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独处的人,才是厉害的人

--**

文/谈情说李作家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中写道: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人生是一场认识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曾经随波逐流过,也曾经张皇失措过,更曾经寂寞难耐过。很多人喜欢群聚的时光。喜欢热闹,喜欢推杯换盏,喜欢那种喧嚣,因为所有的喧嚣看起来都很“充实”,似乎也彰显了好人缘。喜欢热闹的人,最害怕的是一个人突然安静下来。害怕孤独,害怕那种独自面对自己的时刻。害怕一个人的时候,那种无处不在的寂寞难耐,茫然无措,和深深的孤独。殊不知,独处,才是人生最好的境界。

独处,不随波逐流哲学家帕斯卡尔说过这样一句话:几乎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我们不善于在房间里独处。我们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似乎不合群就会被人冠以另类的称号,因此,很多人选择了热闹,抛弃了独处。明明不喜欢觥筹交错,却违心去应付。明明不喜欢一大帮人旅游,却告诉自己要忍耐。生活已经让我们很累了,为什么还要让自己去做违心的事情?为什么不能选择远离尘嚣,让自己沉淀下来,心无旁骛地提升自己?越强大的人越渴望独处,越喜欢独处的人,也往往会变得越强大。独处的时光,可以沉下心去提升自己的学识和修养,反思不足,陶冶情操,这远远比一群人的狂欢带给你的更多。

独处,是智慧的沉淀陶渊明辞别官场,归隐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说明他懂得独处的妙处,不乱于心,不困于情,眼前即是好风景。李白无人同饮,于是邀月邀影对酌一番,也成就了千古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独处的清欢。独处,是一种智慧的沉淀。一个人能够在独处的时候与自己好好相处,才会真正的快乐。《围炉夜话》中写道:“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很多人担心过多的“封闭”自己,会失去一大帮好不容易得来的朋友。那么首先请认识两点。首先,独处并不是封闭自己,独处是远离那些无谓的垃圾社交,让自己回归真实,独处也不见得是闭门不出,也可以是在户外,散步,读书,学习,思考,都是有质量的独处。其次,朋友多未必是好事。我们常说朋友多了路好走,那也要甄别。很多喜欢热闹的人结交朋友特别多,但自己也承认,知心朋友寥寥,大多是互相利用的,或者是酒桌朋友。所以,何不把应付无用社交关系的时间用来沉淀自己,提升自己呢?独处,其实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

独处,是一种能力古人说:“君子慎独”。平庸的人一旦独处就会坐立不安,而优秀的人,独处的时候只会升华自己。喜欢独处的人,才是厉害的人。独处,亦清欢,亦自在。独处是与自己相处的能力,也是与世界相处的能力。就像巴尔扎克所说的那样:“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独处,只是形式上的孤独,在独处的时候,如何利用安静的时间和空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从杨绛先生身上,我们学到的是一种淡然于世的态度,她毕生做学问,喜欢安安静静地读书写字,即使和钱钟书同居一室,也能保持自己的独处空间,丝毫不会影响对方读书和做学问。即使在她迟暮之年,她依然每天安静地坐在书桌前,把钱钟书几十年来的书稿和笔记认真整理好,潜心回忆他们一家人的点滴,并写出了《我们仨》这本惊艳世人、感动世人的书。杨绛先生说:“人这一生,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慎独是一种境界,独处是一种能力,只有深谙独处妙处的人才懂得: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周国平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他还说:“独处是一种能力,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他的人生才有质量和力度。”希望我们在漫漫一生中,学会与自己握手言和,学会认清自己,学会在独处的时候沉淀智慧,远离喧嚣,活出最好的自己。

编辑:雅荷淡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