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拖延,成绩差:用“恰当的抚养方式”,培养孩子的内驱力
畅销书《子》的圣埃克苏佩里说:"如果你想让人造一艘船,不要让他去收集木头,也不要发号施令,更不要分配任务,而是要激发他对海洋的渴望。"同样,父母如果想让孩子不再慢吞吞,也要激发他们内心的渴望,即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本文:7000字
阅读时间:15分钟
前几天,有一位家长在读了我的文章之后后台私信我:你好,刚刚拜读了你的文章,让我这个焦虑的母亲醍醐灌顶,文章每个细节描述的好像就是我和孩子。请教你,开发孩子的内驱力具体我们家长要怎样做呢?
这个家长的问题貌似很有针对性,但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问题。首先,如何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这个话题,足够写出一篇甚至几篇论文,而作为科普平台,我们只能选取其中一些知识点进行探讨。其次,任何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不知道我的猜测是否准确,就像这位妈妈所说的那样,她是一个焦虑型的母亲,而从她给我提出的这个复杂而庞大的问题中,我又闻到了焦虑的味道——事实上,所有焦虑型人格的人,几乎都有刻意追求"确定性"的人格特质,比如在这个问题中,她问我"家长具体做什么",就是一个比较确定的问题,并且要求确定的答案。然而,教育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而孩子的成长,又一个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家长要做的,不是找一颗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或者拿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执行标准,而是在懂得了大致的、科学的教育规律之后,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在每一个生活的小事中践行这些原则和规律,并不断的进行自省和调整。换言之,家长的"工作"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内容,需要在确定和不确定之间,不断的寻找平衡点。
所以,我们只有方向和思路,但没有标准答案。很多家长总问我"具体怎么做?",答案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具体调整——除了父母本身,其他人都给不出具体的答案。
今天,我们就"孩子的内驱力"这个话题,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1. 认识内驱力
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每个人都有类似的体验,当我们想做某事或者达成某个目标的时候,如果这个目标或这件事是我们自己特别想做的,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就会不遗余力的寻找各种办法和可能,接近这个结果。但是如果这个结果并不是我们内心真正需要的,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放弃。所以,衡量一个人内心力量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排除干扰实现目标"的能力有多强。
之所以要把内驱力的定义拿出来说,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文章的完整,而是在这些抽象的概念中,恰好就埋藏着问题的答案或者给我们以答案的启迪。所以,我们有必要更加深入的理解内驱力的概念。
关于内驱力,荣格将其与集体无意识联系起来,他始终强调集体无意识是建立在集体观念的基础上的,并以"生命驱力"为前提。其实内驱力就是个体在环境和自我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具有驱动效应的,给个体以积极暗示的生物信号。其实质是一种无意识力量,源于最原始的,积累了整个历史经验的心理体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从以上解释和说明中,我们看到,内驱力的本质是一种无意识力量——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把内驱力和一个人的心理品质相联系的原因。因为无意识属于心理范畴,而无意识的产生,和一个人的"经验"密不可分。
关于内驱力,我们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理解,一是动机,二是需要。内在动机和满足人的内在需要,这两方面都与内驱力紧密相关。
2.破坏内驱力 的几种"不恰当的抚养方式"
在刚才内驱力的定义中,我们看到,内驱力是个体在环境与自我交流中产生的——这是内驱力的来源。影响一个孩子人格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环境等等。其中,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最为深远,也是影响力最大的。
家庭环境的核心,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抚养方式。这种抚养方式是恰当的,还是不恰当的?这些抚养的方式,一点一滴的对孩子的人格塑形,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在孩子内驱力的话题中,我们首先需要认清家长有哪些"不恰当的抚养方式",以及它们是怎样对内驱力起破坏作用的?在这一部分,我将用比较长的篇幅进行介绍,因为对"错误"了解的越充分,对"正确"也就自然知道的越清晰。
① 边界不清,过度干涉
"边界"这个问题天天谈,但就是做不到。虽然父母从道理上明白自己和孩子是两个不同的、各自独立的人,但是在实践中却很少有人做到。究其根本,是因为父母自身的人格成长不够,当自己的人格不够独立和完整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比如,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会激发起父母自己内心的焦虑和糟糕至极的恐怖感;比如,孩子成绩不好,会激发父母自身的羞耻感等等。
很多父母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投射了自己内部过多的信息,将孩子的行为和自己的潜意识关联起来,与其说是孩子"表现"不好,不如说,是父母自己内心的"创伤"太多。
曾奇峰说,关于亲子关系(其实也包括任何人际关系),一种最好的状态就是"清爽",每个人拥有独立的空间,保持各自人格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但是,想做到清爽的状态,却不容易。父母有必要经常提醒自己:哪些是孩子的事情,需要孩子自己负责,哪些是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负责?
