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而圆满的寻爱之旅
打开这本书,阿丽斯这个名字让我一下子感觉到似曾相识,自己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名字呢?思前想后,终于想起来了,原来沈从文先生曾写过一部小说《阿丽斯中国游记》,而“阿丽斯”当然就是那个著名的《爱丽丝奇境漫游记》中的“爱丽丝”了。时隔半个多世纪后的马克·李维,也使用了这个来源于童话故事的母题。
毫无疑问,马克·李维是一个非常会讲故事的人。他不单单把“奇境”的虚幻神奇的景象,转换为了可感伊斯坦布尔的异域风情,而且在这个新的旅程中,还加入很多种其他的元素:战争过后的苦难,丧失双亲的沮丧,身处热闹中的孤寂,对前途的迷茫,对过去的追索,家庭生活的阴霾,命运的神秘与巧合,对语言的误解,人类对情感生活的渴望和恐惧……一趟伊斯坦布尔的旅程,不但应验了算命师的预言,而且似乎解决了上述所有的谜题,这无疑是作者苦心经营的结果。
不过,年近不惑的阿丽斯毕竟不是天真稚气的爱丽丝,她只是怀着爱丽丝的好奇心去追寻自己生活的一个普通人,她有自己的人生憧憬,她是一个一边拒斥着平安夜的喧嚣,一边却又怀有对家的渴望的孤寂的女子。钱钟书先生曾有一句妙语“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这句话无疑也可以解释阿丽斯这趟伊斯坦布尔之旅的意义。当阿丽斯重新回到伦敦时,她发现原来自己苦苦寻觅的人,那个可以与之共享圣诞之夜炉边篝火的人,正是自己的邻居——一直默默地关爱着自己的人——画家戴德利。在我看来,这与其说是命运的安排,倒不如说是作者以“造化弄人”的手法来吸引读者的眼球,从而掩盖阿丽斯情感形成过程的突兀。
在表现阿丽斯和戴德利的情感历程上来看,虽然两人都多次表示过“他(她)不是我的菜”,但解释就是掩饰这句话在戴德利一方却是更恰当的,因为在这个旅行过程中,戴德利所表现出来的付出,无疑都指向了对阿丽斯的爱恋(虽然最后一见钟情的表达让人觉得有点儿老套),而在阿丽斯方面,却只有在通信期间才显现出一些二人情感上的联系(如错误地使用了“安东”或从开始时强调朋友之间的“吻”到后来不再强调的变化),但整体来说,阿丽斯未必认识到这样的通信是男女之间情愫暗生的过程,反而只可能是一种类似情感上的依赖。因为这时身在伊斯坦布尔的阿丽斯一直在寻觅那个预言中的第七个人,而且一直以为那个人才是自己的情感归宿。
到底是因为爱上戴德利才回到伦敦,还是因为逐步应验了的那个神秘的预言并在一个票根的指引下找到了爱情的归宿?小说的最后情节,有些更让人倾向后者,一旦后者成为定论,阿丽斯的情感世界的构建恐怕就显得有些苍白而无力了。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那个“找一个我爱的人结婚,还是找一个爱我的人结婚”的选择题。
但无论如何,在小说中阿丽斯找的一个爱自己而也值得依赖的丈夫,这对一个“剩女”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归宿。再过几天,又一个新的“光棍节”将会来临了,在此衷心祝愿,那些孤独而彷徨的人们,能够像阿丽斯和戴德利一样,找一个最爱的深爱的想爱的亲爱的人,来告别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