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全荣:肩挑非遗传承,心系责任担当

陈全荣
一个人如何结缘一首诗
肩挑非遗传承,心系责任担当

梅府军

微信版第1020期

老  兵  故  事
Langxi

“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诗出唐人杜牧《题茶山》,诗中尽显了渊源博大的东方茶学文化、佛道文化及仕途人生、宦海沉浮,同时内含养生旨趣,脱俗超凡。这首诗奠定了杜牧在历代咏茶诗中的历史地位。

陈全荣,安徽省郎溪县姚村镇妙泉村人,一千多年后深度结缘于杜牧这首诗,而其对这首诗的深刻领会,沉睡地下的杜牧如果有知,也定会大感欣慰的!

陈先生1950年出生,中共党员,1969年入伍,1971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退伍回乡担任村干部,参与历史名茶瑞草魁的恢复研制,系省级非遗郎溪县白阳岗瑞草魁茶厂瑞草魁绿茶制作技艺传承人。1988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为其颁发了个人省级重大科研成果证书,1989年荣获郎溪县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被评为扶贫开发先进个人,1992年郎溪县政府颁发其茶叶专业农民技师证书,1996年获颁安徽省农业厅农牧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5年宣城市委市政府授予“农村致富带头人”称号。

因其成果突出,在2014年即评为宣城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瑞草魁)制作技艺传承人,后瑞草魁茶叶在2016年获批省政府第五批项目传承、其个人2019年获得第六批非遗传承人资格。2019年12月荣获第二届“宣城工匠”荣誉。

陈先生足下的土地郎溪县姚村镇,与宣州、宁国山区接壤,属古徽商古道沿线,青山叠翠,绿水环绕,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非凡好茶;40多年来,陈先生穷其一生坚守着制作技艺的峰顶,且不断革新种植技术,传承辉煌的茶文化。

呕心沥血,研制恢复历史名茶

1969年12月,参军前的陈全荣就是一名村干部了,初中文化的他时为村革委会副主任,为拓展见识,有理想抱负的他毅然选择了去部队锻炼。他去的地方是浙江舟山,时属22军64师,因表现突出,不久即获“学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学雷锋标兵”等荣誉,被提为副班长并光荣入党,曾在部队荣获“一万米武装泅渡”优胜奖,为此获得过全师嘉奖令。

近7年的部队生活锻炼了陈全荣坚毅的品格,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和更卓越的见识。回乡后他继续担任永丰大队支委、民兵营长、治保主任、团书记、大队长、副书记、村长,1984年任村支书记。

早在1979年,他所在的白阳岗曾办了个生产队茶厂,但茶厂没有“瑞草魁”这个名字,他只是听老辈人说起,这里的茶叶很出名,在古代曾是贡品,于是一个意念在他心中萌生,要恢复这一名茶地位,要挖掘开发出来并发扬光大。为此他曾数次去找了设在宣城叶家湾的安徽劳动大学(后为皖南农学院)茶叶系的专家,向他们请教。

在他的力促下,终于在1985年,由皖南农学院、县农业局、县科委及姚村乡政府等组成的“恢复历史名茶瑞草魁研制组”成立,而“瑞草魁”三个字就是在茶叶专家陈椽教授的动议下,摘自“茶称瑞草魁”的诗句,原本这一带茶叶冠名在古代一直被称呼为“鸦山茶”“鸦山横纹茶”。自此白阳岗茶厂即成为了安徽农学院的高品质茶叶试验基地。

陈椽教授(左)与陈全荣

1986年7月9-10日,该历史名茶“瑞草魁”一举通过了以陈椽教授为首的,包括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等国内最知名的专家组的评审鉴定,恢复制作工艺的历史名茶瑞草魁正式名世。时任郎溪县委书记何世坤、县长王荣培,分管县长杨在生均全程参与,足见当年的重视与影响。

