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天地 | 杨雪荣:生病预案

文:杨雪荣 / 图:堆糖

到了这个年纪,身体的不适会被重视到一个新高度。身边一个个活生生的病例,让人不寒而栗。同龄的甚至比自己小的人,有患病倒下的,有小毛病的都是常态了,更有不幸的猝然离世,徒留唏嘘一片。

而四五十岁的年纪,是各种肿瘤的高发段,俗名“癌症”的东西,像菜里不小心吃出的青虫,既让人嫌恶,又让人无奈,却又那么随意地就置于你的眼前,让人茫然不知所措。两个月来总感觉某部分疼痛,总想着等等就缓解了,等了三个月,照旧疼痛在感应。虽然依自己不多的医学知识也明白一般的肿瘤早期都是没有疼痛的,可万一,万一呢?临床中总是万一的漏诊是预示着灾难的。

原本打算的年假被工作打乱,顺延休假,心里又嘀咕万一真去检查的时候,机子会不会坏了?礼拜一下午去约检查,窗口工作人员说:机子坏了正在修,预计到礼拜三四了,留个电话你到时候再问具体时间。

额?这么准吗?干嘛没去街边拿个小凳算卦去?最不济赶紧去买个彩票---可我今辈子买彩票也没中过奖啊。

礼拜三一早打电话,回复说下午五点再打,当天机子零件才回来。心里又开始嘀咕:看来真的是流年不利啊,莫非,老天真要绝我于此门槛啊!莫非,真的要一语成谶么?

虽言对于生死是经过思虑的,也觉得已经看淡了。假如,拿到的结果真的是很糟糕的结果呢?

回望走过的路,看看身边的亲人,还好,经过了那么多的艰难岁月,现在基本都走上了正轨。姊妹们都过得去,不用我再操心了,侄子外甥都长大了,都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不用再害怕他们不懂事,在外面闯祸。那些年担惊受怕的日子都过去了。

只是不敢想老母亲知道后会如何的伤心和绝望,她此生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少时离母,青年时失偶,难道老年之时还要她因我而哭泣吗?母亲最爱的弟弟去世时,母亲的悲伤、母亲的嚎啕大哭历历在目,不敢想象再次被灾难击倒时她又怎么承受?

女儿呢?自打知道我要去做检查,她就一再地叮嘱,不管有什么事都得告诉她。我明白自打知道我不舒服,她就在担心的。虽然关于生死的观念和她聊过,但在那一刻,未曾经历过任何世事的她又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生死之隔呢?其实每个人的长大,谁又能逃得开生与死的面临呢?只是,谁陪她出嫁,谁陪她生子?谁和她再去絮叨母女的体己话?受了委屈去找谁诉说?没有母亲送嫁的闺女该有多么地伤心——善良而深情的女儿,每次离别总要拥抱的母亲,在她人生最重要的时刻却缺席了,想起时是何其的痛彻心扉?

想着怎么和她说起坏消息,想象得到她的痛哭流涕,自己的泪竟是溢出了眼眶。

至于一起过了二十多年的那个没良心的,他倒是上班吃饭睡觉不耽搁。偶尔想起来的时候问声:机子啥时候能好,啥时候能做检查?没事时打他那个不输不赢钱的小游戏。我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时候,他的鼾声更是刺耳难眠。嗨,人们不是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当头各自飞”么,想开些,自己安慰自己。反正世事本就如此,人常说:走个穿红的,来个穿绿的,他再续弦也是应该的,否则让他后半辈子孤孤单单地怎么过?虽说想得开,他殷勤地将水果送到手边,新沏的茶水搁在旁边时,还是忍不住恶毒地说声“我要是死了,你就开心了!”

他嬉皮笑脸地趴在茶几对面问我,密码呢?又说一句,你要死了我也就跟你一起去死,转身走开离开了我的视线。“哼,该不会现在就打算找新人的事吧?”美得你,心里还是气不过!

等到礼拜四一大早,自己驾车去医院,有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怀。自己都为自己的气势所折服。有啥啊,其实那么多得病的人,不也都活得好好的么,况且死亡率又不高,存活率还是不错的。我已经为自己的患病做好了预案,就在本地医院治疗,那样他比较方便照顾,他是把工作当命的货,手术的那几天找个人照顾,等出院了我还是可以自理的。休养期间看看书,写写东西,那时候的感受和其他时候是绝对不同的。

检查过程很快,二个小时后取结果。很潇洒地驾车回家,热热剩饭将就吃点,奇怪饥肠辘辘却咽不下东西,随便吃了几口,将剩下的饭全倒了。磨磨蹭蹭收拾完家里,又该去医院了。没事,喜庆姐还是喜庆姐(有人调侃我是喜庆姐),哼!

几分钟的车程,来到取结果的窗口,报上姓名,眼睛盯着那个翻着报告单的手,等她抬起手来递过来的一瞬间,瞄下报告单的字数有多长,虽然根本看不到写的什么。又试图从那人的眼里看到暗示,如果问题比较大,她的眼里应该是不同的神色吧?拿到手中的报告单折叠夹在片子上,半天没能取下来。一不留神却又掉在了地上,难道真的有问题——不等大脑发晕过去,赶紧捡起来仔细看报告单的结果,专业的报告没看很明白,看诊断——

哦……长长舒一口气……

还好,反应过来的一句话对自己说:计划失败,预案取消。

知道没事了,还是将结果给闺蜜发过去,她说没事。然后我们侃几句乐乐呵呵的事情。赶紧给女儿发消息,汇报结果。女儿发过来需要买的睡衣图片,给我说,妈,挑个颜色。

再发一句话给一个朋友:基本没啥事,预案取消。说,没事就好,啥预案?我回一句:呵呵,后事的预案。朋友回我一个鄙视的眼神。其实这几天我的压力都给那个朋友叨叨了,估计她也没能轻松。活该,谁让她总不待见我?

