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中英文双修”,爸妈可以试试这样做!
今天小柚子的幼儿园老师给我发信息说:你家柚子的词汇量真是大得惊人,是全班词汇量最大的,包括英文词汇,外教教的东西对他来讲已经是驾轻就熟了。看到这条信息,不禁让我有些骄傲,也有些感慨。的确是这样:
2岁半,小柚子就会对很宽的车说:这车好“肥”啊!指着穿过云彩的月亮说,好“毛”的月亮啊!夏天我们走路通过车库,他说的话也是极具画面感:阴凉把我们带到车库里啦!
还没到3岁,在下雨天,他能即兴”吟诗”一首:雨怕风,风把雨吹跑,风怕我的长衣服!
3岁半,他开始成语频出。赶路的时候,他边喘气边喊:我都跑得气喘吁吁了! 晚上聊天,他说:球简直都大得不可思议了!说到玩游戏,他说:某某追得紧追不舍!我惊奇地问:紧追不舍是什么意思?他说:就是追着不放开!
英文也是一样,看英文动画片时,我装作无意地问他:这是谁呀?他可以清晰地说出名字,我问他们在干什么,说得也是完全正确。
那么理一理,有什么心得呢?我想可能跟以下几点有关:
1、我们家从不跟孩子说“儿语”。
即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也从不会跟他说:吃饭饭、睡觉觉这种叠声词语,一直是按照正常的语言习惯来交流,这样他就无需再经历从儿语转到正常语言的转换期;
2、从1岁半起,我开始和他一起做亲子阅读,几乎从未间断。
我密切关注并收集评价好的绘本买给他,买书的原则是结合他当下的兴趣点,比如他非常喜欢车,我就给他买:《揭秘汽车》、《加油警车》;比如他喜欢看《maisy》的动画片,我就给他买《maisy》的相关绘本给他,随着他经常问为什么,我就给他买其他的“揭秘”系列,满足他的好奇心;所以他看书不挑,故事性强的绘本他很喜欢看,科普的书籍(有些在我看来很晦涩,比如《揭秘大脑》,他也看得津津有味。
在亲子阅读刚开始的时候,我会用起伏非常明显的模仿的声音阅读绘本,吸引他一起看下去,随后不知不觉就变成了习惯,甚至每晚会跟我讨价还价讲更多的绘本。今年过年回老家,因为家里没有儿童绘本,他翻出表哥(已上高一)的一本《父与子》的漫画,居然每晚也看得津津有味;有时候我听到他一点儿声音都没有,回头一看,他自己在翻书看;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带他跑图书馆特别勤,每次让他自己选择想看的书带回来,另外少儿图书馆都有游乐区,所以这也让他对读书这件事有很强的自我掌控感和游戏感;
可能还有个影响,就是我们家晚上是不看电视的,吃完晚饭,我们会一起喝普洱,同时我和爸爸手里一般都会拿本自己喜欢看的书。我想这个可能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3、英文则主要是听。
大约从2岁多开始,我开始收集英文动画片,放到优盘里,用电视放出来给他看,一开始他也是不喜欢的,会自己点开我手机里的优酷找喜欢的动画片看;我至今还记得当时我们斗智斗勇的情景:我把优酷放到建的文件夹里藏起来,他还是能找到;最后我干脆把优酷删掉了,自己也不看了。再到之后,因为收集的动画片越来越多(比如上某宝花一点钱买片源),他可以有选择的找到自己喜欢看的,就开始接受,直到后来,不让看还哭闹不罢休,现在是规定每天看半小时。有时他会问我,猕猴桃怎么说、地球怎么说,我会很认真地对待,有些我确实不知道,我会跟他说:妈妈查一查(百度翻译),然后放出来给他听。
我做这些从未有过量化的期待,比如读书是为了识字,听英文是为了考试得高分。我的初衷自始至终都很简单:喜欢读书的孩子,一定是知是非的善良孩子;听英文,可以接触另外一种文化维度下的世界,知道未知很大(就像他有一天突然问我:妈妈,袜子用英语是socks,那用韩文是怎么说?是的,这个世界不仅有中国、还有韩国、斯里兰卡………而事实上,国外的动画片很多不仅时长适宜,里面的故事也都更加具有真善的纯真之美,比如peppa pig,我也能从中领会到幸福家庭其实就是和daddy pig 和mummy pig一样,尊重孩子,享受与孩子一起玩耍)
亲爱的宝贝,不管你的词汇量是否是最大,我只愿你:记住妈妈陪伴你一起读书看动画片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