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广州1号生活:没有不能被互联网改造的传统行业
笔者与1号生活创始人谭小平合影
最近有四五家看B2B平台的VC都推荐笔者去了解一下广州的1号生活。说原因是因为他们与其他B2B平台的仓储不一样,他们采取前置仓模式,这让我很感兴趣,因为笔者在之前的几篇文章内,不止一次的提到过前置仓的概念(点这里看前文笔者的观点),没有想到现在国内有人正在做类似的事情。
笔者之前对前置仓业务模式的设想
在广州与1号生活创始人谭小平两天的交流与市场实地走访,笔者通过深入的了解了1号生活目前的模式与现状。没有想到在商品加价率只有5.2%的情况下,单仓能做到盈利。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家公司,点吧科技成立于2015年1月,最早为餐饮商家提供平台和配送服务的外卖起家,曾先后获得了总金额超过8800万元的种子轮、天使轮和A轮融资。
据悉,1号生活的项目已经完成了7800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弘道资本、合力投资、华杉资本、浪淘沙资本和厚兴资本,薛蛮子跟投。
他们的业务模式:
模式:1号生活的业务模式可以理解成为混合模式。在交易上,它包含了撮合和自营;在物流上,采取了前置仓和中央仓组合,对于小店,不仅仅服务,同时也做了托管加盟。也就是说,目前国内你看到的服务模式,在他们这里都可以找到场景,1号生活围绕客户的实际需求,并未局限自己的业务模式。这与京东新通路,阿里零售通和中商惠民这样的大平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仓储:目前1号生活在广州有1个大仓+32个前置仓,目前在广州覆盖了10000多家门店,从业务模式上,大仓放中低频的其他商品以及拆零。前置仓放高频低毛利商品,货都是供应商直配到两个仓储内,每个前置仓面积在200m²左右,可存放700左右SKU,基本能够满足小店对畅销品的采购需求。
前置仓的实拍
物流:在配送速度上,他们配送采取双16制,即第一天16:00之前的订单当天配送完成,16:00之后的订单第二天16:00之前配送完成,为了保证配送效率,1号生活不退货,不做低温短保产品。
从配送范围上,单仓配送范围大概在仓的半径三公里内,超过这个范围,就继续开仓。恐怖的是,他们的三轮车一天平均送货10次左右,每天配送30-40家店,单车交易额居然可以做到2.5-3万,
配送的车辆
商品:平台SKU的数量总体在4000左右,基本上满足了小店一站式采购的需求。在采购方式上,小部分自营,大部分代销和撮合。
技术:为了能够保证这么多仓储和零售门店数据的准确性,谭小平投入了巨资打造了他们的覆盖B2B,零售门店POS,WMS,TMS及OMS等一套完整的供应链ERP系统。为了确保系统和商品数据一致,所有数据实时在线,从入仓到交付,内含39个核对环节,可以说1号生活的高效率运营,是真正来自于技术驱动。
总结:
1号生活目前主要覆盖广州和深圳市,这类城市特点是人口密度大,老城区的城中村交通环境极为复杂。物流的配送困难度极高。在这样的环境下,1号生活通过灵活,机动的电动三轮和前置仓,用最短的时间满足了一线城市小店低库存快配送的刚性需求。如果用四个字的排序来总结1号生活的配送模式的核心竞争力,那就是:快,多,好,省。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前置仓&中央仓组合模式虽然配送效率得到了提升,但是也有产品搬运次数过多,仓储成本高,后台技术要求极高的问题,由于一线城市小店对供应商的核心需求是配送快,其次才是货全价低,但是在非一线城市里面,这种模式就不经济了。
写在后面:
从1号生活、蜀海供应链等案例上我们可以看到,今年很多B2B平台都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商业模式。而且通过资本的力量实现了快速的成长与市场的复制。在可以预见的不久的将来,B2B一定会成为FMCG行业的标配。
当B2B开始崛起,传统的供销行业一定会受到挤压,大批的经销商会很快被边缘化,当然经销商这个行业不会消失,并不代表经销商不会死。看人家讨论,要听门道。
未来能活下来的经销商职能会变,要么彻底沦为管道商(单一仓储配送职能,本地市场DC化城配化),要么升级成供应链公司。
高频品类经销商管道化(垂直),低频品类经销商供应链化(集中),一线城市经销商管道化,二三线城市经销商供应链化,四五线城市二批化。这是总趋势。营销职能会被新的方式所替代。
再说一遍,留给经销商的时间真的不多了。不想干的赶紧卖掉,想干的赶紧转型,还有一两年时间,现在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