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尽孝不能等

作者:谷伟学

主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  马丽

我的妈妈李芳兰是甘肃葫芦河边乡下的农村妇女,在以“三寸金莲”为美的年代里心不甘情不愿地裹了脚,从此束缚了母亲七十多年。

妈妈没有自己的事业,唯一的事业就是儿女。现在与妈妈有血缘关系的,有近三十人之多、四室同堂的大家庭。

人们说“羊有跪乳之恩,鸭有反哺之情。”我出生在甘肃乡下,毕业之后,在宁夏、内蒙古和北京工作三十多年,工作特殊,不能常回家陪妈妈,尤其是逢年过节……

过去,只要我一到家,她就会一边忙忙碌碌给我准备饭菜,一边弯下腰从柜子里取这找那,存了一两年的葵花籽和蜂蜜端上了桌。还自言自语个不停:这孩子大老远回来也不提前打声招呼,让妈多少有个准备;你看这炕上脏兮兮的,院子也没顾得上打扫,让人家“公家人”笑话。

我在外三十多年,回家一般不给家里打招呼,因为怕给她们添麻烦;有一年,我在贺兰山当兵,请好了假回家过年,由于有任务没能成行,听说爸爸在大山上转了半个月,妈妈在我离开家的路口一直等到大年三十。

妈妈生性刚直要强,事事不愿落在别人的后面,用自己羸弱的身体苦苦支撑着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孩子成活了七个,由于生病没有奶水,妈妈到处求人给帮忙,有同岁的孩子就让留些奶。

爷爷奶奶由于生活困难分开而过,我家和叔叔分别照顾。为这作为“长嫂”的妈妈背了不好的名声。记得爷爷患有哮喘病,每走一步都十分困难,妈妈也患有气管炎,整天挣工分,一日两餐的忙碌着。

大姐远嫁后家里困难的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这给本来就贫困的大家庭雪上加霜。谁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妈妈说谁要是不同意接济姐姐她就跟谁急。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没有费用我一直“走读”,每天天不亮就被妈妈叫醒,热乎乎的面“糊糊”就端了上来。考上高中,五十多公里的路程必须住校,周六回来周日走,妈妈提前准备好吃的就上山耕作去了。

记得有一次,家里确实没有什么东西可拿了,妈妈从邻居家借来了两碗玉米面,然后煮了一锅没剥皮的土豆,两者相拌后搓了十个玉米饼子。妈妈的右手掌布满大口子,黑的东西渗入很粗糙又明显。那次我离开家门的时候,妈妈一把鼻涕一把泪送我上路,我也“五味杂陈”,眼泪在眼里打转。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妈妈拿出一个白纸盒幽默地说:拴平(乳名),妈在马路上拾到这个你喜欢吗?我一头雾水,喜欢又没钱买?随后她神秘地真取来了白球鞋。我感动的哭了。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穿买的鞋。

妈妈没有正儿八经过过一次生日,但孩子们的生日一个不忘;不论我在宁夏银川、内蒙古乌海,还是北京,每年的生日她都在老家张罗吃长寿面,还做我喜欢吃的家乡饭。

妈妈喜欢养花,老家四合院里外空地种了许多,给家里带来生机和活力;童年的记忆里,妈妈喜欢坐在上房台子上作针线活。缝缝补补是妈妈的习惯,她的针线缝过岁月也补过风寒。

过日子十分节俭的妈妈临去世前,她的毛背心前襟下面还缝着两块布块抵脏;但她对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都好呢,谁家有个婚丧嫁娶、大病小灾,妈妈都积极帮忙热情张罗。村里有位兄长家庭贫困,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他只要到了我家,妈妈肯定会热情接待他。

步入老年后,妈妈离不开药,有时一天得吃好几种,虽然不识字,却没有一次弄错过,归置的清清楚楚,没出过一次问题。父亲却不是这样啊!

妈妈是个很注重名节和口碑的人,教育我们做人要走得正行得端,不能让人家指脊梁骨。我在首都北京当县处级领导干部,在农村属于大官了。“记着该拿的拿,不该拿的不能拿。拿了不该拿的,该拿的就拿不到了。”

妈妈有时也很辩证的说:世上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家长,子女不懂珍爱他人,绝对是父母教育的失败;不要心情不好的时候对周围人发脾气,然后又渴望人家谅解你等等。

她的独具匠心的教育,我的兄弟姐妹的孩子,研究生、大学生出了好几个。北京、河北和海南,各个岗位都有工作的孩子。

二〇〇一年以后,只要我回家我就找理由跟母亲一起住宿,陪她说说话拉拉家常;但给妈妈洗一次澡、捏一次脚的计划一直没能实现,因为每次都遭婉言谢绝。

在妈妈七十二岁的生日时,我在家乡甘肃电视台给妈妈点播了一首生日歌曲祝福生日,看得出妈妈非常的高兴。

二〇〇五年底,妈妈脑出血,我们诊疗比较及时,没有留下大的后遗症。这期间我将妈妈接到北京呆了大半年。期间,我陪她到处去逛逛,见见世面;父亲母亲出生在黄土高原,没有去过南方的经历,我和司机一起开车陪她到天津看一看渤海开开眼界。爸爸高兴得脱掉了鞋子,妈妈也像孩子似的玩起了水。