比如,孩子早晨起来上学,是孩子的事情,父母因为孩子磨蹭,感觉孩子要迟到而心生愤怒的情绪,是自己的事情——谁有情绪谁负责。和孩子提前商定好,在起床时间叫孩子起床一次,是父母的责任,而孩子如果起不起来,会迟到,是孩子的事情。
当父母有了反省和觉察,就能把亲子关系逐渐从"粘腻"走向"清爽"。只有两个人都感觉到有独立的空间,各自能顺畅的呼吸时,亲子关系的质量才能提高——父母不再充当"警察"和"怨妇"的角色,孩子也不再充当"犯人"和"不用负责的小孩"的角色。
为什么说父母过度的干涉孩子的生活,入侵孩子的心理(包括生理)边界,会影响孩子的内驱力呢?答案有两点。
一,过度的干涉和入侵,会极大的消耗孩子的心理能量——因为每个人都有保持独立心理空间的本能需要,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也不例外,当自己的心理边界被侵犯,孩子就必然会调动很多心理能量去对抗外界的干扰,就像一个国家被入侵,就必须动用军队去打仗一样。而当孩子发现自己无论怎么样,都无法对抗铁板一块的父母——父母的力量太强,入侵的频率太高时,孩子的心理状态,就会进入到一种"疲惫"、"疲沓"的习得性无助状态。而这种心理特质,会在各方面(包括家长最关心的学习)产生影响。
第二,与"过度的干涉"相对应的,必然还有过度的包办。所以,必然会形成一个现象:孩子和父母共生,既不能分离,也不能很好的相处。
从内驱力的视角来看,父母的过度包办,对孩子的意义相当于剪断孩子内驱力的翅膀。父母的过度包办,必然会导致孩子的依赖和挑剔。所以很多父母抱怨孩子是白眼狼,但是这个白眼狼恰恰是父母一手造就的。
当孩子产生了依赖心之后,基本上内驱力就很难再发展了,因为内驱力要求的是一个人的内在动力,而依赖则恰恰相反,是将自己寄托于外界。
"你剪断了我的翅膀,却还怪我不会飞翔",是很多当代家庭教育的矛盾。
我看了很多BBC的动物世界的纪录片,在大自然,很多动物的母亲都做的比人类的母亲要出色,她们能够克制自己的母性本能而对孩子放手,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去——而放手并允许孩子独立,恰恰是对一个母亲最大的考验。
② 对孩子情绪的干扰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和庞大的话题,事实上,刚才讲述的第一点,也可以划分到这个范围。因为父母的越界,实际上也是对孩子的情绪进行了干扰。
在这个话题中,我以一个最常见的方面——"父母的高期待"作为切入点进行讨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对孩子的情绪干扰绝不仅仅是"过高期待"这一种,而其更广阔的外延,则需要家长的自省。
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里,都能回忆起小时候对父母的"怕",最常见的怕,是对惩罚的恐惧,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潜意识里的怕,比如父母脸色的阴晴不定等等。
恐惧,作为人的一种基本情绪,会极大的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这几天有一个很火的小视频,里面一个小男孩被他爸爸辅导作业,他在爸爸的问题下很紧张,无法回答"9还可以分成6和几?"这样的问题。忽然,他露出了"虚伪"的笑容,还鼓起了掌,一边鼓掌一边说:没事,没事,爸爸给你鼓掌。他的笑容,既紧张又强撑,而且在笑的时候,身体还不有自主的靠到了后面,远离爸爸。在接下来的辅导中,爸爸说:"写6,这边!"他把脖子一缩,畏缩的说:"别吼我了","宝贝会写","会写会写",在写完之后,他用浮夸的演技,发出了"哇"的惊叹声,并给爸爸鼓掌。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这位爸爸表示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快被孩子气死,很多问题已经反复讲了无数遍,他还是不会,"脾气再好的人,也会生气的,于是就吼了他两句",所以在视频里,孩子可能是出于害怕,下意识的做出了这种动作。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可以说明父母对孩子情绪的干扰。当一个孩子处于恐惧的心理状态下,其心理能量大部分都用于随时抵御外界随时而来的危险时,他怎么可能有多余的注意力放在理解这道题上?在学而不会的状态下,再加上内心的恐惧,他又如何发展出关于学习的内驱力呢?
