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几个教育现象的分析和思考
对当前几个教育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最近几年,教育战线上出现的几个现象越来越严重,有的已经严重影响到教育的进步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能不引起教育界有识之士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
(一)
目前,各县市都有一些普通高中,也就是网上常说的某些三类高中,还有一些职业教育中心,或职高的学生,学生上课根本不听课。学校虽然也强调狠抓教学管理和学生学习纪律,可对这些学生根本不起作用。上课干什么的都有:玩手机的,吃东西的,打着玩的。有些高三的教室里,有的学生竟然网购了小仓鼠,上课玩仓鼠,有的网购了小织件,上课玩刺绣等等,不一而足。但这些学生修养很好,一般不和老师顶撞。老师上课,在上面只管讲,学生没几个人在听,甚至有些班上一个听课的也没有。有些学生虽然发了新书,但收拾到一边,桌子上空空如也。玩够了睡觉,睡够了再玩。就是不学习。我有一次问一个学生,你们坐在教室混什么呢?他说:“混毕业证啊!混单招啊!”说得理直气壮。以前,参军还要高中毕业证,最近几年当兵高中毕业证也不要了,学生们才不管其他事情了。老师们也很无奈。有些老师要求严一点了,还勉强抄一点作业,要求宽松一点的老师,要作业也没人交。学校没办法了,就多安排几节体育课,美术课,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往往学生们在高一时还学一点,到高三就一点都不学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呢?
我觉得:一是这些学生没有像高考升学一样的压力,这是主要的。因为他们的目标不是参加高考,而是单招。单招却很容易录取,有些学生分数不够,录取学校也会想办法录取,比如,通过面试给学生加分等,没有最低分数线。就这样,有些单招学校还录不够。所以,学生就没有压力了。没有压力了,也就没学习的动力了。当学生很容易就能摘到果子的时候,谁还愿意跳一跳去摘呢?二是目前手机对学生的影响力确实非常大,比老师上课的感召力可是大多了。学生玩手机最多的内容就是玩游戏,游戏对学生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一旦玩上了,就会爱不释手,进而上瘾,就解脱不掉了。有些学生一玩游戏,成绩就下降,成绩一下降,课赶不上了,也就不学了。三是现在的学生确实变了,不是以前的学生了。他们不是不爱学习,而现在的教学也实在是太枯燥了。对于好的学生,就是自控力强,有理想,有目标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还没问题;对那些不太爱学习,自控力差,没有很高进步欲望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模式,就有些太没有吸引力了,就很有些跟不上形势的感觉。四是现在学校的管理和教材及评价模式问题。对这些仅打算上高职的学生来说,学校仍然按高考的指挥棒来指挥,来要求,显然是不合适的。学生不一样了,目标不一样了,管理及教材和评价模式还是一样的,怎么能够适应这一新的变化呢?
我觉得,要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还不是很容易的,因为这是中学强调分流以来的一个新问题,也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有些家长就不想让孩子上职高,因为某些职高和普通高中没什么区别,既没有专业老师,也没有专业设备。读职高还不如让学生上普高。尽管孩子的成绩没上高中分数线,也不愿意孩子上职高。再是,普通高中,尤其是那些三类高中,既然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是上本科,而是上高职,就不应该和上本科的学生是一个要求,一个教材,一种评价标准和方式,而应该和职高是同一标准和要求。可是,这么几年了,教材,教学要求和评价模式还是没变。我看,目前的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制两年就行。教材也要变革,难度要降低,向职业化靠近。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更应该改变,以适应新的教育和教学形式。
(二)
目前,中小学生的课外作业多,已经成为一种公害了。孩子和家长已经都受不了了。学习好的孩子还勉强可以,会稍微好一点,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可就跟不上趟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呢?我们小的时候,不也天天上学,虽然也有作业,但并没有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啊?为什么呢?
一是学校教育追求升学率的结果。学校一旦把成绩和升学作为学校管理和评价的唯一标准,那么,什么都不要了。什么德育,体育,美育,素质教育等等,都无所谓了。这里,既有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也有学校管理的责任。二是有中学分流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现在中学一搞分流,有的地方高中升学率和上职校是5:5,有些是5.5:4.5,把压力一下子甩给了小学。因为考个好的高中比考大学还难。你考不上一个好的高中,就等于你没有上大学的希望了。所以,学校和家长都把压力给孩子压上了。小升初已经够紧张了,中考更是压力山大。学校老师首当其冲,家长紧紧跟上,就差一点儿要把小学生们给逼疯了。孩子们眼看要被压垮了。小学生眼睛近视的,身体搞垮的,一天只睡几个钟头的,下了学就上补习班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三是现在的题海战术,贻害无穷。老师们不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而靠大量做题来弥补上课讲授的不足。加之现在教辅资料的泛滥化,可是害苦了学生。天天放学,孩子有做不完的作业。一个节假日,各科老师都布置作业,而且是整套题整套题的布置。作业布置了,老师看不完,就让家长批,签字。把家长也搞了个昏天黑地,忙忙碌碌,甚至怨声怨道。四是校外补习机构的助推。校外补习机构真是铺天盖地,五花八门。一对一的,小班的,普班的;分科的,毕业班的,提高班的; 文体的,艺术的,门类齐全,互为补充。学生放了学,一吃饭,就赶往补习学校。学校、家庭、社会车轮大战,就学生不得安宁。我感觉,现在的学生真累!难怪现在的学生一学不动,马上就转向厌学弃学,以至于走向生命的尽头。哎!读书真累。
之所以会这样,是我们的社会不断走向急功近利的结果,是家长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以后,也有能力把更大的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身上的结果,也是人人向钱看的结果。有些老师除了上课,还办家庭补习班,和社会补习机构争资源。有些补习学校,精心钻营,推波助澜,肆意引导,促成社会的恶性循环。
好处是,最近国家已经开始中小学的改革,注意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开始给中小学生减负。相信国家有办法,会让社会走向教育的良性循环。
(三)
教育资源的过度商业化,对正常教育的冲击也非常大。比如,课外补习机构的叠起,对学生资源的肆意掠夺,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混乱。虽然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补习需求有所增加,但明显感到这些补习学校来势汹猛,竞争激烈,有些无序。补习学校鱼龙混杂,鱼目混珠,资质不全或资质不达标,也造成竞争的恶意无序。有些群众花了不少的钱,感觉孩子收效不大。有些家长甚至花了数万元,用于孩子的补习,结果还是不很理想。补习学校对学校也构成了影响,有些老师一边上课,一边在家办起了补习班,学生不去,老师不高兴。有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管理不到位,明知有些学校的老师自办补习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懈于管理,给社会和老师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有些老师不正之风随起,收受某些家长的红包,家长们不送不行,送了心里又不舒服。于是对教育和老师就有了不少反面的意见。尤其微信家长群的建立,虽然方便了家校的联系,但也给家长带来了无尽的压力。家长群变成了作业群,使家长感 到非常无奈。加上现在教辅资料的泛滥,有些老师乱定资料,收受回扣,给学生分发资料,布置作业,就没有了量的限制。造成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自己改不过来,又让家长批阅签字,引起家长不满。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一些群众的不满和反对。国家教委和其他部委也已作出部署,对中小学教育出现的乱象进行整治和改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情况会出现改观。使我国的中小学基础教育能沿着良好的道路发展前进。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