今天天气实在不错,适合晒太阳。可惜还有厚厚的书本等我问候,礼拜六还得上考场。可心里总是不吐不快的感觉,于是烧水,用女儿刚送的南瓜壶泡杯喜欢的铁观音。打开电脑留下这几天的貌似生死历程。小度在为我歌唱,外面阳光正好,品品南瓜观音的味道。

就是没给那个出差在外的没良心的发信息,就让他再做会幻想的“好梦”,叫他敢再不珍惜这个媳妇?!那就再缠磨他几十年,让他继续当牛做马,就是娶不了新媳妇。

相关链接:

散文天地 | 杨雪荣 | 不想倒计时

【散文天地】杨雪荣 | 秋叶之静美

“中原红木杯” 第二届浣花文学奖征文启事

作者简介:

杨雪荣,网名风影,陕西传记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报刊和网络平台。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总监:徐和生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柳依依  暖在北方 胡迎春  尾子

主编:烟花    清欢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陈风华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朱晓燕

美编:无兮    ETA    张婷儿

播音部:

主播:魏小裴  自在花开   眉如远山   西西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平台

(0)

相关推荐

  • 市医院取核酸检测报告单 下午...

    市医院取核酸检测报告单 下午,手机上市医院身份二维码扫码取不了,说是没有.问别人,有个小伙子问我报告单时间到了没有,我说电子版都出来了.帮忙在我手机上点出门诊号,说查这个也行.有个女护士在检查报告机后 ...

  • 顾维钧女儿:受两位父亲影响立志做外交家,理想破灭后终这样圆梦

    中华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之最为世人称道处,是他在巴黎和会上发表的即席演讲,即著名的"山东问题说",他那句"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 ...

  • 散文天地 | 易荣波:一路书香三十年

    一路书香三十年   文 | 易荣波                     我的"处女作"发表在孝感一家报纸,讲述发生在我们湾的故事,几位年过七旬的老婆婆闲不住,在收割完后的稻田里 ...

  • 散文天地 | 孙道荣:谁关注你的背影

    我们一直期待着你的关注| 第 206 期  母亲从老家来.从火车站接到母亲,穿过车站广场,向停车场走去.母亲年纪大了,走得慢,虽然他放慢了脚步,但母亲还是落在了后面. 上了车.母亲忽然心疼地对他说,你 ...

  • 《作家新视野》ll【散文天地·龙泉山客、吕志荣合集】ll总第283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本期作者:龙泉山客,吕志荣.(排名不分先后) 林花谢了春红 文/龙泉山客(贵州) 自从丈夫出事后,顾蓝秀下班回家,就坐在沙发上发呆--这个人面兽心的淫棍是什么时候开始滑落泥潭的--当 ...

  • 散文天地|一张照片​ 文/李继业

    一张照片 1961年的秋日,太阳懒懒地挂在了石家庄的天空,在赤红的政治年代,我们从河北师大毕业了.一张黑白照片,我会永远保存,它告诉了我许多许多.这是我珍藏的一张老照片,在那个秋风簘瑟的季节,被定格在 ...

  • 散文天地‖《走近马仁奇峰》文/沈宏胜

    走近马仁奇峰(原创) 沈宏胜 早在铜陵新闻网就看到过"马仁奇峰"的广告宣传,表弟也曾经邀请我去马仁奇峰游玩,可能对于马仁奇峰不太熟悉,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把马仁奇峰当做一回事,也为是地 ...

  • 散文天地‖这朵花儿有故事 文/邰宝祥

          这朵花儿有故事                    邰宝祥 作者简介: 邰宝祥,安丘市职业中专教师.文学爱好者.多篇作品在<今日安丘>发表.部分散文.小说散见于精短小说(绿刊 ...

  • 散文天地‖ 《中年人》 文/景红娟

    中年人                      文/景红娟 作者简介: 景红娟,1972年出生,河南人,喜欢读书,喜欢写作. 中年人的婚姻,在经济收入上基本上早已独立,并趋于稳定. 中年人的婚姻似乎 ...

  • 散文天地‖忆往昔重游大雁塔 文/杨瑞雪

    忆往昔重游大雁塔               文/杨瑞雪 作者简介:杨瑞雪,女,山东莒南县人,1963年5月出生,大专文化,现退休在家.本人爱好写作多次在相关杂志发表文章,平时以阅读写作为乐趣,偶尔也 ...

  • 第2670《奉天文刊:散文天地》作者:刘云鹏 屯里,那 眼 山 泉

    作者简介 刘云鹏,1949年生人,吉林省蛟河市人,一生从事乡村教育工作,桃李天下.喜欢舞文弄墨,偶有所感,以文咏志,抒发情怀. [屯里,那 眼 山 泉] 我们屯儿原来不在这里,据说,当年日本人修丰满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