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心上灵泉/郑立

三潮水,大自然神秘的间歇泉,在时间的琴弦上,它总以冥冥中的灵异,炫动人心。我要说的是九峰山三潮水。

九峰山三潮水,在重庆市武隆区火炉镇西十里外的徐家塘村,早中晚涌泉三次,《四川通志》称为“信水”,《涪州志》把它与邻近的龙桥山并入涪州名胜,有“龙桥三洞,信水三潮”之誉。泉眼隐在十米高的崖阡内,掩在犬牙状的石隙中。崖阡如微微张开的龙口,乳石凌凌,绿苔茵茵,宽围十余米。涌泉之初,石隙中隐隐有咚咚玉锣金鼓之音,或嘈嘈,或切切,或稀疏,或密集,抑扬有致。倏然间,一喉三孔,涓流银涌,哗哗脆吟。清澈的泉水,沿着崖坡飞流直下,一路珠落玉盘,淙淙盈耳,一旦流进崖底数百米远的老盘河,犹如通神,喷涌在泉眼的清流,戛然而止。石隙中,铮铮玉磬金铃之声也倏然而去。泉过石隙,水衣点滴不留。神秘莫测的三潮水,水唱山和,幽雅成趣,只四五十分钟的潋滟之光,让观水的人心仪,让观山的人喟嗟。

崖阡外,是民间膜拜的祭场,敬的是神龙的排位,敬的是土地、观音的塑身。残烛断香里,都是风调雨顺的祈盼,都是祛病延年的祈望,都是丰衣足食的祈求。曾经艰险的路途,也没阻断过来自人心的潮敬。“三潮灵水”、“灵山仙景”、“佛缘胜景”……历代政客文人的香墨和诗刻,琢凿在人生遭遇这一灵泉后的隐秘,以及生命中无法绕行的陷阱与憾事,在有敬无畏之中,积淀一方山水的睿智。对于这些,我想起匈牙利作家山多尔的一段话:“大自然不光是理性和因果的,有时现象的背后也隐藏着神秘的力量。但你不应该迷信,因为这不适合人类。但也不要完全抗拒迷信,因为这样就是超越人类能力的自不量力。你只要心平气和地微笑着藐视它——略带一丝敬畏。”数百年来,这里的人钟情于此,忘情于此,或许正因为如此。

崖阡下,一座不足十平方米的佛阁,阁内供奉观音菩萨和各方诸神简单明了的木塑或瓷塑。佛阁是当地善男信女筹资所建,墙侧忝列有捐赠者的名姓及钱资。这里曾有一座古旧的观音庙,后来被人捣毁。一眼间歇泉,人们赋予它无数期许的美好,它让人在这些期许中迎迓着神佛的联想。集体虚无的膜拜,在个人的内心坍塌以后,许多冥冥的昭示,人又无法说破,于是只能从心外寻找心内的支撑,或求神,或者拜庙,让心灵安稳。这只是一种精神自慰。无知而信仰,必是迷信;知之而信仰,当是正信。人之渺小,短短数十年,生死倏忽之间,或聚或散,或喜或悲,无力像释迦牟尼一样穷极信仰的真谛,只能在因缘之中完满一段生命。对于我们的世界,听其自然,爱它,乐意从属它,这或许就是自在。

初秋时节,上午十一点,雨后初晴。我随一群文友刚走近三潮水,听佛阁前一群人快意地叫喊:“潮水啦!”我们冲了过去。泉水如丝,如线,如绳,如拳,咚咚淙淙,从陈方权引泉的钢管中喷出,泉隙边,冰冽的水光抚摸着茵茵的绿苔。欢唱的清泉,流进第一个饮水池,溢进第二个饮水池,漫过第二个饮水池,从绿苔的小水沟滑向崖边的洗手池,翻过洗手池,涓涓潺潺,闪闪烁烁,奔向藤树葳蕤的山涧,流向老盘河。有人在佛阁点燃了香烛。凝眸、拍照、饮泉、嬉闹……文友各尽其态,我因三顾而遇,心飞神驰。从地穴中来,从岩石中来,被人赋予灵性和神性的泉水,在沁人心脾的甘洌中,通透在我们的舌尖,拂绕在我们的瞳眸,心悦在我们的肺腑。整整一个小时,流泻着我心头的秋实之聚,咂品着我灵窍的无尽之味。孔子提醒人们,敬鬼神而远之。鬼与神,人心之所造。在人心上或有,在人心上或无,有或无,取决于人心的有或无。在唯物与唯心之间,我们都想找到辩证的选择,但我们赤条条来,空空手去,留于世间的,遗憾大于无憾。

三潮水,灵性天然,神性幽然。在我们的欣悦的注目里,安然在崖阡的泉水,倏然而止,流响在沟壑的咚咚,悄然而去。大自然之神力,人类难以企越。如日本作家东山魁夷《听泉》的里,那一群呼啦啦拍着翅膀的鸟儿,只能在森林中一泓清澈的泉边,倾听生命的絮语。在三潮水,我没看见一只鸟儿,盈耳的蝉鸣和翩飞的蝶影,挂满初秋的岩林。阳光的金焰,附和着我期待的心情,把午时的三潮水织成一匹绚烂的彩锦。

