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羿射九日》《小马过河》《乌鸦喝水》真错了吗?我不觉得

本文例举的文章有课文《羿射九日》《小马过河》《乌鸦喝水》《小蝌蚪找妈妈》,绘本《雪地里的脚印》,微童话《小蛇救树》。

▲一

近日,福州8岁的二年级男孩小冯发现,语文课文《羿射九日》中前一段刚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因此他质疑道:“既然晒干了,那后羿是怎么蹚的?是不是课文出错了?”

我在两篇推文中看到这个消息,一是《官方承认了!这篇小学课文有错,就一个字…》,一是《小学生质疑羿射九日前后矛盾!课本和孩子到底谁对谁错?》。

我想,小学生当然可以质疑。因为,尽信书不如无书。挑刺式的阅读,有助思维养成。

但我不认为这是《羿射九日》的错。

这叫“小夸张”。

我举两个例子:

(1)“我走进教室,教室里一个人也没有。”——“我”不是人吗?

(2)“渴死了,渴死了,快给我一瓶水。”——“我”死了吗?

这样的表达,有夸张的成分。张秋生有一篇《“死”了十二次》,提出了一个不“死”的办法:多学会一点形容词。

课文《羿射九日》里,“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也是小夸张,它表达的意思是热,并不是江河真的被蒸干了。如果非要把它理解为真的“蒸干了”,就有点过了。

如果,加上一个字,就能免去这般歧义。“江河里的水快被蒸干了”——这样表达是不是好多了?就像紧接着的后半句“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好像”二字,告诉我们这不是真的。

所以,我觉得,“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与“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并不矛盾。

想到余光中的一首诗《重上大度山》,其中有一句“星空,非常希腊”。余光中在《五陵少年·自序》中说:“星空,非常希腊”一行,曾被一些头脑密不通风的乡下人指指点点了很久。

当然,《羿射九日》毕竟是二年级的课文,二年级小学生能提出这样的质疑很可贵,如果课文的表述能免去这般质疑也很好。但我们应该知道,这“蹚过九十九条大河”,并没有错。

▲二

在课文《小马过河》中,也有一个“逻辑问题”。

他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蹚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蹚过去。”

这一点,我在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的会议上发过言,也写过文章《给寓言“挑挑刺”》:【寓言门外谈】陆生作:给寓言“挑挑刺”

老牛应该是很有经验的吧?当小马来问过河的时候,它怎么会以自己的经验“刚没小腿”来告诉小马呢?它不应该以小马的实际情况来告诉小马吗?难道老牛是笨老牛?

当然,你也可以这样解释。这是一个寓言,老牛和松鼠的话,都是以自己的标准来帮别人衡量,这是寓言里的寓言。而且,这一点是这个故事的关键点,如果老牛以小马的实际情况来衡量河水的深浅,那么,故事的结尾“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便没有了。

但是在生活中,似乎不应该出现这样的“老牛”,除非他别有用心。我们讲文学高于生活,而不少寓言是在故事层面是低于生活的,将生活简单化了,弱智化了。(这三段摘自《给寓言“挑挑刺”》)

但我不认为这样的逻辑问题是个错,我只说它逻辑不严谨。

《小马过河》是寓言,是童话,是故事。

一个故事,它逻辑自洽就行,能自圆其说就好。这头老牛就是这么脑筋不拐弯,又何妨呢?

只是,我们在写作时,要有一个更高的追求:一个畸形的故事,它所包藏的寓意,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文学高于生活,写作者不能以低于生活的方式将故事弱智化。如果这样的弱智可以称作荒诞,那是无药可救的。

▲三

课文《乌鸦喝水》也被吐槽过。

我把部编版语文课文《乌鸦喝水》抄在下面: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

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我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有人说:乌鸦根本喝不上水,可以通过实验证明。

有人说:当年学《乌鸦喝水》是公开课,有校长老师来观摩,老师一边讲一个同学一边往装有水的玻璃瓶里放小石子,然后水慢慢溢到瓶口,乌鸦终于喝到了水。

对“乌鸦根本喝不上水,可以通过实验证明”这样的说法,是将科学与文学混为一谈的。诗歌说“我的心连着他的心”——难道他们是连体的吗?

但在网上,有这样的段子:

从前,有个故事叫乌鸦喝水,乌鸦辛苦地从河边捡石子投入瓶中,于是,成为了一个励志故事。那么问题来了,乌鸦不就为喝点水吗,直接喝河里的不就行了,所以出现了假装崇拜,xx式的动人教材。

乍一听,也有道理啊。

但我得再说一次,故事逻辑自洽就行。

在亚马逊上,有一条更“合理”的质疑:乌鸦喝水,乌鸦在河边捡石子丢进瓶子,逻辑有问题,河里有水,为何要去瓶子里喝水?

