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来延安的女学生,为什么很多都选择嫁给了老干部?
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生长在城市里的一部分女人不再满足于做针工女红、相夫教子的传统女人,她们希望自己享受和男子们一样的权力,可以走上街头,到工厂里工作,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女战士,为建立一个新中国而奋斗。
打开WiFi万能钥匙,查看更多图片
1936年的延安,对于那些想突破家庭和社会束缚的新青年来说,就好像麦加之于伊斯兰教徒,他们渴望来到这个革命圣地,见到毛主席和那些传奇的抗战英雄们,并成为革命队伍的一员。
据统计,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4万余人,其中有一半是女性高中以上学历的占19%以上。这些女性在今天来看,她们都是站在时代潮流,敢爱敢恨的高学历女性。
不过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就是这些年轻的女学生们绝大部分都嫁给了比他们年长很多的干部们。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出于对英雄们的崇拜。与这些女学生相比,这些干部们虽然年长得多,但他们中很多人在参加革命前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些甚至留过学。他们经历过长征,经历过革命的风风雨雨,甚至上过战场杀过敌人,对于这些女学生来说,就像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偶像和英雄。
二、当时对结婚的“软性规定”。虽然在延安时期的婚姻条例中,看不到有关于“二五八团”或“三五八团”的具体记载,但很有可能是当时在关于结婚问题上形成的共识,就是说要达到一定的年龄、职务、党龄和军龄才能结婚。
三、服从组织安排。在这些婚姻中,也有一些是“政治婚姻”,通常是由组织出面介绍,双方意向统一以后完成的婚姻。比如陈云在1937年11月因为生病需要有人照顾,才在组织的介绍下认识了于陆华,两人经过暂时间接触后便确定了夫妻关系,相濡以沫共度一生。
四、抗战时期的延安,对于这些女学生来说虽然是精神上的沃土,但在物质上却非常缺乏。相对于普通群众,干部拥有的物质条件会好一些,这恐怕也是女学生嫁给干部们时一个考量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