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故事】难忘的30年前那次抗洪抢险
翻开当年抗洪抢险的日记
文/王潘
今天台风“安比”来袭,多地狂风暴雨。这让我想起了往年家乡抗洪抢险的日子。那时候,没有挖掘机,全靠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全靠那一把把硬硬的铁锹,把一条条大沟疏通,全靠那“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做鳖”豪情壮志,去征服大自然,创造人间的奇迹,给我们留下了一次次美好记忆。
今天,翻开当年抗洪抢险的日记,我还是记忆犹新。那是1998年8月13日,江淮大地上倾盆大雨,整整下了一昼夜。村庄,田野一片汪洋。第二天河水落下去了,可是,许许多多的田块还浸在水中。
记得那一天,吃过早饭,我们组的组长王耕富高喊道:“到‘北石猴’那块地去放水,每家去一个劳动力。”因为那时地已经分到户,那块地每家都有,所以组长要组织去放水。我是家里的老大,也只好被编入抗洪抢险小分队,跟着组长向东北湖---‘北石猴’挺进,泥泞的沙土路上,三五成群的人们绕着成片的水窝前行,身后留下了深深的脚印,我穿着靴子总是赶不上他们,只好脱下靴子,赤着脚追赶他们,由于走得太急,泥块搀着泥水不断偷袭我的脊背。
来到了‘北石猴’,站在从前是石猴庙,现已是红李沟的堤岸上,河水好像玩耍的孩子在河里由北向南追逐着。站在河堤上,向东眺望是卓场村与我村相互交错的一望无际的玉米田,全都奄奄一息地站在水里,向西望去,一条南北向的红李河横亘在脚下,河水由北向南流去,河堤上长满了碧绿的一人多高的黄麻。队长和村民都站在河堤上。又环视了一下四周,唯一的办法就是从脚下的黄麻地开通一条大沟,直通红李河,玉米田里的水才能放出来。然而,这脚下一亩多的黄麻地不是我们村的怎么办呢?
“拔掉黄麻,放水!”
“不行!”
“卓场村的人不在怎么能这样做呢?几个小伙子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正当我们拿不出好主意的时候,卓场村的村民也赶到这大堤上。这时候,我们村人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这块黄麻地的主人宋志河身上,看到这种情景,我想:坏啦?两个村要打仗啦!我心里有点慌,抬起头盯着那位中等身材,脸儿黑生生的,大约五十多岁,赤着脚的男子汉。只见他望了望大堤下几千亩浸在水里的庄稼,望了望大堤上急得团团转的我村的干群,又望了望大堤上自己田地里在风中摇曳的一米多高黄麻。他毅然地走到黄麻地,用嘴轻轻地吻一下犹如孩子一样的黄麻,然后伸出双手拔掉了长得旺盛的黄麻,一颗,两颗,……这时,保卫荆江的战斗场面浮现在我的眼前,舍小家,顾大家,我们大家是一家的口号在我耳边回荡。
一场拔麻开沟放水的战斗打响了。
组长王耕富把群众分成三组,命令每组干十五分钟,轮流换班挖沟,我被编在第三组里,顿时,河堤上合成一股人流,铁锹飞扬,泥土翻花,欢笑声,流水声,嘈杂声汇成一片。干群们干得热火朝天。换了一班又一班,一条几十米长的东西大沟,缓缓地向下移动。第二组下去干了大约十分钟,我的眼光忽然投向了我的老师在脸上。只见他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不住往下滚,脸色发黄。我想:教坛上的精英怎么也比不上拳大胳膊粗的汉子?我刚想喊王老师,只见王良叔叔纵身一跃跳了下去,伸手夺过王老师手里的铁锹。王老师望着他说:“时间还没到。”
“你的脸已经发黄了”。王良叔叔一边说着,一边把王老师强行着推上岸来,王良叔叔就是这样连续干了两班。
经过五个小时激烈的奋战。一条几十米长,三米多深的大沟,终于挖通啦!堤岸下庄稼地里的水好像忍受不了太阳的炙烤,争先恐后地顺着挖好的新沟流向红李河。正好这时,大庙乡党委书记王云三带着一群人查看灾情路过这里,看见这场面,挥着手,笑着喊道:“龙江人来到我们这里啦!龙江风刮到这大堤上了!”站在大堤上的干群都拍着手笑了。
再见啦!干群们都挥手告别了。只有那黄麻地的主人宋志河站在河堤上,注视着潺潺的流水,注视着被拔掉的一堆堆黄麻苗;只有那一望无际的庄稼苗在微风中摇曳着,微笑着;只有堤岸上一颗高大的白杨树上的喜鹊在叽叽喳喳的歌唱,歌唱这场灾情中,闪现出人间真情!人间大爱!闪现出来的龙江风格!
王潘,宿州市散文协会会员,一名农村教育工作者,宿州市优秀教师,灵璧县先进教育者,在《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文汇》《拂晓报》《农村孩子报》上发表过文章。灵璧家园网新晋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