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调重谈,十问“去滓再煎”
以下内容转自丁香园gotosleep帖子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93&id=9345411&sty=1&tpg=3&age=0
老调重谈,十问“去滓再煎”
http://www。100md。com/html/DirDu/2005/12/31/85/60/83.htm
江苏省东海县石榴医院 杨大华
张仲景不仅留给我们宝贵的临床经验,同时也留给我们许多学术上的难题。比如“去滓再煎”就是一个令研究者十分费解的课题。以前医家的相关论述很多,但仍有许多言之未尽或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值得深入探讨!
让我们先看看五版教材《伤寒论讲义》是怎么说的。第138页说小柴胡汤“且方用去滓再煎之法,是取其气味醇和……”伤寒家王晋三说:“去渣再煎,恐刚柔不相济,有碍于和也。”(陈亦人,《伤寒论译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32)很明显,“去渣再煎”是为了取其气味醇和,更好地发挥小柴胡汤的和剂作用。这些都是比较权威的说法。但我们还是要有以下的质疑。
一问:既然“去渣再煎”是为了调和药性,有助于和解,那么,桂枝汤调和营卫,也应该属于广义上的和解剂,为什么不“去滓再煎”。而且作为小柴胡汤和桂枝汤的合方的柴胡桂枝汤,更应该是和解剂,为什么也不“去滓再煎”?可见,把“去滓再煎”理解为有助于和解是片面的。
二问:那么,“去滓再煎”是不是柴胡剂的使用惯例呢?这种观点带有普遍性。这也同样是认识上的误区。柴胡剂都要“去滓再煎”么?不尽然!翻翻《伤寒论》就知道了。半夏泻心汤和旋复代赭汤都不是柴胡剂,为什么也要“去滓再煎”?可见,“去滓再煎”不能作为柴胡剂的使用惯例。
三问:“去滓再煎”是否与其主治病症有呕吐有关呢?观“去滓再煎”的方剂大多都有呕及胃气上逆。但柴胡桂枝干姜汤不呕却也“去滓再煎”,而治呕的方子也并非都“去滓再煎”。这既不能说明与治疗呕吐有关,但也同样不能说明就与治疗呕吐毫无关系。
四问:“去滓再煎”的方剂大都使用半夏,那么,再煎是否为了杀半夏毒呢?也不尽然!如果为了杀毒,那么,用2升的大半夏汤为什么不“去滓再煎”而只用半升的方剂却要如此?再者,配伍了生姜即可杀毒,也没必要多此一举。又,柴胡桂枝干姜汤没有半夏,为何却也要“去滓再煎”?可见,“去滓再煎”与使用半夏无关!
五问:有人说“去滓再煎”的目的是为了产生新成分。“去滓再煎”和之前的药物成分是否有变化?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国外有人研究认为,小柴胡汤“这种煎煮很有科学性。此时,柴胡内所含的柴胡皂甙a,b几乎消失而成b1,b2”(张文钊,《腹诊证治》,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13)。对于所产生的新成分,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人参皂甙有何变化?黄芩甙有何变化?甘草酸又有何变化?……毕竟,小柴胡汤的作用不能由一味柴胡起作用!再说,1700年前的张仲景,是不会考虑到这个层面的。这不是张仲景“去滓再煎”的本意。
六问:“去滓再煎”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作者赞成林伯良先生的观点——浓缩!让我们来复习一下他的相关思想吧。归纳为:一是大剂量的柴胡剂才采用“去滓再煎”,而中小剂量却使用普通方法。二是从药物煎煮的角度来看,用水量和所煎煮的药物量成比例,即药量多用水也多。但按照张仲景的煎煮时间规定,常常(不全是)是将水量煎煮掉一半,煎煮时间不能太长。自然,煎煮所得到的药汁也相应要多。三是从病人角度来考虑,张仲景给病人服药的量每次不会超过1升。按照柯氏换算,每升相当于200毫升。这个计量比较合适,病人的胃也能接受。而且,喝药多了,也影响饮食。张仲景考虑很周到,不但考虑病人需要什么,还考虑到病人能耐受多少。所以,欲作日三服,则一定要煮取3升,才能保证用药量。
七问:去滓的目的是为了再煎,再煎的目的是为了浓缩,那么,不去滓就不能浓缩?或为什么非要去滓才能浓缩?不去滓也同样可以浓缩!之所以要去滓浓缩,推测张仲景可能是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方剂中含有比较多的干性药,而且用量比较多,担心在浓缩的过程中“再吸水”,把有效成分重新吸入药物中。我们不知道当年张仲景使用的柴胡是什么品种,使根还是草。如果是草,那么,半斤柴胡的吸水量也是很多的。而且,浓缩的都是精品,如果不去滓,吸进去的都是高浓度药汁,造成药物有效成分的无端丢失。
二是张仲景一定认为没有必要煎煮那么长时间,所以在煮取一半就将渣滓去掉。换言之,这个时间有效成分基本上就都能煮出来了。而炙甘草汤用水和酒达15升,却没有去滓,而是直接浓缩到3升。这可能考虑到大剂量地黄需要长时间煎煮才能把有效成分煎出。可见,去不去渣滓与所煎煮的具体药物也有关系。
三是“去滓再煎”的同时,挥发的不仅仅是水分,也同样有药物的可挥发成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药气(即挥发性成分)。当病人有“呕吐”及呕吐倾向时,既不允许多服药,也不该服用气味浓厚的药物。张仲景是否也基于这种考虑呢?
