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的诊脉经验

一代大师、近代名医,盐山张锡纯,是一位善于继承,又勇于开拓进取的医家。他注重实践,临证辨治,精于脉法,且多深邃之见。张氏有云:“医家四诊,以辨证为最要。医者终身临证,而于诊脉之际,总觉游移而无确据。此固因脉法之难学,实亦脉学之出,不能简要详明,令人一目了然也。”余以研习张良之学,就《衷中参西录》中脉法,试为下述:

(一)三部总看

张氏诊脉常用寸关尺“三部总看”法,认为“脉虽分部位,而其大致实不分部位”,“一身之中,无论何处气虚,脉之三部皆现弱象”。他虽宗寸关尺三部各配脏腑之说,但三部分诊以候脏腑诊法,却很少用。

著中记述脉象近三十种,其中以“弦浮数微细沉迟洪滑”九种论述为多,以各脉象主证为:

1.弦脉:主肝血少,肝阴虚,肝火浮动,或疼痛。常见:

(1)左脉弦细、无力。见于产后下血,血陷气陷,肺劳痰喘气虚。兼硬为肝血虚、津液不足。高年之脉多弦细,因气虚,故无甚起伏;又血虚,是以细而不濡。亦见于肝疏泄减弱,而致小便小利,阴虚水肿。

(2)左脉弦硬、有力、长。见于下元虚损,肝肾阴亏,阴虚不能潜阳,肝胆急火炎起,或肝火与肝气相并,冲激胃腑,致胃气不得下行,或冲气因虚上冲,并迫胃气上逆,吐血,咳逆。脉似有力,而非真有力,李土材脉诀谓“直上直下,冲脉昭昭”者即此。并见于肝胆火上冲过甚之中风证。兼数者,见于热久竭涸阴血、液亏损甚。弦硬而沉者,兼肝气郁结。

(3)左脉弦细、硬,而右脉濡兼沉者,湿痰留饮,中焦气化不足。

(4)右脉弦细、无力。土为木伤,脾胃失于健运,胁痛,胃脘痛。

(5)右脉弦硬、有力、长,大于左脉。冲气上冲,胃气不降,胃阴虚。牙痛或外感热人阳明之府。虚劳咳嗽,中风,吐血。若重按不实者,皆有气血亏损。

(6)左右脉弦细、无力。气血两亏,痢,肠炎。阴阳两虚而阴虚为甚。或脾胃湿寒,不能运化饮食下行,致成留饮。或气血虚衰,又劳心过度而痰饮盛。兼迟,则为寒饮结胸,阻塞气化。弦细甚,则心肺脾胃阳分虚惫,不能运化精微,以生气血。

(7)左右脉弦硬、有力、长。亦阴分有亏,肝木之盛。冲气上冲过甚,迫其胃气不降,膈食证,或久痢阴虚、肝胆蕴有实热。

(8)左脉平和、微无力;右脉弦似有力。肾阴虚致冲气挟痰上冲。

综之,弦脉主肝肾阴虚、肝血不足。左脉弦,已阴虚不能潜阳,肝火浮动;右脉弦,已肝火与肝气并冲、胃上逆。兼数者热甚,兼沉者肝气郁。细而无力者气虚,硬而有力者虚火盛。其治,以滋阴、平肝、清热、降胃、安冲诸法。

2.浮脉:主气血亏虚。常见:

(1)左脉浮弦、有力、按之不实。肝血虚损、肝火上升,阴虚不能潜阳,心虚不寐,皆阴亏火盛。

(2)右脉浮芤。气血亏极,阳气上浮,虚劳。兼数,为阳气外越而热。

(3)左右脉浮而无力。失血过多而阴亏、下焦气化不固摄,或心肺阳虚,脾胃气弱。兼数者,阴阳两虚,阳虚则元气不能自摄,阴虚则肝肾不能纳气,见于喘息、膈食。

3.数脉:主阴虚,或气虚。常见:

