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其骧版历史地图是地图开疆吗?你需要了解何为“历史上的中国”
在反映我国历代疆域变迁的历史地图中,谭其骧版《中国历史地图集》最权威,影响力也最大。
有些人说谭版是地图开疆,那其实是没明白或者不认同谭版所定义的“历史上的中国”这一概念。
谭其骧先生所定义的“历史上的中国”是这样的:
“18世纪50年代清朝完成统一之后,19世纪40年代帝国主义入侵以前的中国版图,是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形成的中国的范围。历史时期所有在这个范围之内活动的民族,都是中国史上的民族,他们所建立的政权,都是历史上中国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历史上的中国”范围,以乾隆统一西域后的清朝版图为准(1759-1840年)。
- 此前,是我国各民族的自身演变史,有战争冲突,也有民族融合;
- 此后,是西方帝国主义强加于我国的不平等条约,是被迫割让了领土。
所以,在历代疆域图中只有清朝中期的地图是一种颜色,而之前五颜六色的则是中国境内的不同政权,不止是中原王朝。
中西之交,古今分途。
从鸦片战争开始,我国就结束了古代,也结束了自身演变的历史。
所以,以清朝中叶的版图为“历史上的中国”范围比较合理。
这一观点,也被称为“版图中国论”。
关于这一点,有些人是不了解,有些人则是不认同。他们认同的是“文化中国论”,也就是将中国史等同于汉民族的历史。
然而,无论是“中国”还是“汉民族”,在历史上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1,中国一词,原本是地理名词,指的只是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
后来,随着西晋末年的衣冠南渡,中国一词遂又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文化概念。
南北朝时期,鲜卑人的北朝占据了“中国”,而衣冠南渡后的南朝则认为自己才是华夏正统所在。
于是,北朝称南朝为“岛夷”,南朝称北朝为“索虏”,哪一个才是正统?
最后,唐朝君臣修史时告诉我们——南北皆为正统,都是中国,这便是“南北朝”这一概念的由来。
唐亡之后,我国进入了一个大南北朝时期,南朝北朝的界线北移至长城~阴山一线,这又是以“辽宋金”为代表的一个大分裂时期。
与唐朝一样,元朝统一天下之后修史,以南北三朝——辽宋金均为正统,“中国”的范围再次扩大。
所以,中国这一概念在古代史是发展变化的,其成为整个王朝的代称是在清朝,成为我们国家的国号是在民国。
2,汉民族源出华夏,而华夏这一族群最初也是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先秦时期,长江以南是百越、百濮的世界,至秦始皇南征百越才逐步纳入中原王朝的范围。
长江以南,在秦汉之后毫无疑问是中国,但之前却不是,我们显然不能刻舟求剑,百越的历史也肯定是中国史的一部分。
汉民族的形成,是在汉朝。这一时期的汉人不仅包含了中原华夏族,也包含了南方的百越。那么,是不是此后汉民族的组成就不再变化了呢?也不是。
与“中国”的概念一样,以“文化”来区分的汉民族在汉朝之后又有两次演变。
其一,是汉亡之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我国的一个乱世,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隋唐重新统一天下后的汉民族,便包含了此前的“五胡”,尤其是鲜卑人。
鲜卑人的北魏~北周,更是隋唐的根基。
其二,是唐亡之后的“大南北朝”——辽宋金时期。
这一时期,因为赵宋对外的孱弱,由于话本小说的普及,汉唐时期的“天下观”开始让位于两宋时期的“华夷之辨”,“中国”只是局限于燕云之南吗?
设若这一局面一直发展下去,西方近代“民族国家”的概念说不定会在我国提前产生。
不过,这一乱局最后被元朝终结。
元朝之时,我国北方的汉人、契丹人、女真人等均称为汉人,汉民族这一族群的范围再次扩大。
因此,汉民族的区分在历史上也是发展变化的,其最终写到身份证上要到新中国的成立。否则,许多今日划分的民族会和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一样融入汉民族。
综上,我觉得谭其骧版的历史地图和“历史上的中国”的概念,更有助于理清今日中国的形成。汉民族在今日中国的形成过程中无疑居于核心的地位,但中国史也确实不等于汉民族的历史。
在我国古代史上,元朝的作用其实堪与秦朝相提并论。两朝都起于边陲,秦朝统一了长城以内,将郡县制行于天下;元朝则统一了长城内外,并开创行省制,沿用至今。
“大一统”始终是华夏文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我国的农耕地区的统一由汉民族完成,而农牧两区的统一则由游牧民族完成。
这是我国数千年历史的两条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