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是《易经》的核心,要理解象的含义就不能离开《系辞》

象,是《易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可以说是整部《易经》的核心,《易经》自秦汉以后之所以分成两派六宗,或者加上丹道、堪舆、星相、医药共为十宗,乃至后世又有理、象、数之说,可全是《易经》的象所惹出来的事。
古往今来,有很多的文人学者对于《易经》的象,提出过各种各样的观点,综其内容真可谓浩如烟海。
在我们的这篇文章中,就不一一列出历代的各派各宗对于象这个概念的解说了,因为其内容过于繁复庞大。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历代以来研究《易经》的文人学者,对于象的任何一种观点,都离不开孔子《易传》的范围。这是因为《易经》毕竟是由孔子而传,根据《史记》和《汉书》所列出的《易经》传授名单,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孔子传商瞿直至西汉田何,是有明确的师承关系的。
再根据《汉书·艺文志》:及秦燔书,而易为筮卜之书,传者不绝。汉兴,田何传之。《汉书·儒林传》:汉兴,言易自淄川田生;要言易者,本之田何;汉兴,田何以齐田徙杜陵,号杜田生,授东武王同子中,洛阳周王孙,丁宽,齐服生,皆著易传数篇。可见,田何实为西汉初期传授《易经》的第一人,也是唯一的传授《易经》之人,自田何传易,才有了后世的各派各宗。
可叹的是,至今还有极少数网民,自己不懂得历史,也没有认真读过《易经》,就在我们文章的评论区里,说什么孔子也不懂《易经》,孔子也只懂了一半等等,真是无知又自欺。
孔子的《易传》,是第一次对《易经》的象作出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在《系辞》中有十多处说到了象,其中有两处清楚地说明了象的含义。
传世本《系辞上》第八章: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系辞上》第十二章: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帛书《系辞》:圣人具以见天地之业,而不疑诸其形容,以马其物义,是故谓之马;是故夫马,圣人具以见天下之请,而不疑诸其形容,以马其物义,是故谓之马。
马,传世本《系辞》中的象,在帛书《系辞》中全部写作马,可见在古代汉语中,马也就是象。
我们曾经在《庄子的野马,可不是野生动物的马,这个字二千年来都错了》这一篇文章中,经过认真考证后确认,《庄子·逍遥游》中的“野马也,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齐物论》“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这些文章中的马其实就是象,只有将马理解为象,《庄子》的文章才连贯通顺,否则无论怎么理解,都是很牵强别扭的。
赜,帛书《系辞》中写成业、请,请通假为情。在古文及帛书《易传》中,请通假为情之处很多,《史记·礼书》中徐广注:古情字或假借作请,请、情同义。例如《荀子·成相》:听之经,明其请。
赜,幽深、深奥的意思。但我们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怀疑这个赜是不是本字?因为能够“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的,一定是明白显见的东西,不可能是幽深难见的东西。
赜,根据《康熙字典》:“《易·系辞》: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疏:谓幽深难见。《释文》:赜,京氏作啧。按徐铉《说文》叙辩俗书讹谬不合六书之体者,以赜为假借之字,当通用啧。”可见,赜原来在京房本中作啧,《释文》也认为赜当作啧。
啧,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出版的《古代汉语字典》,第1023页在啧的释义中这样写着:1(动)争辩,争论。《荀子·正名》:“故愚者之言,芴然而粗,啧然而不类。”2(名)实情、实际。《荀子·君道》:“斗斛敦概者,所以为啧也。”3(名)通“赜”。幽深、细微、深奥的原理。许慎《说文解字·口部》:“探赜索隐,厥谊可传。”
《古代汉语字典》对于啧有三种解释:1,争辩、争论。2,实情、实际。3,通作赜,幽深、深奥。而且把《荀子·君道》这句话中的啧,解释为实情、实际。
根据《康熙字典》引《管子·桓公问》:名曰啧室之议。注:谓议论者言语讙啧。可见,《康熙字典》是把啧解释为多人叽里呱啦的争辩、议论。但《康熙字典》又引了《荀子·君道篇》:斗斛敦槩者,所以为啧也。似乎把《荀子》的“所以为啧也”,也解释为争辩、议论的意思,这显然跟《古代汉语字典》中解释为实情、实际又不一样了。
为此,我们又查阅了《荀子》的原文,才确定《荀子》:“斗斛敦槩者,所以为啧也”,就是指斗、斛等量具,本来是为了收支双方的公平、公正而用的,《荀子》下文中还有“不待斗斛敦槩而啧”,表示不用斗斛这些量具也能公平、公正。
可见,《荀子》文章中的啧,就是指公平、公正的意思,也许是因为争辩、议论的目的,就是为了判定是非对错,其目的也是为公平、公正,所以由争辩、议论又引申出公平、公正的意思吧,但是把啧理解为实情、实际,可就没有依据了。
若不是我们仔细通过《荀子》的原文来核对,若是为了偷懒就相信了这些工具书,岂不是同时被《康熙字典》和《古代汉语字典》这两本权威书给误导了?这个洋相可就出大了!