很多时候,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内驱力,要么是被扼杀,要么是被干扰。所以,很多人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缺少意志力...其实都忽略了这些表现背后的心理状态。当一个孩子的心理环境是安静、平和的,ta自然就有更集中的注意力和探索知识的欲望,在学习的过程中,内驱力才能被逐渐激发和培养。
在视频中,实际上父亲不自觉的就对孩子有了过高的期待,在他的认知里,讲了很多遍,孩子就"应该"学会了,但是孩子没有学会,他就变得焦躁和愤怒。蒙特利梭曾经特别警告过家长:"孩子不是小号的成人",家长拿着自己的标准和认知去衡量孩子的水平,这本身就会导致高期待,并会因为高期待的落空而产生情绪,并因为自己的情绪,再去干扰孩子,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孩子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孩子没学会有很多原因,可能是家长的讲述方式不能让孩子理解,可能是孩子的思维模型发展水平还不够理解,可能是家长的情绪严重干扰了孩子的注意力....但是家长只将目光钉在"孩子没学会"这个结果之上——这种典型的以偏概全的思维,正是很多父母的错误认知所在。
父母对孩子的很多高期待,其实不一定非要说出来,很多父母很委屈,说自己从未要求孩子必须考多少分,以为这样就不算高期待了,其实高期待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凡是超出孩子实际水平和能力的要求或者隐性要求,都是高期待。
③ 外部动力使用不当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生活中,很多父母会使用一些外部奖励,比如夸赞,表扬,物质奖励等方式对孩子进行诱导,这样做短期会有一些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其不良结果要远远大于其正向结果。从内驱力这个角度来说,这种不恰当的外部动力机制,极大的影响了内驱力的发展。
如果一个人所做的事都是依靠于外部动机,比如金钱,成就,名誉,地位等,那么ta对这些外部环境的依赖就会非常强烈,当外部环境稍有变化,ta就会跟着发生更加剧烈的变动。而且,这种对于外部动机的追求没有止境,会让一个人精疲力竭。而内部动机则像一个人内部源源不断的自发电机,能够自给自足的提供心理能量,让人走的更远。
所以,不恰当的使用外部动机的激烈,也同样会损害孩子的内驱力。
3.提升内驱力的方向
之所以花大量的精力投放于"纠正错误",是因为矫正错误本身,就是在施加正确的影响。著名的动机理论心理学家德西和瑞恩把内驱力归纳为三个基本心理需要:归属感、自主感,胜任感。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出发,探讨提升内驱力的方向。
① 归属感:关键词——无条件的爱
一个人的归属感与其心理品质中的安全感密不可分。当一个人的内心感觉安全,ta便不需要再去动用过多的力量对抗外界的恐惧和干扰。换言之,孩子缺少内驱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动用了过多的心理能量,用于防范"恐惧"和施加"对抗"。
关于恐惧,我们在之前已有阐述。而对抗,也与之相关。主要包括对抗父母的干涉和边界的入侵,比如顶嘴,逆反等等。
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中要反复强调无条件的爱,是因为这种爱的质量才能构建一个人内心安全感的基石。而家长的挑剔,指责,抱怨,比较,压制,入侵.....都毫无例外的在损害孩子的安全感。当一个孩子内心的安全感不够时,ta就自然无法做别的事。
马斯洛的人类需要五层次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安全需要是最基础的人类需要之一,其重要程度仅次于生理需要。
父母需要向孩子传达一种"善意":我爱你,不是因为你的能力和成绩,而是因为你这个人,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作为父母,应该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的情绪,同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当能为孩子构建起内心的归属感的时候,孩子就有了发展内驱力的基础。而这些,都需要在现实当中的每一件具体的事情中实现。
② 自主感——提升自我内心的力量
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及时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能力。
