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场上最重的兵种——刀枪不入的象兵

古时候,各国兵家十分注重利用本地特有动物冲锋陷阵,这样做也常收到出人意料的战绩。而利用动物冲锋陷阵最常见的当属骑兵,战马是古代战场上极为常见的动物,受战马启发,很多人想到了让一些特殊动物加入部队,由此便产生了古代的特殊兵种——大象兵。

古时候盛产大象地区主要是亚洲和非洲,而利用象兵较多的是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据传,公元前600年前,印度就开始训练“象兵”。古印度亚柏格皇帝曾驱遣300余只“象兵”向敌8000余名重兵据守的希托安要塞进攻。象兵所到之处,敌人还有仓皇逃跑或者受死的份儿。象鼻可以卷人摔人,象蹄可以踩死人,象牙能刺人,象背上的士兵更可以拉弓放箭,或者投射武器攻敌。如此一来亚柏格皇帝一举便夺占了希托安要塞。

在古代的泰缅战场上,更是上演过很多象兵大战的场面。1569年,泰国的大城王朝被缅甸灭亡。充满传奇色彩的黑王子纳黎萱,在一些人的拥戴下,于1584年在肯城自立为暹罗国王。缅甸国王闻讯大怒,可一时无可奈何,经过8年时间的周密准备,于1592年派遣缅王储帕玛哈乌拔拉率“象兵”讨伐。于是,在暹罗的纳黎萱国王与缅甸的太子帕玛哈乌拔拉之间展开了一场象兵对阵象兵的好戏。

纳黎萱有谋略,他依托热带山岳丛林的有利地形,设下层层伏兵。当缅军进入泰军埋伏圈时,纳黎萱亲率“象兵”冲杀在前。霎时缅军死伤遍野,阵线大乱,四奔逃遁。可动物就是动物,就在纳黎萱出于优势的时候,他和弟弟所骑乘的大象突然春情勃发,撒开四蹄没命地追赶奔跑中的缅军“象兵”,因此,陷入了缅军阵列的圈里。泰王纳黎萱的大象跑着跑着来到一处,他抬头猛然发现缅甸太子帕玛哈乌拔拉正骑在象背上,停在不远处的树阴之下,周围簇拥着众多亲兵卫队。纳黎萱在惊愕的同时,迅速镇定下来,大声向缅甸太子喊话:“皇兄!为何呆立树下,敢来决一雌雄否?良机莫失啊!”

缅甸太子见是纳黎萱和少量卫队向他挑战,便头脑一热上了纳黎萱的当,二话没说,挥鞭策象朝纳黎萱的骑象猛冲过去,并顺势举刀向纳黎萱猛力劈下去。泰王闪身躲过刀锋,但头盔已被砍破。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纳黎萱临危不惧急忙回过身来;使出全身力气,驱象撞向缅王储的骑象,并挥刀猛砍下去。这一刀从缅王储右肩斜劈下来,缅甸太子当即毙命,帅亡兵自然溃败,泰军大胜。从此,泰王纳黎萱便名震四方。他与他的“象兵”以英勇无畏的气概,成为泰国男女老幼赞美的偶像,也是泰国在之后的150余年间无外敌敢来侵犯,为泰国的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象兵在中国也有一些案例,相传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宋文帝刘义隆任命宗悫为振武将军,讨伐林邑国。林邑国王临危急令王牌军“象兵”部队迎战。这使宗悫的队伍无法招架,死伤累累。后来宗悫却想到了用狮子模型威慑象兵的办法,结果果然击败象兵,一举打败了林邑国。

在明代的云南更是发生过大将邓子龙击败缅甸象兵的经典案例。万历十一年(1585年)二月,缅甸木邦部落侵犯云南,万历皇帝派邓子龙驻兵永昌。时缅甸首领莽应里勾结湾甸土知州景宗真兄弟四处劫掠,攻打姚关,危及云南全省。邓子龙经过苦思运筹,他决定将敌诱人一狭窄的谷地,以扼制其象兵、马队的行动。当缅军的象兵、马队和步兵浩浩荡荡地扑过来时,邓子龙早已在谷口、狭道两旁设下了伏兵。敌军一到,火弩齐发,利箭如雨……霎时象兵大乱,人仰马翻,跟在后面的步兵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折回的象兵和马队踩得血肉模糊。这时,邓子龙率大部队冲杀过去,入侵缅军被打得一败涂地。后来,邓子龙率兵激战攀枝花,阵斩汉奸木邦部罕虔,这场英勇捍卫祖国边疆的驱敌之战就此被永载史册。

象兵作为古代战场上极为特殊的一个兵种,它无比强大的冲击力是其最大的优点,但是大象怕火、机动不灵、野性难驯等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战场上的胜败主要不在于兵种的优势,关键还在于指挥者的智慧和整个部队的战斗意志!(文∕讲史论教)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