八问:不“去滓再煎”是否就一定影响疗效?后世对于张仲景经验的使用,并非都是完完整整重复的。非常少的医家才会按照张仲景的规定来用经方。我们从后世的验案来看,小柴胡汤不“去滓再煎”也一样有效。因为我们今天很少使用张仲景原量,因此,也自然少了一条“去滓再煎”的必要理由。
九问:“去滓再煎”在今天的可行性如何?“去滓再煎”在今天已经淡化,这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煎药机等器械的出现,传统的方法无疑受到冲击。但对于张仲景的坚定实践者来说,这种方法会得到认真继承而不会失传。
十问:“去滓再煎”留给我们什么启示?“去滓再煎”来源于张仲景的医疗实践,是大剂量药物煎煮时的权宜之计。既要用大量的水来煎煮大量的药,又不想煎煮时间太长,因此,不得不采用这种折中方法。如何从临床实际出发,从医家和病家,从具体药物等角度来研究张仲景学说,而不是主观臆测,这应该是“去滓再煎”留给我们的启示。
-----------再煎取药汁惑
http://greenisland.csie.nctu.edu.tw/wp/2005/09/07/324/
目前依桂本可得泻心汤方类、柴胡汤类,及其它一些汤方需要作再煮取的动作。详列于文后。
会找这些东西出来是因为之前看柯雪帆先生在<小柴胡汤散论>中谈到「小柴胡汤的煎药方法中,为什么要”去滓再煎”?」
柯氏以为过去以为小柴胡汤为和剂,再煎可以使「药性和合,能使经气相融」(柯氏引徐灵胎<伤寒论类方>中语)这类的话「属于臆想推断,与理相通,但于实际是否相符,尚难确定。」因「大柴胡汤去滓再煎,此处虽用柴胡而是用泻下法。柴胡加芒硝汤应属和法,但不用去滓再煎。」而喻嘉言在<尚论篇>以为去滓再煎是为了浓缩药汁以顾护胃气,「与浓缩药液相符合」,「但此说可从,缺乏重要意义」。另「有人认为经久加热可以破坏半夏的毒性,但是小半夏汤与小半夏加茯苓汤中用半夏一升,久煎(水七升,煮取一升半)但不去滓。」
按柯氏一文,其认为是像柴胡与旋覆花这类药材药渣体表面积大而且又疏松容易吸附大量药汁,所以对于这些体积大的药材来说一开始都必须以大量的水煎煮,而又由于其有效成分容易析出,故煎煮时间不需要太长。但这样药汁量又太多,故去滓将药汁再煎浓缩。
但后来又看到岳美中先生<论张仲景煎药法的特点>一文中提到小柴胡汤时,认为近人张锡纯先生的说法「按去滓再煎,此中犹有他义,盖柴胡有升提之功,兼有发表之力,『去滓再煎』所以去其发表之力也;然恐久煎并升提之力亦减,故重用至八两。」有其不能解释之处,因为柴胡桂枝汤用柴胡四两而非八两,且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皆不用去滓再煎,「难道也是因为这个发表的问题吗?」,岳氏又提问「最令人生疑的是: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与旋覆代赭汤,他们都无柴胡,却也『去滓再煎』,这是什么道理呢?从中可体会到一点,即张说并非仲景『去滓再煎』之原意。」
岳氏以为「一、原生姜、半夏、甘草泻心汤与旋覆代赭汤,均属和胃之剂,和少阳,和阳明,均旨在和解,异病而同法,又怎么不可取『去滓再煎』之煮法呢?二、和法在方剂上均寒热药并用,以调解其阴阳之错综,寒热之胜复,观柴胡汤中柴胡、黄芩与半夏、生姜并用,旋覆代赭汤中代赭石(味苦性寒)与半夏、人参并用,合而观之,立法之原则相同,方药配伍之取径相同,那么,煮法之『去滓再煎』又怎么可以不相同呢?」
但若依岳氏说法,桂本中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就不可解释了,枳实芍药皆为苦寒之品,何来寒热胜复,阴阳错综?
