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之,拳架与呼吸如何完美配合,腹式逆呼吸法说明
太极拳是一种“以意导气,以气运身,以身运手”的运动。实际训练中对呼吸的要求应该是一种自然地腹式呼吸,而不是刻意的用意念指导。
初学者也不能盲目的去追求。
新人如果刻意在拳架中配合呼吸,注意力就会受影响。导致动作呆滞不连贯。行拳追求的是一气呵成。应该在动作自然的熟能生巧以后无意识的呼吸跟动作配合。
建议初学者刚开始别考虑呼吸问题,这个时期是属于在“招熟”的阶段,为了动作不呆滞以自然的呼吸为主。建议先把动作记下来,再通过1-3年的沉淀,待招熟之后再慢慢地体悟这个要求。
听过老前辈讲过:“太极拳是武术与气功的结合,太极拳采用的呼吸方式就是气功里面的《吐纳 》法”。
后来在走架过程中细细品味,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不一样的是气功“一呼一吸”可以长达一分钟;太极拳的呼极则要在行拳走架中配合动作的开合,快慢,蓄发。
太极拳是有氧运动,它的“健身、养生”属性,非常受大众的欢迎,因此不管是在武术界、民间、门派,还是哪种形式的太极拳主张的都是以“腹式呼吸”为主。
腹式呼吸与胸式呼吸的区别
腹式呼吸:利用横膈膜肌的升降来带动呼吸,过程中会明显的使腹部鼓荡。胸式呼吸:是由胸部的开合起伏来带动呼吸。不管是哪种呼吸都是肺部呼吸。
太极拳以腰为主宰比较重视“气沉丹田”,而腹式呼吸能够明显的使丹田穴位突起,采用腹式呼吸容易促使气沉丹田。
腹式呼吸又分两种方式:
1. 自然呼吸:
腹式呼吸,呼吸的过程中腹部自然的鼓起,并逐渐地做到:深、长、细、匀状态,术语上称“气沉丹田”。
腹式呼吸有利于气血下行,因此可以促进下盘的稳固。也由于腹部鼓胀加上胸部的扩张使大量的氧气存在于肺部与腹部,增加了肺的吸氧量,使有氧运动呼吸循环更加及时,因此腹式呼吸对于初学太极拳的人比较适宜。
2.逆式呼吸这种呼吸又称“逆腹式呼吸”,一般是在行拳走架的时候,腹部的肌肉收缩配合太极拳的以腰带手。逆腹式呼吸特点是吸气的时候小腹会收缩,呼气的时候小腹会向外鼓出。因此与腹式呼吸刚好是相反的,这一点初学者很容易混淆。
注意:
由于逆腹式呼吸在吸气的时候横膈膜肌上升。会使肋底部横膈膜肌提起,肺组织就不得不向4周扩张,以保证更多的空气进入肺部。
这种呼吸是需要习练者有一定的基础的。建议:最好在练拳三五年以后学习原因:防止横膈膜肌因为呼吸不当而受损。
腹式呼吸的方法:
舌顶上腭,提肛,用鼻子吸气;呼气的时候气流沿舌两边呼出。自然的吸气,自然的呼出,过程绝对不能憋气,不然产生岔气,否则出现胸闷,头晕的现象就不好了。所以习练过程任何有关呼吸节奏的都要格外的注意。
太极拳的逆复式呼吸要求先从丹田吸到命门,再由命门传导到背脊。注意含胸,为了让气顺利的到达背脊,呼气的时候从任脉下来,再分流:往手走,往丹田再往脚走。
“如果按摩,针灸是通过外部穴位打通经络;太极拳就是通过内气的抚摸,从内部打通经络”。所以“呼吸吐纳”在养生上是非常重视的。
研究气与力的关系:“吸气的时候力量较小”“呼气的时候力量较大”“闭气的时候力量最大”。
太极拳发力时的呼气,外气呼出恰好是内气达到四捎的时候。所以拳配合发力时呼气力量最大。
注意:新人在习练太极拳时,由于习惯导致发力不当。没有掌握节奏会导致憋气。
虽然我们提倡自然呼吸为主,行拳后期招熟之后为更上一层楼,一定会形成逆腹式呼吸。初学者在架熟之后也一定会经历“无意识”到“有意识”,再到“无意意”的过程。
针对第二个“有意思”的阶段,呼吸配合动作的规律参考如下:
蓄吸发呼
合吸开呼虚吸实呼升吸降呼退吸进呼
遵循以上几点规律,我们基本上就可以很好地让呼吸配合拳架的动作。
实际行拳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动作不可能完全按照这个节奏来,遇到有的式子动作较长,较短或较慢。一次呼吸可能不是很舒畅或节奏跟不上,此时我们可以再加一个“小呼吸”。
动作在创编的时候是从“攻防含义”,套路的“间架结构多”角度出发,强行地把呼吸和动作配合在一起,反而会造成呼吸不顺畅,动作散乱,
总之呼吸要自然,要以动作协调为原则。
有人提议呼吸的时候配合提肛,目的是收缩肛门的“括约肌”。但是这个多用于道家养生站桩的时候,是一种闭气的形式。
但是不建议初学太极拳习练者去用,以免初学者弄巧成拙产生憋气现象。
最后建议打太极拳就穿太极服一是对太极文化的尊重;二是穿太极服宽松,能够保持气血的流畅,没有腰带的束缚也不会影响腹式呼吸的质量。
练习呼吸就是练习肺部的功能,中医认为肺主纳气主肃降。
肺朝百脉,对肺部的练习可以有效地增强脏腑功能。另外肺可以带动横膈膜肌上下蠕动,有效地按摩内脏,提升脏腑的功能。
在行拳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肺部呼吸的畅通。不能出现横气填胸,否则会出现胸闷气短,阻碍气血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