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想在平静的绝望中度过一生,就来看看这堂公开课吧——《死亡诗社》
昨天是教师节,我怎么也得写一个关于老师的吧,不过我可能运气不好,我的老师们,没有给我留下什么美好的回忆,大多数人沉迷于支配而不是教导(其实就和今天要讲的电影里所有反派老师一模一样)。
死亡诗社的概念由基丁老师发明,其实就是一帮学生脱离了学校的桎梏在一起侃天说地。
像《死亡诗社》里这样的老师(由著名但最后自杀的喜剧演员罗宾·威廉斯饰演),我在现实里是没有遇到过的,不过《死亡诗社》给了我一个重修的机会,我看这部电影时,觉得它像一部公开课,我也跟随学生们重新感受了一下老师所能带给自己的欣喜。
毕竟等你长大成人,踏入社会,你会发现学个英语好贵,看个心理医生更贵,再也没有任何人会以不高的代价去教会你任何东西了。
这个电影引用了许多名言。
整个电影以名为罗宾·威廉斯饰演的基丁老师到一所极为传统死闷的学校任职,用自己奔放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们学会了自由的思考,虽然有学生因为反抗自己父母而自杀身亡,但有更多的学生站出来,反抗校方开除基丁老师的决定,真正用自由的思维去判断了一回人间的是与非。(其实欧美也有父母大于天的这类思想,只不过不像咱们这里这么普遍。好,没人去责怪强行扭曲自己孩子的父母,而是共同谴责基丁老师解放了大家的思想,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在我们这里也是普遍到家了。)
被逼自杀的学生,他是第一个推崇死亡诗社的学生,因为他生命中最缺的就是自由。
不过也需要明确一点,确实有很多人并不渴望自由,更喜欢被囚禁在一个圈里,那样才会觉得安心,就像我以前写过的法兰西蓝白红三部曲中的蓝一样,自由其实很多时候会让人不知所措,而不知所措就继而会给人带来很大的不安。
蓝白红三部曲的蓝的女主角。
说回电影,基丁老师第一次登场时,就带领众人去陈列室,去感受死亡,好让学生们懂得珍惜时间。
这其实是一种很简单的逆向思维,也是我们在成年人总要自己去做的,只不过这时候基丁老师提前带大家领略了一下。
我们成年之后最常被动去做的逆向思维是啥?
是后悔,是失去之后的追悔莫及。
只有当我们失去之后,才会知道某些东西的重要,这难道不是人生最可悲的地方吗?
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以前是个爱好看动画的人,但发现自己越接近30岁,越对动画没有耐心,因为我发现动画当中很多地方逻辑性很低,可以持续抓住我眼球的能力在降低,可我以前也能看一些逻辑性没有那么强的动画,并且看得津津有味。我突然明白过来我虽然逻辑分析能力在大幅增长,但某种能力却在下降,这种能力其实就是将逻辑性不强的东西强行拼接起来的能力,换句话说,我的创造力在下降,而思维越来越被固定在一种逻辑当中,我的思想其实渐渐失去了自由……
继续说电影,基丁从最开始就希望自己的学生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听之任之,不是你学到的就一定是正确的,不是印在教科书上的就一定是人生导向标。
这里不能只看到电影的表象,否则我们会觉得基丁没啥特别的,因我们很多人也有类似的想法,长大之后都觉得小时候学得都还给老师了,没啥用,其实不然。我们是在学习当中锻炼出一种基础的逻辑思维,我们长大需要这类逻辑思维去适应更复杂的社会,并不是说我们学习了微积分,现实里就一定能用到,而是这类学习在锻炼你的大脑。
电影中的基丁给这种基础里加入了一种自由,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他虽然不停地给所有人灌注一种自由思考的激情,要去怀疑,要去独立思考。但他从不去反对其他老师的枯燥课程,这是为啥?因为这里只有他明白,激情与理性,缺一不可,我给学生激情,还有那么多课程带给学生理性才是正确的,我为什么要让所有人都像我一样去教学呢?当然其他老师不这么认为……
其他老师在嘲笑基丁的想法。
我曾在小说里写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人会放弃当神的机会。
用一个比较深奥的道理来说,不知道大家听过意识二分论没有?当然这个是完全无从考证的一个理论,好像也被证实是错的,虽然不科学,但可以用在哲理上来说明一些东西。
意识二分论指的就是你的脑袋里有一个声音不断在跟自己说话,就比如我在打的这段问题,都是我脑子里的那个我说出来的,然后我再用手将这些文字打出来。
据说古时候的人类并不知道这个声音其实来源于自己,大家认为这个声音是来自神,我们的大脑都是被神所支配的。
意识二分论这个概念是我从《西部世界》里看来的。
这里有一个词是支配,所以神对于人类来说,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意义代表着支配,所以我说:“没有人会放弃当神的机会。“这意思就是没有人会放弃支配别人的机会,而神就是支配所有嘛……
人天生有支配的欲望,那自由的思考方式自然会和任何具备权力的人产生冲突。(我就是特别典型这类)
人永远不会放弃当神这句话出自我上一本比较艰涩的小说《黑白边境》。
我曾经给一对长辈讲过叛逆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从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向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进化的第一步,怎么样平衡自由的思考与理性的分析(这时候孩子逻辑性思维还比较弱,尤其没有一套规则和理论在脑子里固定住,还没有理性分析的能力,但这也绝不是打压自由思考能力的借口)才是成年人应该帮孩子去做的,而不是沉溺于支配不能自拔。
再次说歪,今天说歪太多回了,主要是电影中基丁的那些精彩言语,我更希望大家去看电影,而不是听我叙述,那样就太不生动了。
在教师节之际,强烈推荐这部电影给大家。
最终班里最内向怯懦的孩子却最支持基丁老师,这也应了一个道理,缺什么吸收什么就快。
最后再说两句,我在蓝白红三部曲里说过很多,其实人在思想上能享受的自由是非常有限的,《蓝》那个电影的主色调蓝色不光指代自由,也指代了你摸不掉的记忆,你是由过去所有的碎片组成的,人永远无法脱离过去而奔向真正的自由,所以生命的有限既像是一个牢笼困住了我们的思维不能永恒地奔向更远,也是一种解脱,不必让我们迷失在时间的长河中。
今天这文章写的深奥了点,大家凑合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