能看得懂,能读得懂,最重要的是看完展览之后能全面了解我国硬币的发展历程。让展览充满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使钱币博物馆在宣传、纪念硬币发行60周年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三是既展现文化内涵,又重视形式设计,做到“文化内涵和美丽颜值”兼容并包。在设计展览时,我们一方面要传递给观众展览的内在信息,另一方面还要兼顾到观众的审美要求和文化品位。
“喜迎十九大——中国人民职工个人收藏展”是一个弘扬央行文化、弘扬主旋律的展览,以“集收藏精粹,展职工风采”为主题。
本次展览旨在通过展现人民银行职工的收藏文化风采,促进央行文化建设,向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献礼。展览共展出来自14个省市、26位藏家的433件藏品,涵盖历代钱币、钱范、玉器、古籍、票据、外汇券、债券、国库券、工作证、佩章、老照片、文件等多个门类。最大的亮点和特色则是与中国货币金融史、特别是新中国金融史和人民银行史相关的若干藏品,反映出广大干部职工对央行工作的高度认同和责任感,他们爱岗敬业,亲身参与了新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历程,并且有着保存、传承这份历史文化的强烈意愿。
展览体现出央行七十年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也反映出广大职工对央行工作的热爱。本次展览的举办,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了观摩、学习、交流的平台,丰富和活跃了央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人们得到更多好的文化享受。有利于进一步带动人行职工在集藏文化方面做出新的贡献,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砥砺前行 积极筹备基本陈列改造
为进一步加强中国钱币博物馆建设,全力打造国家级博物馆形象,充分发挥社会功能,我馆于2017年开始了基本陈列升级改造的筹备工作。改陈项目以全面提升陈列展示和配套服务的水平为目标,是中国钱币博物馆在新时代不断前进的重要标志。
通过升级改造,我们要全面系统展示中国货币发展演变的历史,抓住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展示手段上以钱币陈列为主,辅以相应的展板文字和图表、图画、场景等,让观众加深对于时代性的了解。
升级改造后的基本陈列要更好地弘扬中国钱币文化,展示中国钱币发展历程和全貌,回溯历史,关注现实,展望未来。以博物馆的视角,揭示中华民族对世界货币文化的贡献,让参观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这项工作是中国钱币博物馆最近两年的主要业务。为加强对改陈工作的领导,扎实做好改陈工作,我们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了改陈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细化工作内容,注重协调配合,扎实做好筹备工作。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充分诠释钱币背后的历史知识,使展览符合博物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定位,我们积极努力,不断前行。
首先,我们进行了前期调研工作,于2016年4月~10月对目前国内博物馆展览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参观各种展览,与同行交流座谈,学习先进的展览设计理念。
其次,结合馆藏品,认真撰写展览大纲,包括主题(前言)、结构框架、基本内容及主要物品等。在展览大纲的可行性获得通过后,又进行深化,完成陈列内容设计文本,包括版面文字、说明文字等。注重在内容、展品方面补充近几年钱币学前沿成果、最新观点和新征集到的钱币藏品等。目前正组织专家对陈列形式进行整体评估,补充一些新的展示技术手段,在设施设备如灯光和展柜等方面,努力使各种技术参数达到较高标准。
下一步,我们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继续开阔办展思路,把专家提出的建议吸收进陈列大纲,加倍努力,加班加点,把中国钱币博物馆基本陈列升级改造工作作好,把中国钱币博物馆建设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展望2018年,我们面临崭新的机遇与考验,压力和动力并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句话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对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工作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
“始不垂翅,终能奋翼”。我们只有努力工作,才能把展览搞好。
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契机下,钱博人将一如既往,努力奋斗,大力提高陈列展览水平,努力达到国家一级博物馆水准。
2018年,我们将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为社会、为广大观众,奉献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