二〇〇七年底,妈妈晕倒在四合院里的土炕沿上。第二次脑出血,这次她没能幸免,导致了妈妈半身不遂。

二〇〇八年清明节,共和国第一次把清明节作为法定假日,妈妈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感受母亲的辛苦,体味母亲的善良。好多事都可以等,只有尽孝不能等,因为父母不会在原地等待你的。

(0)

相关推荐

  • 一个男人关于是否离婚的纠结

    这是一位男性读者朋友的来信: "最近,我一直被该不该离婚这个问题纠结着,希望您能帮我分析一下. 事情是这样的,我跟我媳妇结婚快十年了,因为结婚的时候,我爸妈不肯出钱为我们办婚礼,他们觉得我是 ...

  • 小禾《生日》

    生日 我从来没有过过生日,从小到大. 原来以为是家里条件不好,孩子多,可是在90年代,比我家还不好的家庭里,很多是过生日的.每每看到过生日的玩伴拿着两个煮鸡蛋跑出来炫耀,心里满是羡慕和微微失落.慢慢习 ...

  • 生日,是妈妈的始终惦记

    大概每个人的生日都是这样的,偶尔一次记起时,还不到生日时候,到生日这天时,往往又容易忽略.但是,总忘不了我们生日的人是妈妈,所以,我们的生日都是妈妈的始终惦记. 在那个放开生育的年代里,能记住每个孩子 ...

  • 致14岁的儿子

    致14岁的儿子 文/苏苏 ❈ 时间过得真快呀,一晃就到你的生日了.为人母者,天天忙忙碌碌操持家里家外,难免有疏忽糊涂的时候,但绝不会忘了儿女的生日.也唯有这一天,我才能得以"脱身" ...

  • ​陈玉洲‖还给妈妈一个吻

    还给妈妈一个吻 陈玉洲 有人说,随着时间的流逝,致使许多往事淡化了,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唯有一颗星永远闪烁,那便是母爱,时间可以割舍,而母爱却挥之不去,无法割舍. 往事依稀,泪眼朦胧,一晃之间,母亲去 ...

  • 我们要怎么尽孝?如何尽孝,不可不知

    这是生命的特质,也是做人的根本. 孔子认为,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在<论语>中,孔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这句话的大意是说: ...

  • 「每日一习话」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每日一习话」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榜样︱战友尽忠我尽孝

    2018年11月4日,他从3000公里外的重庆来到吉林,祭拜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战友母亲.为了一个承诺,他赡养了战友的父母21年,默默替牺牲的战友尽孝.他就是重庆市开州区的退役军人廖良开. 那一年,廖良 ...

  • “网购式尽孝”,重在心意

    陈文杰 每到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关于"你是怎么给妈妈过节"的讨论随即而起,今年也不例外.除了集体"晒妈"等常规操作之外,一种名为"网购式尽孝" ...

  • 老人离世前,4个信号预示“时日无多”,尽孝要趁早,别留遗憾

    龙应台说:父母子女一场,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孩子从上幼儿园.第一次住校.毕业工作,到结婚有了自己的小家,最后一次分离在所难免,那就是父母离去. 老同学前阵子父亲病重, ...

  • 80年代当红女星马军勤:人到晚年,含着眼泪给老年痴呆症妈妈尽孝

    马军勤 马军勤是江苏省人民艺术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上世纪八十年代红极一时.她在影片<珊瑚岛上的死光>中塑造的"梦娜",在<梅山奇案>中扮演的"吴菊 ...

  • 为了雇佣兵梦,抛下母亲赴伊拉克的白晓保,留下巨额保单替他尽孝

    北京的深秋来得总是那么的萧瑟,万物都变成了一片耀眼的金黄,就在这深秋的午间,东直门一家牛肉面馆正是生意热闹的时候,食客们开开心心地聊着天,扒拉着碗里的面条,招呼着老板再来一碗,热气淋漓,好不热闹. 而 ...

  • 对老人活着的时候不尽孝,死后却大讲孝道的,这样的人为的是什么

    "夜黑印出去跳舞听村西头人说,张挺立家的小3闺女昨天和她二嫂子打起来了,听说都动手了",一大早邻居李婶就来我家告诉了这个不是消息的消息.为啥?听了李婶的告话我急忙问.还能为什么,李 ...

  • 【远方杯·全国诗文大赛】天津《母爱深似海,尽孝勿等待》作者·老兵 主播•小梅

    参赛详情请点击 关于远方诗歌文化传媒和中国远方诗人协会联袂隆重举办首届"远方杯"全国诗文大奖赛的公告 母爱深似海,尽孝勿等待 文/老兵 有一种关爱深似大海, 有一种牵挂心连着心, ...

  • 子女于父母在世时不尽孝,法院判决:不分给其遗产

    来源:判例研究 转自: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特别提示:凡本号注明"来源"或"转自"的作品均转载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所分享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