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为什么写《史记》的时候要说谎?

在春秋的历史中,我们有很多耳熟能详的故事。
但经过时间的推移和各朝各代的传颂,不少原本的史实故事都变得有些失真了。
今天贾志刚老师就带大家来揭秘【赵氏孤儿】故事背后的真相
在这里首先要告诉大家:这个故事是假的。
更可怕的是,这个假故事是司马迁编造的!
更更可怕的是,司马迁是故意编造的,并且他故意在《史记》里自相矛盾!!!
听起来有点可怕吧?为什么呢?
先来说说为什么这个故事是假的。
“赵氏孤儿”的故事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赵世家》,到元代开始有杂剧《赵氏孤儿》,基本取材于《史记·赵世家》。
其内容就是大家通常所见得到的,就是说晋国司寇屠岸贾为了报晋灵公被赵盾所杀之仇,擅自决定出兵灭了赵家,之后追杀赵氏孤儿,赵氏孤儿在赵家门客公孙杵臼和程婴的保护下躲过大难,十五年后赵家平反,屠岸贾被杀。
基本上,赵家一门忠臣,两个门客侠肝义胆,而屠岸贾是个权倾朝野的奸臣恶棍。
先来说说这里的硬伤。
屠岸贾实际上是宫廷卫队的队长,不是司寇,司寇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院长。并且,晋国没有司寇这个职位,只有大理。
司马迁在《赵世家》和《晋世家》中都记载了这件事情,但是过程完全不同。
在司马迁的《史记·晋世家》中又是另一个版本的记载:
“晋景公十七年,诛赵同、赵括,族灭之。韩厥曰:’赵衰、赵盾之功岂可忘乎?柰何绝祀!’乃复令赵庶子武为赵后,复与之邑。”
在这个记载中,赵家确实被灭,但是“赵氏孤儿”赵武随即继承了家族的一切,根本没有被追杀这回事。
所以,司马迁自相矛盾。
那么,哪一个记载是准确的呢?《春秋》。
《春秋左传》的记载是这样的:
六月,晋讨赵同、赵括。武从姬氏畜于公宫。以其田与祁奚。韩厥言于晋侯曰:“成季之勋,宣孟之忠,而无后,为善者其惧矣……”乃立武,而反其田焉。
《左传》的真实性不容置疑,因此我们说,《史记·晋世家》的记载是真实的,而《史记·赵世家》的记载是伪造的。
司马迁是公认的治史严谨者,这样自相矛盾的记载不可能没有发现。
换句话说,他是明知道“赵氏孤儿”是不存在的,为什么还要这样写?答案只有一个:他是故意的。
为什么要编造一个子虚乌有的故事?
如果一定要给一个可以说得过去的解释,那就是:这个故事符合当时的主旋律的要求——这个主旋律就是“忠君”。
看看这则故事在宣扬什么:两个门客为了自己的主人的血脉,舍弃了自己的孩子,牺牲了自己。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教育都是这条主线:忠君。
但是,春秋的主旋律并不是这样的。晏子曾经对齐景公说过什么是忠臣:国君死,我不死。
“忠君”是中国文化的糟粕,为了国君牺牲自己和自己的亲人,这是违背人性的。
大家应该知道苹果老板乔布斯是怎样死的吗?
乔布斯需要换器官,结果先在一个城市排队,等不及。
于是到另一个城市排队,排在后面,有人建议他想办法插队,乔布斯拒绝了:“人的生命是平等,我不能插队。”
结果,他没有等到轮到他的时候。
人的生命是平等的,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
爱应该是有顺序的,父母子女排在最前,与国君的关系,不过是一种雇佣关系。所以,孔子说的很清楚:忠,是忠于事,而不是忠于人。
曾子说每天三次反省,其中一条是:为人谋忠否?
意思就是忠于自己的工作吗?工作善始善终了吗?做到最好了吗?

