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鉴赏-畲田词五首(王禹偁)
其一
大家齐力斸孱颜⑵,耳听田歌手莫闲。
各愿种成千百索⑶,豆萁禾穗满青山⑷。
其二
杀尽鸡豚唤劚畲⑸,由来递互作生涯⑹。
莫言火种无多利⑺,林树明年似乱麻。
其三
鼓声猎猎酒醺醺⑻,斫上高山乱入云⑼。
自种自收还自足,不知尧舜是吾君⑽。
其四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⑾?
愿得人间皆似我⑿,也应四海少荒田。
其五
畲田鼓笛乐熙熙⒀,空有歌声未有词。
从此商於为故事⒁,满山皆唱舍人诗⒂。
注释
⑴畲(shē)田:烧荒垦种。词:歌词,一作调。
⑵斸(zhú);锄一类的农具。这里作动词,掘土的意思。孱颜:通“巉岩”,高峻险要的山岩。
⑶索:古代长度单位,十丈为索。作者自注:“山田不知畎亩,但以百尺绳量之,曰某家今年种得若干索,以为田数。”
⑷豆萁:豆茎。这里泛指豆类作物。
⑸豚(tún):原指小猪,这里泛指猪。
⑹递互:交替互助。生涯:生活,活计。
⑺“莫言”二句:作者自注:“种谷之明年,自然生木,山民获济。”
⑻猎猎:形容击鼓声。醺醺:酣醉的样子。
⑼斫(zhuó):砍伐。
⑽“自种”二句:取《击壤歌》“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之意。尧舜:即唐尧和虞舜,古代圣明的君主。
⑾力耕:努力耕种。岂有偏:没有偏心。
⑿皆似我:都像我们一样能够互助。
⒀熙熙(xīxī):和乐的样子。
⒁商于(wū):古地名。商於古道的陕西商洛商州、河南淅川县内乡一带。战国时,张仪说楚怀王绝齐亲秦,愿以商于之地六百里献楚,即指此。故事:过去的事。这句是说:商于地区畲田时“空有歌声未有词”的情况从此成为过去。
⒂舍人:作者自称。《汉书·高帝纪》(唐)颜师古注:“舍人,亲近左右之通称也。”作者曾任右拾遗、直史馆、左司谏知制诰等官,常在皇帝左右,故自称“舍人”。
赏析
宋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91年),作者遭诬陷获罪贬为商州(治所在今陕西商县)团练副使。大约这年冬末或次年初春写下了这组诗。商州地处深山,与外隔绝,生产方式落后,农民垦植的是畲田,即火耕田,火种田。由于历史条件和客观环境的关系,商州某些偏辟山区的农民还保持着群体互助的古老传统。到了农耕季节,“先约定某家某日有事于畲田,虽数百里,如期而集,锄斧随焉。至则行酒啖炙,鼓噪而作”。这种风俗反映了山区农民之间团结互助的关系。为了生存,他们不能不依靠集体的力量。这组诗前作者写有较长的序,交代写作缘起,大意是说,商州南部的丰阳、上津等地皆深山穷谷,当地山民用刀耕火种的方法种地。耕种时,山民们互助合作,主人备酒肉款待,还要击鼓唱歌,互相勉励。作者认为他们的行动可嘉,精神可贵,于是作《畲田词五首》,以表赞美和鼓励。
《畲田词五首》为诗人藉当地民歌的格调,融会了民歌通俗清新、悠扬生动的优点而创作的新歌词。歌词写得比较通俗,这样山民们易唱易懂。唐代流行于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的山歌《竹枝》,主要因刘禹锡创作的十一首《竹枝词》新歌词,从而立足文坛,经久不衰;而唐代流行道州(治所在今湖南道县)一带船夫唱的民歌,经元结在大历二年(767年)创作的五首《欸乃曲》,从而显名后世。王禹偁的《畲田词五首》也起到了相同的作用。
组诗开头“大家齐力劚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展观了一幅欢乐而又热情洋溢的垦畲图:在那高山丛莽之中,劳动者在斫伐树木,排山奋进,“鼓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乱云”,随着山风吹来的猎猎鼓声和亢亮的田歌,劳动者互相勉励,齐心协力地劳动着。这几句简括而又着力地渲染出了改山造田的磅礴气势。“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二句,明白道出了劳动者美好的愿望。诗人用民歌般朴实的诗句唱出了农民的心声。
“北山种了种南山”一句,概括交待了“斸畲”劳动分先后、协力共同进行的特点。这一句的着眼点即在于强调劳动者的协作精神,所以便自然地引出了下一句“相助力耕岂有偏”。“相助力耕”是一种一家垦舍,四邻相助的淳朴高尚的美德,也是一种古老的风俗习惯。“杀尽鸡豚唤斸畲,由来递互作生涯”,只要谁家有事于畲田,四围乡亲“虽数百里如期而至,锄斧随焉”。“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二句,借农夫之口,表达了在劳动中产生的自豪感。畲田广种,不局限于一山一地,若人间皆能如他们那样,那就“四海少荒田”了。此二句,同时又双关诗人的政治志向。王禹偁出身农家,熟悉和关心农事,又时值宋初承五代战乱之后,入亡流徙,土地抛荒,提倡开荒种地是地方亲民之官的首要任务,为此,诗人提倡畲田,想做到“四海少荒田”,恢复遭到破坏的农业生产,其意义是很大的。
这组诗,诗人不是以旁观者而是以贴切畲田劳动者的口吻创作的,劳动者也乐意唱它:“畲田鼓笛乐熙熙,空有歌声未有词。从此商于为故事,满山皆唱舍人诗。”成为劳动者自己督课勉励之词。这样的写法与以旁观者身份所作的不同,内容更真切。
《畲田词五首》这组作品通俗易懂,很有些民歌风味。诗人从山民畲田这一原始形态的群体耕作劳动中感觉到了自力更生、劳动自给、互助合作等人类社会的普遍精神,在诗中有意加以揭示提醒,具有鲜明的思想意义。这组诗不是以旁观者而是以畲田劳动者的口吻创作的,因此表现了农民的真实心声。诗里,无论是写农民互相勉励、奋力垦荒:“耳听田歌手莫闲”,“斫上高山入乱云”;农民的希冀:“豆萁禾穗满青山”,“林树明年乱似麻”;还是劳动的自豪感:“自种自收还自足”,“也应四海少荒田”。都显得真切感人,显示了诗人对农民垦荒种植的重视。
《畲田词五首》吸取了当地民歌的格调,通俗清新,悠扬生动,艺术上也卓有特色和感染力。组诗对承晚唐、五代而来的宋初浮靡诗风,起到了力矫时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