这是一条购书评论,针对的就是下面这本《乌鸦喝水》。

很明显,这是改编过的《乌鸦喝水》。

我抄两篇《乌鸦喝水》给大家看。

(1)口渴的乌鸦

乌鸦口渴得要命,飞到一只大水罐旁,水罐里没有很多水,他想尽了办法,仍喝不到。于是,他就使出全身力气去推,想把罐推倒,倒出水来,而大水罐却推也推不动。这时,乌鸦想起了他曾经使用的办法,用口叼着石子投到水罐里,随着石子的增多,罐里的水也就逐渐地升高了。最后,乌鸦高兴地喝到了水,解了口渴。这故事说明,智慧往往胜过力气。(摘自世界文学名著百部《伊索寓言》)

(2)口渴的冠乌

冠乌口渴,来到一只水罐旁边,使劲推它,但水罐立得很稳,推不倒。冠乌想起了他惯用的手法,把石子投在水罐里,罐底石子增多,水面逐渐上升。这样,冠乌便喝到水,解了渴。由此可见,力气敌不过智慧。(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伊索寓言》)

所以,乌鸦去河边捡石子,不是伊索的事。

我们现在把乌鸦喝水的“逻辑问题”分两步:

(1)乌鸦不就为喝点水吗,直接喝河里的不就行了。——这样的质疑,与“何不食肉糜”其实质是一样的。

(2)乌鸦在河边捡石子丢进瓶子,河里有水,为何要去瓶子里喝水?——这逻辑也对,可惜那只乌鸦太笨,偏要喝瓶子里的水。关键是,《乌鸦喝水》是个寓言故事,乌鸦去河边捡石子,却不喝河里的水,这是不是有寓意在?

所以,我还得说一次,故事逻辑自洽就行。“乌鸦在河边捡石子丢进瓶子”,可以这么写。

▲四

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也错了吗?

《小蝌蚪找妈妈》选作课文时,有改动。将情节减少了,人物减少了。

小蝌蚪,第一次问了鲤鱼阿姨。鲤鱼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于是,小蝌蚪朝乌龟喊“妈妈”。乌龟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过了几天,小蝌蚪找到了青蛙妈妈。

说实话,这课文改得没原文好。

但,我们还是能拿课文来讲一个逻辑问题:鲤鱼只说了“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难道鲤鱼不知道青蛙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吗?如果鲤鱼知道,她为什么不说呢?

鲤鱼当然知道,但是,如果她全说了,后面乌龟这个人物就没必要出现了。这是故事的逻辑,不是我们生活的逻辑。故事逻辑自洽就行。

▲五

再比如:有个绘本叫《雪地里的脚印》。

故事的主人公——好狼先生,走在雪地里。

在像丝绒一样柔软的雪地上,他看见有些脚印一直延伸到了森林里。

不一会儿,他走到了森林中的一个大湖边。

噢,请问这些是您的脚印吗?狼先生问青蛙。

当然不是啦!青蛙回答,就算我知道,也绝对不会告诉你那些脚印是谁的!说完他就跳进湖里,快速游走了。

那么问题来了——青蛙不是冬眠的吗?狼先生怎么可能在雪地里碰上青蛙呢?这青蛙还跳进湖里快速游走了。

我还要说一次,故事逻辑自洽就行。在狼先生的世界里,青蛙不冬眠,怎么了。

当然在绘本《雪地里的脚印》的最后,作者提醒了读者,这是狼先生的幻写。

我写过一个微童话《小蛇救树》——“咔嚓”一声,小蛇惊醒了,是树枝折断的声音吗?他担心了一夜,早早出门一看,积雪很厚,树枝被压折了。小蛇轻轻爬上树,扫掉积雪,把受伤的树枝接起来,用身体一圈一圈越缠越紧,树枝也越来越挺。小蛇真希望树枝能快点好起来,到了春天,树上开满火红的花朵,他要爬上树,闻花香,晒太阳。

这小蛇不冬眠,符合逻辑吗?

最重要的还是故事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是物质具象合理性,也可以是想象的合理性。

故事,逻辑自洽、自圆其说就好。

▲六

为了“调解”《羿射九日》和《乌鸦喝水》的“矛盾”,我特地编了一个故事,《后羿射日与乌鸦喝水》。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太热了。后羿说,我要射杀你们。

太阳说,不要射,不要射,我们送你一个礼物。

太阳送给后羿一只乌鸦,一只三条腿的乌鸦,真特别!后羿很喜欢,就没有射太阳了。

可大地上还是很热呀,后羿并不担心,因为他有乌鸦,乌鸦到处飞,到处找水源,后羿一点也不口渴。

后来,大地上的江河都被晒干了。乌鸦出去找水,只找到了半瓶子水。他去河边捡了很多小石子,丢到瓶子里,才喝到了水。

后羿一看,连乌鸦都要被渴死了,这可怎么办呀?这是我心爱的乌鸦,我要救他。后羿拿出神箭,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射掉了九个太阳。

从此,后羿和乌鸦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没有口渴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