但是这样一来,又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既然啧不能理解为幽深、深奥,也不能理解为争辩、议论,更不能理解为实情、实际,那又该理解成什么呢?
直到我们看到了马王堆帛书的《系辞》,啧原来写成业、情,业就是指大业、事业、功业;情就是指实情、情况。
若是按照业、情来理解,则所有的意思就全部连贯通顺了。天地之业就是指天地所造就的事业,也就是天地的实际情况,天下之情也是指天地间的实际情况,两者的意思是一样的。
回过头来一想,我们也不由得哑然一笑,原来《古代汉语字典》虽然把《荀子》的这句话理解错了,但是把啧理解为实情、实际还是对的,只是不知道《古代汉语字典》是误打误撞解释对了,还是举例说明的句子引用错了。
通过以上的文字考证可以得知,传世本作赜,是因为古代的抄书者把情或者请误通作了啧,又把啧误通作了赜。传世本的赜,很有可能是受了《系辞》中“探赜索隐”这句话的误导,就把赜和隐都理解为幽深隐密,才把啧通作了赜,而在帛书《系辞》中,“探赜索隐”原作“深盘错根”,也就排除了把啧误通为幽深隐密的嫌疑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就可以对传世本《系辞》中的这两段话,作出这样的理解:
圣人看到了天地万物的实际情况,就根据这些万事万物的表现形式,用象征的方法来表达这些事物的含义,这个拟定的象征含义就是象。
《系辞》为了进一步说明象的含义,紧接着又用了七个卦爻辞作为例子,来说明圣人是如何以天下之情而象其物宜的。
例如,圣人把“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这个道理,用“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这个象征来表示,另外的六个例子也是如此,这就是所谓的象。
明白了象的真正含义,也就能明白《系辞》第三章第一句“彖者,言乎象者也”的真正含义了,原来孔子的彖辞就是用来说明卦辞的象的。
至于孔子的彖辞是如何来说明卦辞的象征含义的,我们在以前对离卦、益卦、大过卦、随卦的讲解中,已经具体的讲述过了,有兴趣的读者网友们,可以看看我们以前的《对周易的离卦,应该综合孔子的易传,进行综合读解》等文章。
另外,我们还要补充一点,传世本《系辞》在第八章和第十二章都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帛书却都作:而不疑诸形容,以象其物义。
疑,通作拟,唐孔颖达、颜师古等早有注解,如《荀子·尧问》:诸侯自为得师者王,得友者霸,得疑者存,自为谋而莫己若者亡。疑,也就是比拟、拟定、拟测的意思。
传世本和帛书的关键区别,就在于帛书比传世本多了一个不字。如果只看传世本上的内容,意思也很明白,但跟帛书互校之后,觉得还是帛书的说法更胜,“不疑诸形容”就是指圣人看到了天地万物的实际情况,却并不只是拟测了事物的形态外貌,而是对万事万物拟定了具有象征意义的象。相比较之下,还是帛书的说法更好。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周文王对天地万物归纳总结为六十四类事务,并对六十四类事务比拟为六十四卦,又对六十四卦的三百八十四爻都拟定了相应的卦爻辞。说来说去,也离不开我们以前所说的一切内容。
明白了象的真正含义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系辞》的第一二两章内容,也就很简单了,再看第三章的内容也不会觉得太难了。
对于第三章内容的具体理解,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继续讲述。
《系辞》第二章内容,包含了《易经》的创作原理和读解方法
《易经·系辞》: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孔子:要从三方面来理解
《易经》是怎么写成的?用孔子《系辞》来还原大过卦的创作
读《易经》必须先读《系辞》,《系辞》第一章就有三个重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