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保治理的一些理解
前两天去参加河湖环保治理的大会,两天的大会下来,收获不少。今天想分享的是环保治理中的基本思路,当然这个基本的思路可不是我写的,而是在听了许多专家后的感悟,最重要的是听了中国环保治理的老前辈,80高龄的汪俊三老先生在大会上的点评。
汪老先生也是直言不讳,包括行业的一些乱象,某些“专家”们的数据造假,也在会上毫不客气的指出来,听起来倍感亲切,让我们这些人能学到真东西,少走弯路,不就是我们这些人来学习的真正目的吗?
环保治理中,两天听下来的总结,就是要充分了解污染源,对污染源的勘察,这是环保治理的最重要环节。只是在充分了解污染源的情况下,才谈得到上治理,这是需要有大量的时间来做前期的勘察。
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案例,吉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的二级研究员董建伟,用了一两年的时间,做了无数的数据监测,才得出了一个数据,那就是查干湖,整个湖面不是一个平面,虽然整体呈现出东高西低,但并不是水面就呈现出梯度流,而是受到自球自转的影响,呈现出的是环流。这就有点像世界上的海洋,都是相通的,如果在某一海面倾倒漂浮物,假如这个漂浮物在水面能够保持足够长的时间,那一定会漂向世界海洋的每一角落,甚至进时隔三四千年,又能漂回到原来的位置。所以只有了调查,才算是事实,才能做事实求是。
了解更多视频内容,欢迎大家关注微视视频号
关于环保治理,没有截污,也就是谈不上成功治理。找到污染源是一个重要工作,但在治理中,污染源的截污也同样重要。假如没有截掉污染源,为了应付检查,暂时性的做一些水质提升,这是算不上污染的成功治理。同样截掉了污染源,对于已经沉淀下来的污染物,如何拿出来,也同样是考核污染治理的水平。
在会上看到有许多正在施工的项目,有的是通地机械挖掘,处理后添加配料,制成建筑材料并加以运用。但这种施工方法也同样有弊端,载水时会搅动底泥,引发新的污染。相对来说,为了节省成本,减少污染,通过微生物分解,再通过食物链转化,相对更加可取。但难就难在如何进行食物链的转化,才能保证投入的鱼类、植物能够适应本土的生态,让微生物在水体中成为优势种群,其实这不正就是我们的强项吗?
我们在自贡和成都均建有药敏试验室,我们免费为大家做药敏!自贡导航输鱼康鱼药批发零售店,就可以到。成都直接在高德导航上输青羊万达旁的兴城融域小区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