这需要家长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当家长不断的强化孩子的能力,鼓励孩子依靠自己的能力想办法实现目标的时候,孩子就会逐渐的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第二,不包办替代,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
事实上,"为自己负责"是连很多成人都做不到事,比如自己的情绪,常常找外因,认为是别人伤害了自己,做了令自己生气的事,这就是典型的不能为自己负责。
而家长,需要在生活中学会放手,培养孩子分清什么是自己的事情,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人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而孩子的学习,游戏,都是在用ta的方式探索世界的过程。孩子的很多探索,在大人看起来是无意义的,比如孩子特别小的时候,会反复甚至强迫性的做同一个动作,看同一本书,这种在大人无法理解的行为,实际上是那个年龄段的孩子探索世界的手段。
所以,家长要做的,是在旁边耐心的观察,而不要总是过度的参与和破坏。小时候探索行为被破坏的越多,比如家长总是叮嘱这个不能摸,那么不能碰,孩子长大的专注力和自我掌控感就会越差。
第三,鼓励孩子多动手,多亲子尝试,体验>理论
人是受"直接经验"驱动的动物,很多时候,家长总是抓住一切机会不遗余力的给孩子讲道理,归纳和总结,但是这实际上是破坏了孩子的"体验"。
真实的体验,而非正确的道理,对孩子来说影响要大的多。体验本身和探索活动息息相关。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忽然在哪看到一句话,忽然醍醐灌顶。这是因为有之前思考的积累,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体验,如果没有实践和思考,单纯看到那个道理,哪怕再正确,也很容易"无感"。
第四,以游戏的态度对待人生
很多人都认为"游戏人生"是一个贬义词。但其实,人生的过程,本身就可以看作是一场游戏。伟大的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本身就是带着游戏的态度进行科研探索,他们把这些科研的项目当成是一场有趣的游戏,而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则支配着他们不断的深入研究。
任何事,如果感受不到趣味而去做,都无法形成内驱力。事实上,很多父母把游戏和学习完全对立,这本身就是一种不恰当的方式。游戏中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就像年幼的孩子,他们的"工作"本身就是游戏,而学习,也同样是一场游戏。需要升级,打怪兽(克服困难),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
当家长有一个游戏的态度,孩子自然也就不会对学习如临大敌,产生防御。
③ 胜任感:不断给予孩子恰当的回馈
胜任感可以理解为一个孩子的自我掌控感,当有一个目标的时候,是认为自己不行,还是信心满满?是认为自己无法选择,必须接受,还是主动选择,尽力而为?这些区别,决定了一个孩子内心力量的强弱。
一个人的行为是一个信息强化的过程。强化分为正向和负向两种。而给予孩子正向的、积极的、恰当的鼓励,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孩子的自我胜任感。
很多家长常用"你很棒"这种宏大而空洞的奖励还鼓励孩子。事实上,这种方式除了增加孩子的自恋,让孩子变得更执着于自己的"棒"之外,毫无意义。
夸奖孩子,主要应该着重于孩子实现目标中的努力品质和自律品质。比如孩子用了很多种方式进行尝试,这种探索的勇气和付出的努力,值得赞赏;比如,孩子为了实现目标自发的自律,减少了游戏时间,这种行为值得赞赏;比如孩子定好闹钟,但是起不来,后来经过挣扎,还是起来了,哪怕迟到了两分钟,但是这种努力值得赞赏....
事实上,生活中家长所做的,大多数负向强化——"你今天又迟到了","今天的作业又没完成","今天又被老师批评了",这种负向强化同样能起到强化的作用,只不过结果和家长想要的目标背道而驰。
所以,家长应该向各种电子游戏学习——不断的给予孩子心理支持、恰当奖励、引导孩子看到学习的趣味性等等。
【写在最后】
内驱力的话题,实在是一个宏大的话题,即使我努力克制,但是仍然写下了7000字。事实上,所有这些归根到底都是一句话:家长提升自身人格的完整程度,在孩子的教育中,转变思维视角。
育儿的过程,也是育己的过程。在培养孩子内驱力的时候,我们也应该不断的反省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