而若按柯氏所说,则诸泻心汤方中,又何必「去滓再煎」?虽按<中药炮制学辞典>中的资料来看,久煮确实能去除半夏毒性,若考今本之<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若半夏用至半升至一升者,必然去滓久煮(大约都是必须煮掉五升水的时间才够),否则必加生姜制之。按<中药炮制学辞典>中的数据,姜煮半夏是最能破坏及降低半夏的刺激性与毒性。故半夏厚朴汤用半夏一升虽只以水七升煮取四升,但其配伍生姜五两,而生姜半夏汤中用半夏半升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后,去滓加入生姜汁一斤,再煮取一升半。所以去不去滓再煎还得看方中配伍的其它药材。故诸需去滓再煎之诸泻心汤方中,若方中有半夏但无生姜者,则需去滓再煮(一斗煮取六升,恐其时间不足)。尽管如此,但在生姜泻心汤中以生姜四两配上半夏半升,相较于半夏厚朴汤半夏一升对上生姜五两,似乎可不去滓而煎煮取三升服,但生姜泻心汤方仍须去滓再煮,而此为疑惑。
不过柯氏认为药材疏松、表面积过大容易吸附药汁之说似乎可从。考今本之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或甚至是桂本,凡柴胡用超过四两者,必然去滓再煎,无论任何方剂皆如此。因此针对体积大、有效成分又容易析出者,先煎取汁,或去滓再煎都是可在仲景方中看到。故窃以为此处柯氏所言可从。
但防己黄耆汤与黄耆五物加干姜半夏汤则是不可解,该汤方中并无任何体积大,疏松容易吸附药汁之药材。且黄耆五物加干姜半夏汤中已含生姜六两,应可有佐制之功,为何需去滓再煎?而防己按<神农本草经>属于无毒,防己黄耆汤为何去滓再煎则用难以用柯氏之说以理通之。故此二方不可解,亦是所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泻心汤类方:
·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炙)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人参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 寒病,胸胁支满,膺背肩胛间痛,甚则喜悲,时发眩仆而不知人,此寒邪乘心也,通脉四逆汤主之;其着也,则肘外痛,臂不能伸,甘草泻心汤主之。
2.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
3.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蚀于肛者,雄黄熏之。
·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洗)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炙)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劈)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 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四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甘草三两(炙)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劈)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柴胡类方:
·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甘草三两(炙)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 传少阳,脉弦而急,口苦咽干,头晕目眩,往来寒热,热多寒少,宜小柴胡汤,不差与大柴胡汤。
2. 风病,头痛,多汗,恶风,腋下痛,不可转侧,脉浮弦而数,此风邪干肝也,小柴胡汤主之;若流于腑,则口苦,呕逆,腹胀,善太息,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主之。
3. 寒病,两胁中痛,寒中行善掣节,逆则头痛,耳聋,脉弦而沈迟,此寒邪乘肝也,小柴胡汤主之;其着也,则两腋急痛,不能转侧,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主之。
4. 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5.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饮,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而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6. 血弱气虚,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纷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也,以法治之。
7.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8.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
9.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宜先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10.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小柴胡汤主之。
11.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鞕,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沈者,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沈细,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12.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13. 阳明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戢然汗出而解也。
14.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涕,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15.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脉沈弦者,不可吐下,与小柴胡汤。
16.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此上焦不通故也,宜小柴胡汤。
17.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18. 伤寒差已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沈实者,以下解之。
19.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则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也。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者,小柴胡汤主之。