郎溪县也是马不停蹄,很快成立了茶叶研制组,着手开发,严洁任组长,时任姚村乡乡长徐哲生任副组长,陈全荣为成员。经过一系列工作准备,为走进和扩大市场,提升价值效应,郎溪县瑞草魁名茶开发公司正式挂牌成立。首次挂牌在郎溪县茶厂,由县农业局直接管理。而陈全荣负责的是后方基地的管理。

早在1986年5月,他在征得全组村民同意后,承包了当时的生产队核心茶园18.6亩,为日后的连片统一开发作准备。后由于管理与经营的需要,县瑞草魁名茶开发公司牌子放在姚村乡政府,成立专门机构管理。领导找他商量如何动作,在此种情势下,陈全荣毅然辞去村支部书记,挑起茶叶开发公司经理担子,并立下军令状,保证在自己手上管理开发好这一品牌。

在付出艰辛努力后,陈全荣没有辜负这一承诺,在他手上“瑞草魁”也一路打入地区、省、国家级名优品牌行列,一举荣获农业部首届农业博览会银奖,为郎溪县的首次国家级大奖,曾被多家媒体报道,为郎溪县争了光。为使这一品牌可靠稳固,参照当时知识产权管理相关要求,于1989年注册了“隽峰”商标,后在陈全荣几经努力下,亲去北京,1993年成功重新注册成为“白阳岗瑞草魁”。为发展地方经济,扩大种植面积也是当时可行的决策,全乡境内在西坡、潘村、夏桥、万春均增植横纹茶品类,由于当年管理方面的落后,这一著名品牌却并未带来太大经济效益。这也是当年身为县人大代表、市工商联代表的陈全荣感到遗憾的地方。

2000年后的名茶重振

经过一轮发展低潮,在2000年后,终于赢来了转机,主要是市场的需求,同时也是郎溪县上上下下的重视。县里每年都组织相关企业与品牌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农优产品展销会,瑞草魁作为品质方面的龙头,开始展现了其自身的魅力,逐渐赢得了高品质的市场。而这让陈全荣更加珍惜维护这一品质的重要性,于是一系列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也在这里施行了。

对茶园管理精益求精,没有人们常说的只有春季一季的说法,全年每月都作了详细的安排,这当中有对同行的借鉴,也有自己摸索的经验。参考市场高端茶品,制作工艺的再上台阶,凝聚了他一生的心力。“只要货从我这里出去的,我能确保让所有人满意。”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个地步,严苛的生产管理带来了人气与良好的效益,“瑞草魁”三个字于是又重新走进好产品高品质的茶叶行列。

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他将白阳岗瑞草魁茶厂产品申报了绿色食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技艺传授的过程中,更意识到积攒这些经验的难得与可贵,当然也是为了更好传扬这一技艺,白阳岗瑞草魁茶厂申报了市级、省级非遗,并分别于2016年、2019年获批项目类和传承人类省级非遗,使得“瑞草魁”这一历史品牌更具含金量!

付出就有回报,近几年,茶叶价格也上来了,当地群众也获得了甜头,白阳岗及周边村庄家家户户都种有自己的茶叶,很多都是陈全荣手把手教授茶农们的管理经验与技艺方法,群众获利也不错,他成了这一方勤劳致富的领路人,2005年宣城市委市政府授予“农村致富带头人”,名副其实!

除了茶农自产的收入外,近几年每年春季在白阳岗茶园及茶厂采茶的、做小工的,平均工资都在万元以上,有的有两三万元,最少的也有六七千元。现在他的茶厂每年产值都有数百万元,有以儿子陈庆松为核心的管理团队经营与对外宣传。他重视品质管理与技艺传承,先后“传帮带”绿茶制作技艺学徒多名,茶厂固定员工30多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人,采茶季节每天有200多名采茶工负责采摘,每天能制做高端瑞草魁100多斤。

