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研——小议鎏金青铜器的鉴别(本文原创,欢迎转载,古美之传播你我共前行,请注明作者和原文链接)

青铜器鎏金工艺目前可考的最早出现年代应该是东周晚期,其后兴盛于战国、两汉,在魏晋南北朝佛教极为繁盛之时又达到一个新的顶峰。

战国,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中国国家博物馆

陕西兴平西汉武帝茂陵出土铜鎏金马

河北满城汉墓出土西汉长信宫灯

东汉,铜鎏金山纹兽足尊,台北故宫藏

大都会博物馆藏北魏正光五年的鎏金成辅弥勒造像(午猷造像)

西安市东郊韩森寨唐墓出土铜鎏金行龙

铜鎏金工艺是将金与汞制成金汞溶剂镀于青铜表面,详细工艺如下:

①将黄金锻成金箔,剪成碎片,放入坩埚内加热至400度左右,然后倒入汞(金汞比例1:7),以搅动使金完全溶解于汞中,然后倒入冷水中使它们冷却,逐成为银白色泥膏状的金汞合剂,这种膏状体俗称为金泥,此一工艺过程通称“煞(杀)金”。

②把被毒的铜件打磨光滑,用磨炭将被镀铜件研磨光滑如镜后,用“涂金棍”(铜制,将其一端打扁用酸梅汤涂抹后浸入汞内,反复多次,使沾上一层汞,晾干即成)沾金泥与盐、矾的混合液均匀地抹在被器物表面,边抹边推压(现代匠师称此手法为“拴”,三分抹七分拴),以保证金属组织致密,与器物粘附牢固。此一工艺过程通称“抹金”,涂在欲镀铜饰件表面。

③以适当的温度经炭火温烤,使水银蒸发,黄金则固着于铜器上,其色亦由白色转为金黄色,此一工艺过程通称为“开金”。如要求金属较厚,即要将上述过程反复多次(在实际操作中经过四次鎏金的铜件,金层厚约为36微米)。

④用毛刷沾酸梅水刷洗,并用玛瑙或玉石制成的“压子”沿着器物表面进行磨压。使镀金层致密,与被铸器结合牢固,直到表面出现发亮的鎏金层。此一工艺过程通称“压光”。再经过清洗压光等工序,一件精美鎏金件的便诞生了。

在古代铜饰件装饰中还有鎏银,其工艺方法与鎏金相近同,亦是用银、汞剂抹于器表。鉴别一件器物表面是否鎏金,主要是标识其表层是否残有汞。鎏金工艺发展到汉代已达到高峰,汉代贵族墓葬多有鎏金之器,且不像战国时期只施于小件,而是有了不少大件鎏金器,并往往鎏金工艺与与鎏银、镶嵌等工艺相结合,集多种装饰工艺于一体。

鎏金是我国一项传统的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总结创造的工艺。中国的鎏金技术始于战国,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这一技术的国家。

对于古代器物的鉴别,首先,要基于青铜铸造胎体的鉴别,清晰流畅的纹饰、高超精细的打磨,然后才能从鎏金的情况、氧化特征辨别。大多数情况下鎏金器物的可见内部是不鎏金的,从而露出青铜胎体,青铜胎体由于长期裸露于空气中,并受到水和土壤的侵蚀,一定会留下自然、沧桑的锈迹,这也是当今鎏金青铜器造假的一个难点和鉴定的一个诀窍。

关于目前鎏金类青铜器的造假情况与鉴定经验,笔者简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臆造品

这类仿品一般造型没有任何依据或者造型为早于鎏金工艺出现之前:

二·低仿品

这类仿品散布于各类古玩城、文化市场、地摊,其造型拙劣、比例失调、纹饰粗糙不堪:

三·高仿品

这类仿品一般造假成本较高,能迷惑大多数初入行的爱好者,对于行家来说如不细心观察也容易上当受骗:

总之,鎏金青铜器的鉴别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看胎体是否为真品,然后看金色是否纯正,是否为真金,由于镀金层和铜胎体共同在地下数千年,所以青铜所生成的自然真锈必然与金形成自然过渡,由于在鎏金前铜胎体表面是经过精细打磨抛光的,所以金层所呈现出的状态也应是光亮、自然、平整的,多对比、观察馆藏真品实物,多上手看各类仿品,定会从中找出他们的区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