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无比的新疆杂话
“儿子买了个车车子,治了我老汉的背锅子。驴驴不上个坡坡子,把老汉我拉了个斜斜子。车车子下了个坡坡子,碰上了一个橛橛子。车上滚下了锅锅子,锅锅子装得碟碟子。一下子压成摞摞子,碟碟子碰了个豁豁子。打烂了调料盒盒子,撒了一地的沫沫子。”——赵国柱
说起新疆杂话,新疆人都知道,但你要问,究竟什么是新疆杂话?
其实很难准确定义。
人们对新疆杂话的记忆,停留在赵国柱老师的段子里,那些段子土的掉渣,但亲切又接地气,让人忍俊不禁。
曾经新疆赵国柱老师的段子风靡于乌鲁木齐大街小巷,那时的出租车、公交车、私家车上,几乎人手一盒赵国柱的《新疆民间杂话》专辑,网上赵老师的段子更是广为流传,传播之广难以数计。
许多身处异地的新疆人,听到赵老师的段子,那一刻身还远离新疆,心却已经到了新疆。
2007年新疆杂话作为新疆首批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简介中这样描述“新疆人和西北几个省区的人习惯把民谣、谚语、顺口溜一类韵文体的话语通称为杂话,把说这类语言的叫'溜杂话’。......新疆杂话以谚语、民间短谣、顺口溜、(打油诗)等韵文体,用新疆汉语言讲述。”
而赵国柱老师在《民间杂话梳理》一书中这样描述“新疆人和西北几个省区的人习惯把民谣、谚语、俗文俚句、顺口溜通称为杂话'。
新疆杂话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早在清末民初, 每逢春节, 新疆汉族、回族聚居地区的社火活动已很流行。
一些农村社火班, 势单力薄、技不如人。
情急之下, 他们也想出了发挥自身优势的办法, 即在社火开场时, 选一伶牙俐齿、能说会道之人扮丑角,手持硕大拨郎鼓率先登场, 边绕场边说一些方言俚语, 即兴之词以吸引观众。时人谓之溜杂话。
民国期间,新疆民间社火活动达到鼎盛时期,这时期新疆杂话也随之发展。
解放以后,杂话作为宣传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愈加活跃,涌现出一批创作和表演新疆杂话的文艺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如玛纳斯县文化馆的董兆凯、王劲盔, 吉木萨尔县文化馆的何善亭、马健等。
“喜剧是生活的明镜,喜剧的笑只有反映了生活本质才是深刻的。”
新疆杂话无疑也是一种喜剧,它充溢着乐观向上、诙谐幽默的喜剧精神,它产生于草根阶层,在朗朗上口的诉说里,在开怀大笑下却有深刻的意味。
比如赵国柱的杂话《张翻翻》塑造了一个见酒就喝、喝酒就醉的酒鬼形象。一次醉酒吐了之后,招来一只老狗,张翻翻“伸手摸一把,摸见狗头他开了言,朋友你咋是个烧料子,这么热你还戴个皮帽子!”
又一次醉酒进了猪圈,尿完尿躺倒大睡, “他摸见旁边的老母猪,心想这是谁这么胖,嗯 ,那还穿的毛料子,肚子上又摸一把,嗯,还是双排扣子!”张翻翻醉酒后的种种行为让人听来捧腹大笑,又能够轻松接受其中传递的正面道理。
《张翻翻》
▼
新疆杂话广为流传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接地气,直面现实针砭时弊。
比如讽刺官员的不正之风的著名杂话《坚决刹住吃喝风》,其题目就斩钉截铁,态度鲜明。
“有些检查团,群众很反感,说他们闲得没事干,专给下面找麻烦,想要解解馋,基层转一圈,说是搞调研,简直胡谝传。”毫无遮拦,说出了大家对部分欺压百姓的官员的反感之情。
甚至用了拟人、夸张等手法,用飞禽走兽的不安宁来表现检查团下乡吃喝给大家带来的恐慌。“这帮人没法提,臭味儿相投真可气,他们不光吃牛鞭,吃了牛鞭还吹牛皮!”这种夸张一方面增强了杂话的喜剧效果,另一方面也无情地鞭笞了这些不务正业的检查团的丑陋行为。
普希金说过,法律和剑达不到的地方,讽刺的鞭子可以达到。新疆杂话在运用讽刺手法时,能够准确地区分冷嘲与热讽的对象,态度鲜明,这也是新疆杂话流传越来越广的一个原因。
如果新疆杂话仅仅是幽默、讽刺,长久以往就会成为泄愤、发牢骚的形式,不利于其发扬光大,对现实生活也并无促进,所以新疆杂话更有积极的一面,就是对新生活的讴歌,对正能量的传播。
比如《外地人夸新疆》▼
比如《青年人要走正路子》▼
作品通过反面典型,劝诫年轻人走正路。
新疆杂话来源草根,土得掉渣,但它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但却实实在在是门很讲究的艺术。
比如:
“桥是桥路是路,穷是穷富是富。你是你我是我,老鼠不跟猫搭伙。”
“头天把老婆没哄美,二天早晨撅个嘴。披头散发不下炕,找个茬茬就嚷仗。”
上面第一个语段中一、二句末尾的字“路、富”都是韵母“u”的押韵,第三、四句末尾的字“我、伙”都是韵腹“o”押韵。
再比如:
“交通发达运输繁忙,马路上车来车往。小轿车趾高气昂,中巴车慌慌张张。大卡车尘土飞扬,救火车横冲直撞。公交车理直气壮,小四轮摇摇晃晃。摩托车颠颠狂狂,自行车见缝就上。走路的人东张西望,喇叭再响还是不慌不忙。”
语段中每一句末尾的字“忙、往、昂、张、扬、撞、壮、晃、狂、上、望”都是押“ang”韵,而且一韵到底。
因此新疆杂话从其语音的押韵角度来看,有整齐规范的韵脚,节奏合协的韵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精制的艺术。
另外新疆杂话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再创作,让作品产生了新的生命力,比如曾经风靡一时的动画片《猫和老鼠》新疆方言配音版,就是万铮和赵国柱用新疆杂话进行的再次创作。直到现在,还是新疆人记忆深刻的经典。
“土里土气”的杂话艺术,历久弥新,当一个个市井街巷的鲜活形象跃然眼前,亲切热闹,又发人深省。
艺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人民,土到极致的新疆杂话经过提炼后,去粗存菁,既有普通人真实情感的流露,也透着生活经验的凝练,甚至人生哲理的剖白,成为一项老少皆宜、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
新疆杂话是呈现在“方言博物馆”中的一朵绚丽之花。它幽默讽刺、它积极正向,我们有理由相信,依托的新疆杂话,这一新疆特色的语言文化将展现出更大魅力,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来源:新疆我的家——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