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善良的边界
“是大学校友吗?”
“对她的名字有印象。”
“我还记得这个人呢。”
“人生真是无常。”
“恩,我捐了100元。”
“恩,我也捐了100元。”
当捐款的数额出现的时候,我心里突然涌起一阵熟悉的怪异感。
想起上一次也是校友在微信群发起,为大学老师筹医药费。
群里人数很多,有一个人负责集中收款,然后就在群里发出了一张统计表:
“XXX, 1000元”
“XXX,1000元“
”XXX,500元“
”XXX, 300元“
……
我一下感觉惶恐,紧张地把表格拉到最后,看到至今为止捐款的最少数目是200元,赶紧去转账,转了200元钱。
没过两天,新的统计表又一次发了出来,结尾捐200元的名单细细长长的拖了一串,好像一条长尾巴的鱼,悄无声息地从水里游了过去。
看到自己的名字混在其中,我长舒了一口气,努力忽略自己心中的怪异感。
其实我都不认识生病的这个老师,也并没有时间去认真看过群里成群飞过的微信,究竟他生了什么病,现在是什么状况。
但我终究花了200元买了一张门票,成为了“好心人俱乐部”的一员。
善良是可以量化的吗?
捐1000元的人,比捐200元的人更善良吗?
或者因为大家收入的不同,这样比较不够公平的话,把一个月工资的50%拿出来捐掉的人,比把一个月工资的30%捐掉的人,更善良吗?
当善良被舆论压力所强迫的时候,善良还是善良吗?
如果回看道德的形成,以及舆论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无非分为两种:引导或者批判。
一种是,老师提倡,我们新世纪的好少年,看到老奶奶过马路,要主动上前搀扶。
一种是,老师规定,如果我们发现哪个小朋友,看到老奶奶过马路而没有及时上前搀扶,那其他人一定要围成一圈,对TA表示嘘声不屑。
善良是可以完全以结果论的吗?
我们应该很容易认同,我们不能强迫别人去做坏事,比如硬要求别人去杀人放火什么的。
可是对于我们能不能强迫别人去做好事这点,边界其实是很模糊的。
“为什么TA挣那么多钱,还只捐了这么少。”
“为什么TA这么有社会声望,却不为贫穷的人民奔走谋福。”
“为什么TA平时看起来和这个人关系不错,可是人家现在遇到困难了,TA却无动于衷。“
只要目的是善的,中间采取什么样的舆论、手段、方法都不重要。
忠心是有“愚忠”之说,善良又何尝没有 “愚善”?
在网络的帮助下,我们更容易实现善良。
以最近的这位校友为例,24小时不到就完成了筹款。
小姑娘情真意切的表达对所有人的感谢,保证一定会专款专用,不忘恩情报答社会。
从家人,朋友,校友,慢慢扩散到无数素无谋面的陌生人。
真心实意地为她感到高兴,真心实意地觉得自己也出到了小小的一份力。
在网络的放大镜下,我们也更容易伤害善良。
现在想要匿名做个什么事情,只怕是越来越难了。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圣诞老人这个职业,恐怕他早就被唾沫星子淹死了。尽管每年12月24号这天要挨家挨户跑个半死,但25号一大早醒来,TA的微信仍然充满了投诉消息。
非洲瘦得像鬼的小孩怎么没有拿到更多的食物?
地震灾区的人民怎么没有得到更多的物资?
结婚离异家庭的孩子怎么没有得到更多的爱和关怀?
善良是阳光,攀比就是背后的阴影。
我们打着道德制高点的大旗,暗搓搓地在背后指指点点。
如果我们更宽容一点,世界会更善良一点吗?
发自本心的,简单的,无法量化也无比比较的,不受胁迫也不试图去胁迫他人的。
这是我所认为的,善良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