近些年白阳岗瑞草魁茶厂也做了好多的公益,如汶川地震的驰援,赞助十字茶叶交易会,地方上的修路修桥、修建文化设施等等,达到的有二三十万元。

扶贫路上的责任担当

2020年初,全国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妙泉村也迅速行动,积极到村宣传抗击疫情,鼓励村民设置防疫卡口,不要外出。陈全荣同志作为多年的党员,也是老村干部,积极响应村号召,主动做到不出门,不给村里添乱,他在村里积极宣传防控疫情工作,并参加了妙泉村组织的党员抗疫活动。3月6日,妙泉村积极发动全村党员捐款,为防控疫情做出自己贡献,陈全荣听闻后,主动捐出3000元钱用于疫情防控。“这次疫情真的很严重,在家里什么也不能做,我也很着急,希望用这点微博之力为社会做点贡献”陈全荣说。

陈全荣心系全村扶贫工作。“我们姚村乡是郎溪唯一一个山区乡,道路不方便,村民肯定不富裕,我希望能通过瑞草魁茶叶给村民增加收入”。因为茶叶规模较大,每到新茶上市季节,陈全荣便请当地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给自己采摘茶叶,价格远高于当地平均价格,平均为每户增收2千元。“陈书记给我的价格比较高,帮他采茶叶,一季下来也能挣个两三千。”贫困户胡玉珍说道。

多年来,每到新茶上市季节,陈全荣不仅让当地的村民帮自己采摘新茶,而且用远高于当地的青草价格收购当地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的茶树新叶,带动多户贫困户增收。不仅收购当地村民的茶树新叶,陈全荣还聘用贫困户到自己的茶叶合作社工作,为他们提供稳定的收入。陈启孟是妙泉村贾村组的村民,也是村里的贫困户,陈全荣了解到他家庭困难后,就聘用陈启孟给自己茶山的茶叶锄草、施肥,每天150元,这样除了新茶上市季节给陈全荣采茶,还能增加非新茶上市时的收入,减轻了家庭负担。

乡村振兴,永不褪色的旗帜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太多,报道的新闻稿也很多。我在想,一个70多岁的老人了,他吃穿还愁吗?能享享清福了?可他依然情怀饱满,构想着他的憧憬。为什么要这样做?一生与茶结缘,就要毕生热爱,并为之奋斗。

现今,白阳岗特色文旅小镇建设正如火如荼展开,这是姚村镇谋划中心村建设的项目,走的就是名优+旅游的路子,这是村民的项目,更融入了陈全荣的思考:“我该如何作为?”“我要让我的茶文化融入景观,让经济价值与观赏(旅游)价值接轨,我正在积极思考中。”

现在的茶厂内已建有一个初具规模的瑞草魁茶叶陈列展示馆,收集了40余年来瑞草魁所走过历程的文图记载,他说更要把馆藏搞丰富,让其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供游客参观的展览馆。还要谋划让游客“采摘体验游”,整治好进茶园采摘路线,打造相关茶园景观,修建旅游设施,同时配套“吃住行游购娱”诸要素,宗旨还是为了弘扬茶文化。施行的过程,就是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过程,这要群力群为。如何利用资源优势,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他说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初步想法,写在文字上的不算,写在大地上的才可靠,“要不过两年你来走走,就能感觉到了......”

现在陈全荣积极将茶叶与旅游相结合,发展精品“茶旅”行业,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发挥共频共振的名片效应,再现历史名茶瑞草魁的当代传奇,同时带动群众的共同富裕。我佩服这样一位老人,其“择一业,终一生”的工匠精神,事业使命,永放光彩。结缘于“瑞草魁”就没有一天不思考“瑞草魁”,目的就是让她走得更远更好,他这一生没有白废,更寄希望于将来的接任者更加行稳致远。

作为一名党员和退伍军人,陈全荣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不忘社会责任担当,以一名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坚持自己做好茶的同时,带动当地村民增收,带动周边贫困户增收,以积极的行动践行在乡村振兴中的大作为。作为一名退伍老兵,他的身上的所彰显的事业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在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中,他就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从文化层面上讲,陈全荣则续写了杜牧写在大地上的诗篇。

(作者系郎溪县姚村乡工作人员、郎溪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