最开始的儒家思想里,一直都没有说「忠君」的事。所以,秦朝以后的中国教育是违背人性的,也是篡改孔子思想的。
赵氏孤儿的故事我在第三期也会讲,不过会把真实背景交代给大家。
因为捏造了赵氏孤儿的故事,宣扬了“忠君”,所以,“赵氏孤儿”应该带给人们的教训就反而被掩盖了。
司马迁编造这个故事,就是让人民心甘情愿地为君主牺牲一切。
但是,人应该首先爱家人、爱自己。我不希望我们的孩子们还要有“忠君”思想。
当然,爱自己不是自私,爱自己包括爱自己的身体、爱自己声誉、爱自己的尊严。
我再来说说“赵氏孤儿”的真实背景。
我的公开课讲到了赵盾,他是个权力斗争的顶级高手,厚黑学的祖师爷,赵盾的强势和假公济私得罪了很多人(权力斗争王者曹操的师傅,你知道是谁么?)。
当初,赵衰有四个儿子,其中,赵盾是第一个夫人叔隗所生,赵括、赵同、赵婴齐都是晋文公的女儿伯姬所生。
按出身地位,应该是伯姬为夫人,但是伯姬深明大义,把头号交椅让给了叔隗,同时也就把赵家的继承权让给了赵盾。
对此,赵盾非常感激,而赵括赵同就很怨恨,因为原本应该是赵括接掌赵家并且成为卿的。
因为心存感激,赵盾一直很关照几个兄弟。
但是赵括赵同并不领情,他们不满赵盾,并且仗着自己是赵盾的弟弟以及晋文公的外孙,对所有人都不满,也都不买帐。
直到赵盾去世,两人认为应该由赵括继承家族,谁知道赵盾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因此赵括赵同把怒气都撒在赵朔的身上,对他恨之入骨。
赵盾死后,他的儿子赵朔、三个弟弟和堂弟赵穿都位居卿和上大夫,也就是政治局常委和政治局委员,可以说赵家在政治局几乎占了一半。
第二次晋楚大战中,赵括和赵同和赵穿的儿子赵旃是楚军战败的罪魁祸首,到这个时候,其他各大家族都恨赵家入骨,可赵同赵括依然不收敛。
恰好赵朔病故,赵同赵括为了夺取赵家的控制权,赶走了弟弟赵婴齐,又准备杀死赵朔的儿子赵武。
于是,赵武的母亲赵庄姬悄悄带着儿子赵武进宫,从此把儿子寄养在宫里。为什么赵庄姬可以把儿子放在宫里?因为他是晋景公的姐姐。
这个时候,各大家族发现了机会,状告赵同赵括谋反,赵庄姬作证。晋景公也早就想除掉赵家,于是各大家族集体出兵(除了在赵家长大的韩厥,公开课介绍过),共同灭了赵家。
这个过程,没有屠岸贾什么事。
赵家被灭之后,因为韩厥为赵家说话,再加上赵庄姬是晋景公的姐姐。因此,晋景公恢复了赵家。
这就是赵氏孤儿故事真实的全过程。
赵家覆灭有两大原因:
  • 第一,太张狂,因此树敌太多;
  • 第二,内讧,因此给了敌人机会。
所以,张狂而且内讧,那是一定要灭亡的。
西方有句话:上帝欲让谁灭亡,必先让他疯狂。
所以我总结政治斗争的一句话:谁猖狂,谁灭亡。
晋国的历史是一个极好的证明。从晋文公称霸开始,晋国曾经有过十多个强盛的家族,但是最后三家分晋的时候,却是三个最低调的家族。
赵氏孤儿赵武汲取了家族灭亡的教训,非常低调谦恭,并且赵家从那之后都很低调。
所以今天有个建议给家长和同学们分享:对外不要高调,对内团结一致。
像赵氏孤儿的典型案例一样,司马迁《史记》虽然被誉为信史,但人为的“加工”也不少,有些是为了体现他所认同的价值观,是有意的“修改润色”,有些是客观上的疏忽。
毕竟这部书时间、人物太多了,这还是个纪传体,同一个事件在不同体系里会出现多次,而作者如果没有特别注意和前面好早以前写的内容相对照,讲述很有可能出现偏差。
司马迁当时个人处境并不好,手头也没什么钱专门请个人帮他考证真假和前后校对(要是有钱的话,他早就交钱赎罪了,也不用咬着牙硬挨一刀),所以《史记》里出现的时空错乱、张冠李戴的事确实不少。
周朝之前的大多是传说,司马迁也没办法,没有现在的高科技考古技术,当时任凭谁也写不出来太多确凿无疑的真东西,只能依靠传说。
但传说并不是说就没有史料价值,很多传说都不是空穴来风,只是有夸张、神话的成分而已,基本事实应该来自某位真实的英雄或者是许多无名英雄的集合。
春秋战国以后的史料比较充分,司马迁就很少把传说神话写进去了,除了本朝高祖刘邦,关于出生之类等弄个龙的传人封建迷信,以示尊重。
赵氏孤儿的版本其实也是有发展变化的过程的,一开始确实没有屠岸贾之类的人物,但在战国和西汉时期已经有了这些人了,故事情节也加了很多;元朝一些人写剧本的时候,又加了很多人物和情节……于是越来越接近今天的版本。
也就是说,司马迁写这个传说的时候,其实他听说的很可能跟他写出来的是差不多的,并没有多少加工的成分。
只是他出于自己的风格和写作时加上语言动作以及各种合理性的惯性思维,又加了一些情节进去。
大家觉得他说的是真的,于是就信了,以这个为基础,再层层加码搞创作……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因为大家都喜欢把故事讲得更详细更生动。
春秋战国的版本和西汉的版本也是有差别的,所以司马迁渠道很多,写的时候有点混乱是很正常的,因为隔了几百年,他也根本不知道真相是什么了。
历史其实重在对生命与生活的启发,每个人读了或许会有不同的感悟,不需要强求一致。
你觉得刘邦厉害,只要你觉得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就好;你觉得刘邦就是个地痞流氓,那你大可以不屑为之。
认识不同生命个体的不同形态,可以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与深度。
无论在咱们的《趣说春秋》还是《史记》课程里,老师们都会着重讲一讲这些有趣的人物,会和大家一起从形形色色的人物身上感受不同的生命智慧。
她是诺贝尔代替奖得主,如此荣誉,却在国内没溅起一点水花
妈妈,你不用赚很多钱我也爱你呀:在「教育攀比」的焦虑环境下,受伤的仅仅是父母么?
一目十行算什么,五分钟读完十万字的量子波速读你信吗?
北京7岁中产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几个兴趣班全副武装 , 只为赢在起跑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