(1)左右脉数。阴虚、气虚有不能支持之象,咳痰,吐血。

(2)左右脉数而沉濡。阴虚不能纳气,虚劳发热而喘,喘证脉多数。

(3)脉数八至,按之即无,已属危证。久病见此,诚难挽回;新病见此,当急挽图。

4.微脉:主气虚、气陷。常见:

(1)左脉微细、模糊、按之即无。肝胆虚热,或肝虚胁痛。

(2)右脉微弱,气陷。

(3)左右脉微弱、细,或见于两寸。大气下陷,中风,久痢虚寒,下焦虚惫,气虚滑脱,或气虚燥结。兼迟者,素有寒饮,风寒陡袭,寒饮凝结。兼沉者,肾气不能上潮于心而心肾不交。

5.细脉:主气血亏虚,或大气下陷。常见:

(1)左脉细弱。气血虚,吐血,咳嗽。

(2)右脉细。胸中大气下陷。

(3)左右脉细微无力。气血两亏,噎膈。兼沉者,上焦气陷于下焦。

6.沉脉:主心肺阳虚。常见:

(1)左脉沉弦。肝气郁滞不能条达,或气不通畅,肝郁呕逆,腰疼。

(2)右脉沉迟微弱、沉濡。大气下陷。

(3)左右脉沉细。心肺阳虚,不能宣通脾胃,痰饮。兼迟,或大气下陷又心肺阳分虚损。沉牢者,膈上瘀血,肺病,吐血。

(4)左右脉沉弦迟。肠中冷积。

(5)伤寒脉沉细,多为阴证;温病脉沉细,多为阳证。

(6)左右脉沉、有力。实热郁于下焦,癃闭。

7.迟脉:主寒饮,大气下陷。常见:

(1)左右脉迟。寒饮,咳吐痰涎。兼濡者,脾胃虚寒,不能运化饮食。

(2)左右脉迟而无力。大气下陷,气郁。

8.洪脉:主热。常见:

(1)右脉洪长有力。胃气因热不降,血随逆上升,吐衄。

(2)左右脉洪滑、重按甚实。热迫胃气不降,吐衄。或阳明府实,心肝内热挟阳明之热上攻。或实热痢。兼数者,纯是热象。

9.滑脉:主痰热及气血虚。常见:

(1)右脉滑实。外感稽留肺胃,咳嗽,痰饮。

(2)左右脉滑而有力。湿热壅滞,或心中气血虚损,心下停有痰饮,惊悸不眠。两寸滑甚者,痰涎壅滞于上焦。兼数者有热、滑数而摇摇无力者失血。

(3)左右脉滑而无力。上盛下虚。

另亦述及长脉见于肝火挟胃气上冲,芤脉见于失血,大脉见于胃气上冲、失血,弱脉见于风寒或顽痰阻塞经络,及虚脉、实脉、如水上浮麻、雀啄、缓急等脉象。

概括张氏脉法,脉象可分为三类:

(1)弦、硬、长、实、浮、“有力”等。见于肝肾阴虚,肝血虚,阴不潜阳,肝火浮动,肝火盛,冲气、胃气上冲,及内风煽动所致诸证。此类在著中记述最多,其病机为肝肾阴虚,乃张氏病机论“阴常不足”医学思想的一个主要方面。

(2)微、细、弱、沉、迟、虚、数、结、代、无力等。见于大气下陷,气血亏虚,阳气虚,阴血虚诸证。此类在著中也记述较多。大气下陷亦缘由脾胃阴血不足,无以气化,故其病机为脾胃阴虚。这是张氏病机论“阴常不足”医学思想的另一个方面,即肝肾阴虚和脾胃阴虚,构成了张氏“阴常不足”论的中心,也是张氏“阴血学说”的主要内容。