20. 产后中风,数十日不解,头痛,恶寒,发热,心下满,干呕,续自微汗出,小柴胡汤主之。
· 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方:
柴胡八两 芍药三两 枳实四枚(炙) 甘草三两(炙)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 风病,头痛,多汗,恶风,腋下痛,不可转侧,脉浮弦而数,此风邪干肝也,小柴胡汤主之;若流于腑,则口苦,呕逆,腹胀,善太息,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主之。
·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 干姜二两 括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牡蛎二两(熬)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1.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 小柴胡加茯苓白朮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茯苓三两 白朮三两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 太阴病,吐逆,腹中冷痛,雷鸣下利,脉沈紧者,小柴胡加茯苓白朮汤主之。
· 小柴胡加茯苓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 生姜二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茯苓四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 小便痛秘,下如粟状,少腹弦急,痛引脐中,其名曰淋,此热结在下焦也,小柴胡加茯苓汤主之。
· 柴胡桂姜汤方: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 干姜二两 括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牡蛎二两(熬)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再服,汗出便愈。
1. 疟病,多寒,或但寒不热者,此名牡疟,蜀漆散主之;柴胡桂姜汤亦主之。
其它:
· 黄耆五物加干姜半夏汤方:
黄耆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再煎取三升,分 温三服。
1. 太阴病,大便反鞕,腹中胀满者,此脾气不转也,宜白朮枳实干姜白蜜汤;若不胀满,反短气者,黄耆五物汤加干姜半夏主之。
· 旋覆代赭汤方:
旋覆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 代赭石一两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劈)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 防己黄耆汤方:
防己二两 甘草一两(炙) 白朮一两 黄耆二两 生姜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喘者,加麻黄五分;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之,温令有微汗差。
1.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耆汤主之。
4 Responses to “再煎取药汁惑”
1. tcm Says:
November 6th, 2005 at 11:08 am
一般药物都是温服一升,唯大柴胡汤温服二升,因有攻下之效,为免脱水,补充水分也。其余下剂,皆得利止后服。
需要去渣再煎之剂皆为和剂,和剂用于正虚之人,必使药物寒凉之性被中和掉,故去渣(药物成分不再渗出),再煎(以现有的成分互相反应中和而去劣性,以免伤正)此乃取其味而不取其性之法也!
2. IL Says:
March 17th, 2006 at 4:01 pm
读到这篇,有点话想闲聊一下~
我自己觉得,我会把柴胡看做是强效版的青茶;
如果是茶叶的话,第一泡和第二泡,无论是色泽或气、味,都会有不同。
以药味来说,色、香、味不同,药力走法一定也会有所不同。
会不会是这个理由呢?
3. Blake Says:
March 20th, 2006 at 12:26 pm
当然是有可能。毕竟茶或是药材煮不同的时间,喝起来味道就是不同。药性什么的当然也就不同。这点,日本人做了许多实验可以知道。
我只是觉得古人这样做应该有原因。但是古人所给的理由像是热药寒药「药性和合」之说,实在很难理解。比方说大黄附子汤,大黄寒、附子热,这样可不可以算和剂?如果说不算和剂就不用去滓再煎,那是不是所有和剂若含寒药热药都要去滓再煎?简单地说,若一理可通,则其它符合此理的药方就该同样处理,但若没有如此,则表示此理必然有缺失之处。
我是认为古人在治疗的过程中发现煎煮方式的不同会对疗效有影响,但是又必须给这些现象一个道理,所以用了一些比较「玄妙」的理由。但是我相信这些玄妙的理由背后必然有客观存在的事实,怎么去找出这些客观存在的事实进而能准确地用在临床治疗上,反而是我比较想要知道的事情。
4. IL Says:
March 21st, 2006 at 2:59 am
或许,如果我们有机会能够很仔细的认识
「第一泡」与「第二泡」的物性有何者不同,
就比较容易能够了解「这么煮出来的药,才会对病证有帮助」。
我的想法是这样。
-----------下面是我的理解,我的体会,不是标准答案!
去滓再煎的含义: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小柴胡汤、大柴胡汤);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意思应该懂吧。
去滓再煎的意义:方剂老师讲授其意义为取其调和之性,以入中焦,以入半表半里。
什么情况下使用去滓再煎:取其和法,药入中焦之时。
方剂书中有几个方子是去滓再煎:4个: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
它们有什么不同:大小柴胡汤是1.2-0.6-0.3;半夏泻心汤和旋覆代赭汤是1.0-0.6-0.3。水量上的差异具体有什么意义,不懂。请高手指明。
临床体会:跟随方剂老师门诊期间,有一患者,辨证为小柴胡汤证,没有关照煎服法。7剂后,无明显效果。老师思考再三告知患者使用去滓再煎,再次复诊,患者述:第一次听说有这种煎药法,效果却如此好。老师惊叹经典的奥妙。
上面是本科时老师授课的内容和随师门诊的体会,不一定正确,但很有临床指导意义。
在网上搜索了两篇文章共大家参考,惊叹他们治学严谨,我更多的希望是应用之临床,造福于百姓。具体真正的意图,也许只有仲圣才清楚的知道。
gotosleep edited on 2007-06-27 21:09
--------------------------------------------------------------------------------
-----------经典就是经典.我们水平还是先按部就班的好.
-----------仲景很多方的煎煮方式都很特别,神几莫测,非凡夫心所能测度。所以临证用药能遵原方的煎煮方式才能发挥最大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