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与IgA肾病
2020-11-20 20:39:12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比较
1、急性肾小球肾炎:好发于儿童,常见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具有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的特点。发病前1-3周有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病史,如扁桃体炎。具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的损害症状。可有轻度贫血,抗“O”(ASO)升高。血清补体C3下降,8周内恢复正常。IgG、补体C3沉积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或系膜区,呈颗粒状沉积。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1型好发于中青年,3型好发于老年,常见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特征为肾小球大新月体形成,早期为细胞新月体,后期为纤维新月体。发病前可有感染病史。具有肾功能急剧恶化,短期内进入肾衰竭阶段的症状。常伴有中度贫血。其中,1型,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基底膜内IgG、C3呈线条状沉积;2型,血循环免疫复合物和冷球蛋白可呈阳性,可伴血清补体C3下降,IgG、C3呈颗粒状沉积;3型,ANCA阳性,无或仅有微量免疫沉积物。
二、治疗
1、急性肾小球肾炎:以休息及对症治疗为主。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性药物治疗。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A、血浆置换疗法:适用于各型,尤其是1型和3型;
B、甲泼尼龙冲击伴环磷酰胺治疗:主要应用于2、3型;
C、替代疗法:透析治疗或肾移植。
三、慢性肾小球肾炎
1、临床表现:起病隐匿,病情迁移,发展缓慢,表现多样。常见于中青年男性,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表现,伴肾功能损害。
2、治疗:
A、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蛋白尿:首选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ARB(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可降低血压,减少蛋白尿和延缓肾功能恶化,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治疗目标:尿蛋白小于1g/d,血压小于130/80mmHg。
B、限制食物中蛋白及磷的摄入:应选用优质低蛋白饮食。
C、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一般不主张积极应用。
D、避免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避免感染、使用肾毒性药物等,以免肾功能恶化。
四、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1、尿蛋白大于3.5g/d;
2、血浆白蛋白小于30g/L;
3、水肿;
4、高脂血症。
(注:1、2两项为诊断的必备条件)
五、肾病综合征的病因:
1、原发性:
A、儿童:微小病变型肾病(脂性肾病);
B、青少年:微小病变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C、中老年:膜性肾病。
2、继发性:
A、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狼疮肾炎;
B、青少年:过敏性紫癜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狼疮肾炎;
C、中老年: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性、骨髓瘤性肾病。
六、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特点
1、微小病变型肾病:荧光染色阴性,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电镜下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有空泡形成。好发于儿童。
2、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荧光染色显现IgA、IgG、IgM、C3。光镜下系膜细胞和基质不同程度地增生,其余基本正常。电镜下系膜区可见电子致密物。常见于青少年。
3、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荧光染色显现IgG、C3。光镜下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扩张插入基底膜,形成双轨征。电镜下系膜区和内皮下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好发于青少年。
4、膜性肾病:荧光染色显现IgG、C3。光镜下基底膜增厚,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电镜下电子致密物沉积于上皮下。好发于中老年。
5、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荧光染色显现IgM、C3。光镜下局灶、节段分布的肾小球硬化,玻璃样物质沉积于内皮下。电镜下大部分足突融合,上皮细胞足突与基底膜脱离。常见于青少年。
七、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
1、感染:与蛋白质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关。常见感染部位是呼吸道、尿道、皮肤等。
2、血栓、栓塞:
A、肾静脉血栓最常见;
B、膜性肾病最多见;
C、与血液浓缩、血液黏稠、高脂血症有关;
D、常表现为突发腰痛、血尿、尿蛋白增加、肾功能减退。
3、急性肾损伤:微小病变型肾病(脂性肾病)最常见。
八、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1、一般治疗: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者需卧床休息。
2、对症治疗:包括利尿消肿、减少尿蛋白及降脂治疗。
3、糖皮质激素:首选用药。常用药物为泼尼松1mg/(kg.d),口服8周,必要时延长至12周。
4、细胞毒药物:可用于激素依赖型或激素抵抗型的患者,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一般不作首选或单独用药。环磷酰胺为国内外最常用细胞毒药物。
九、IgA肾病
1、概念: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的病因,也是我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
2、临床表现:多发于青年,常在感染后出现发作性肉眼血尿,多为无症状血尿,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早期高血压不常见,无明显低蛋白血症。少数肉眼血尿发作的患者可合并急性肾病综合征。
十、建议:肾病常起病明显,但容易误诊。需要通过专业的医学检验,才能准确诊断,以便及时对症治疗。所以,有任何异常,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医。如治疗后症状仍然持续,需要去大型三甲医院再次查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