由肝肾阴虚而阳浮火盛,脉显太过;由脾胃阴虚,阳无以化,而气虚、气陷,脉显不及,然皆本虚之征象。

(3)洪、滑、数、有力等,见于阳热、痰热、湿热诸证,皆属邪盛。阳热实证。此即张氏病机论“阳常有余”之谓。

可知,张氏脉学,是和他的“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病机之论是一体的。

你也可能感兴趣

  • 张锡纯:用药剂量大小的基本规律
  • 张锡纯:4个妙方防治中风
  • 我们应向张锡纯学什么
  • 郭霭春总结的张锡纯106条用药经验
  • 张锡纯用姜的经验
  • 从张锡纯的经历论中医的法与意
  • 张锡纯:石膏粳米汤
  • 张锡纯:论咽喉证治法
  • 全面了解近代中西汇通第一人张锡纯
打赏赞分享
(0)

相关推荐

  • 【临床脉法:十脉】5

    十脉为纲诊法 一.浮脉(见四脉为纲,略): 二.沉脉(见四脉为纲,略): 三.迟脉(见四脉为纲,略): 四.数脉(见四脉为纲,略): 五.滑脉(见六脉为纲,略): 六.涩脉(见六脉为纲,略): 七.大 ...

  • 一张图掌握张锡纯传神的脉诊精华!

    来源|青竹医社  导读  张锡纯先生的诊脉经验丰富,既有前人经验的传承,又有自己的心得体会:继承了寸口脉左右脏腑的配属,又提出自己的"脉分部位,实大致不分部位"的观点. 在< ...

  • 郭霭春总结的张锡纯106条用药经验 – 经方派

    郭霭春总结的张锡纯106条用药经验 分类: 未分类 标签: 张锡纯, 郭霭春 张锡纯,字寿甫(1860-1933),河北盐山人.举业未达,转而攻医.以济世活人为宏愿,遂广求方书,孜孜研究有年,自是临证 ...

  • 中医界泰斗张锡纯106则用药经验总结!

    国医大师秘方验方 整理挖掘国医大师治疗养生方法和民间各种各样的民间方法,包括验方.师承.针灸.推拿刺血.刮痧艾灸.拔罐拨筋.伸筋.拍打拉筋.康复.运动损伤.各种针刀刃针.松解针.古九针.脐针腹针.四维 ...

  • 张锡纯运用生硫磺经验浅识  贾彦波

    原文地址:张锡纯运用生硫磺经验浅识  贾彦波作者:玫瑰翡翠 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影响深远.其中十分推崇硫磺,且突破历代本草硫磺有毒说的限制,"自家徐徐尝验,确知其功效甚奇 ...

  • ​张锡纯106则用药经验(都是干货)

    郭霭春教授认为,张氏在药物的配伍.应用方面确实具有独到的经验,其对前贤既定者,多能探奥索隐,而对古人所未发者,又多有增补创新.故结合个人的学习体会,从<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总结.归纳出张氏的 ...

  • 郭霭春总结的张锡纯106条用药经验

    张锡纯,字寿甫(1860-1933),河北盐山人.举业未达,转而攻医.以济世活人为宏愿,遂广求方书,孜孜研究有年,自是临证几无虚日.晚年悬壶于天津,术精验宏,极著盛誉. 张氏治学极为严谨,每以&quo ...

  • 张锡纯先生山药的经验妙用,补药中的无上之...

    张锡纯先生山药的经验妙用,补药中的无上之品 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之功.山药又名薯蓣,为三焦平补药.自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用拟薯蓣丸以来,然历代医家皆嫌其平,立 ...

  • 张锡纯106条用药经验

    张锡纯,字寿甫(1860-1933),河北盐山人.举业未达,转而攻医.以济世活人为宏愿,遂广求方书,孜孜研究有年,自是临证几无虚日.晚年悬壶于天津,术精验宏,极著盛誉. 张氏治学极为严谨,每以&quo ...

  • 张锡纯 106则用药经验

    郭霭春教授认为,张氏在药物的配伍.应用方面确实具有独到的经验,其对前贤既定者,多能探奥索隐,而对古人所未发者,又多有增补创新.故结合个人的学习体会,从<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总结.归纳出张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