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三:惊蛰!!!
二十四节气之三:惊蛰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到6日交节。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开始卯,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多,万物生机盎然。
惊蛰在二十四节气中,是反映自然生物在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
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春雷惊百虫”,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一岁十二个月建,每月对应一卦,卯月(包括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
惊蛰有哪些民间习俗呢?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民间也形成了不少关于惊蛰的习俗。那么,究竟是哪些习俗呢?
祭白虎
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纸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要用肥猪血喂它,让它吃饱后不再张口吃人,然后再用生猪肉涂抹在纸老虎的嘴上,让它的嘴巴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祭白虎,可以说是惊蛰的特色活动了。白虎在民间传说里除了是守护一方的神兽之外,也是民间的口舌、是非之神。传说白虎一直是张着大嘴的样子,所以它会吃人。
每年到了惊蛰这天,白虎就出来觅食,要是有人不小心触犯了白虎,白虎就会降罪给这个人,让他一年之内都倒霉。因此人们为了自保,会在惊蛰时节祭白虎。
吃鸭梨
在惊蛰节气这天吃梨,是民间流行的习俗,可是惊蛰吃梨究竟是什么时候兴起的,这个是无从考证。有的人认为,“梨”与“离”同音,离是离开、远离的意思。而惊蛰又刚好是百虫苏醒的时候,农民之所以选择在这天吃梨,据说可以让田地里的虫害远离庄稼,让庄稼有个好长势。
如果把这个习俗和祭白虎习俗结合起来的话,也可以引申为远离口舌、是非的意思。
再说了,惊蛰节气过后,气温明显升高,人们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梨是凉性水果,吃梨可以清热去火,这样一举两得的习俗一直非常受民间欢迎。
蒙鼓皮
响雷,是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在古人的想象中,雷神是一位鸟嘴人身,长着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言外之意,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打小人惊蛰,二月节。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这天,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在民间,有惊蛰打小人、去晦气的习俗。惊蛰万物萌苏,天地雷动,人们祈求美好的生活,憧憬幸福的未来,“打小人”习俗正是如此。很多人都将“打小人”神化,其实此纯粹是民间习俗而已。
吃烙饼
惊蛰节气一到,农民一年的春耕备耕由此开始。这个是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比如说笔者所在的地区,在惊蛰的时候人们习惯用小麦面粉烙制各种各样的饼,祈祷今年的粮食可以获得大丰收。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关于惊蛰的这些习俗越来越多地被年轻人所遗忘。惊蛰,唤醒了春天的梦,很快就迎来了繁花似锦的季节。在今年疫情防控这个特殊时期,希望春天快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