离开三潮水,在松林道边,我看见一块块石碑。碑文或清晰或模糊,或拙朴或厚实,都是前人旧事的心语。“天赐灵泉”,一块石碑的题字让我惊喜。如果在心上找不见灵泉,只能在心外寻求了。天赐灵泉,也是心灵仰望的方向。但,我更愿在心上掘井,掘一眼心上的灵泉。

作 者 简 介

郑立,男,60后,重庆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作协会员,重庆市武隆县作协副主席,作品散见《星星诗刊》《散文诗》《散文选刊》《四川文学》《重庆文学》《山东文学》《诗歌月刊》等。




玉润时光·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目录

玉润时光·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征稿启事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棉衣情结/李同书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长岛记忆/张春景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桃花尖茶歌/丁大成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童年的小虾米/张付伦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又见故乡石榴红/吕秀岭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故乡那座蓝砖房/惠永胜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敬畏巫溪/俞传美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消失的老莫/周小赛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走进中原第一古寨/郭东海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风雨草堂情/王院华

(0)

相关推荐

  • 孤寂的红房子

    孤寂的红房子 昔日<陋室铭>一文,刘禹锡认为陋室不"陋",是因为室主人"德馨",才底气十足,画龙点睛的反问"何陋之有"?而今我心 ...

  • 谭文峰/在颁奖典礼仪式上的发言

    作者简介 谭文峰:山西垣曲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运城市文联副主席,运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小说和影视剧多部,其小说作品曾被二十余家出版社编入各种选本,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 ...

  • 大奖揭晓 | 第三届散文奖获奖作品公示

    "三毛散文奖"是以浙江定海籍当代女作家三毛命名的散文类文学奖项,面向各地汉语作家.第三届"三毛散文奖"的学术指导单位为浙江省作家协会,由中共舟山市定海区委员会. ...

  • 著名女诗人 孙思

    孙思,诗人,上海作协理事,<上海诗人>杂志副主编.著有诗集五部,曾获刘章诗歌奖.第二届海燕诗歌奖.上海作协会员年度作品奖,长诗<浦东浦东>获2018年管过改革开放诗歌大赛金奖, ...

  • 第三届“三毛散文奖”入围终评作品公示

    齐豫<橄榄树> "三毛散文奖"是以浙江定海籍当代女作家三毛命名的散文类文学奖项,面向各地汉语作家.第三届"三毛散文奖"的学术指导单位为浙江省作家协会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一些不眠的夜晚/韦汉权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一些不眠的夜晚/韦汉权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春满思源/刘景常

    美丽的思源,花事正浓,行政楼后面樱花大道两旁的樱花树枝干壮实.排列整齐,大朵大朵白色的樱花早已挂满了枝头.就连前一阵子长出绿油油小叶片的海棠也开得像一团锦绣一样,一片灿烂.学校医务室西侧金黄色的麻叶绣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路上,爱在杭瑞线之间/董金官

    那年初夏,没有太多行囊,只有一个黑色的单警装备包.里面装载着我的十七年寒窗,父母佝偻的背影,还有往后那一身藏青色戎装的责任.我记不清自己是如何把它从那辆大巴车的储物仓,挪到警校培训学员的宿舍,只记得自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道口街的老澡堂/马双喜

    豫北名镇道口镇,在历史上曾被冠于"小天津"之称的美誉.这是因为晚清光绪年间,道清(道口至清化)铁路.卫河水路和土路(道口至濮阳.清丰.长垣.内黄等地)相交于此,因此道口成为豫北重要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荆条/梁丽平

    牡荆,是书本上的学名,在民间叫荆条,是马鞭草科落叶灌木,其叶对生,幼枝.新叶为绿色,花成串,生于当年生枝条末端,淡紫色,花期6至7月,荆花最亦酿花蜜,在中国北方地区广为分布,常生于荒坡山地阳坡之上,常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飘雪的日子/李增强

    印象中的青龙湖,冬季有一种颜色始终让人向往如初.亦如三月的垂柳永远钟情于和煦的春风. 青龙湖是个人工湖,偏安于小城的西北部.原先是一座废弃的砖瓦窑厂,后来蓄水成就了今天的青龙湖.如今,这里遍植绿树红花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杏祭/郭建荣

    时下正是杏子黄熟时节,看着满树橙黄的杏子,在绿树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鲜艳剔透,忍不住流口水的记忆,又静静的漫步在脑海里. 小时候最喜欢这个季节,因为杏子熟了,它是冬去春来,山里孩子迎来的第一种水果,孩子们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淳朴民风在早集/陈广德

    爽利的一夜,在甜梦正酣的三更时结束.从临街的窗,又听见若有若无的阵阵"踏踏".哦,久违了,家乡早集的脚步. 这是窑湾,苏北小镇,京杭大运河从这儿流过.古时这河里有船,岸上有纤,纤家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牡丹梦之旅/王慧

    春天正是各种鲜花竞相开放的季节,先崭露头角的是灿烂的桃花,桃花虽艳,但是花朵未免太小,香气稍欠,然后杏花.梨花.海棠花也不甘落后,纷纷跟桃花争妍斗奇,把初春点缀的像一个惜春的少女,帽子上.衣服上点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