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家园】传说中灵璧最能打架的庄子在哪里,您知道吗?
禅堂乡“陈屠村”溯源
文/胡桃夹子
禅堂街后边(北面)的陈屠庄,最早庄名叫“沟涯陈家”,至今在陈姓族人中仍有“三个老头下沟涯”的传说。
很久以前,每年五六月到十一月间,禅堂湖都是一片汪洋。在“罗家”唐河段南侧有一片河滩高地,常有打鱼人在此晒网休息。当年有浍沟北“龙潭”陈氏三兄弟常来禅堂湖打鱼,看中了此地,后来,兄弟三个就举家迁来,搭建茅屋,住了下来。屠姓人家因打鱼结识了陈氏兄弟,随后也来定居。两姓人家在此繁衍生息,慢慢的就形成一个村庄,因陈姓来得早,就起名“沟涯陈家”。
陈姓,屠姓两族人在此生根发枝,人口逐渐增多。屠姓虽然是后来,但是发展尤盛,人口很快的超过陈姓。这样,屠姓对原来的庄名就有了微词,但因庄名早定,等于“约定俗成”,也一时无法更改。
屠姓族人因家族人多势众,难免气盛,出门赶集或看戏,与人斗狠打架是常事,遇到争执就自报家门:俺是禅堂后面小屠庄人。因为屠姓族人爱打架,久而久之就出了名,外面也慢慢的称“沟涯陈家”为“小屠庄”了。
当年就有“金大庄,银土山,有钱是简吴庄,捣蛋要数小屠庄”的说法。意思是“张大庄,土山庄,简吴庄有钱,小屠庄人爱打架”。
因为是生活在禅堂湖,周边的庄邻都在湖里捕鱼,这样难免发生争执,特别是与张大庄的张姓,禅堂街的朱姓发生了几次大的械斗。虽然张姓族大人多,禅堂街朱姓又是大户,但屠姓族人从没有在两姓面前服过输。
一九四六年,“小屠庄”的陈得柱被国民党委任为保长,设保需要报庄名,保名,陈德柱就“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外人已叫响了的“屠庄”前面加上了“陈”字,从此就有了“陈屠保”。因为当年陈得柱威望高,又加上的确是陈姓来此地立户早,所以对起名为“陈屠保”,屠姓也无争议。
解放后,政府继续延用“陈屠”为庄名,后来就有了“陈屠大队”,“陈屠连”,“陈屠村”的称呼,直到现在仍称“陈屠”庄。
本文作者系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会员,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宿州市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一级作家,灵璧禅堂湖人氏陈长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