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锁院士: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作者:中国农业大学 张福锁院士
来源:《农民日报》2021年9月28日7版

耕地是粮食的“命根子”,数量和质量协同发展关乎我国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表明,全国实有耕地19.18亿亩,总量较10年前的第二次全国国土调查减少了1.13亿亩。我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的比例约40%,大部分耕地仍然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不强、耕地质量不高等问题。此外,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频发。2018年全国农业成灾面积达1.59亿亩,其中,农作物受干旱灾害面积1.11亿亩,受洪涝灾害绝收面积1442万亩,还有1037万亩受到洪涝灾害的严重影响,导致我国农业产量年际波动大,持续增产难度高,威胁粮食安全。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2013年12月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19年11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建成8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到2022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到2035年,通过持续改造提升,全国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进一步提高,不断夯实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础。

目前全国已完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据评估,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了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20%,亩均节本增效约500元,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支撑全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编制并实施新一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紧盯粮食生产目标,围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8个方面的内容,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要求、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建设分区和建设任务、建设监管和后续管护、效益分析、实施保障等,为各地科学有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规划》明确到2025年全国累计建成10.75亿亩并改造提升1.05亿亩,到2030年累计建成12亿亩并改造提升2.8亿亩高标准农田,规划期内同步实施完成1.1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建设。到2035年,全国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新一轮的规划主要突出强调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更加突出质量要求。在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扩大的同时,兼顾耕地质量的改造提升。这对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确保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形成更高层次、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础至关重要。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生产设施建设是确保耕地产能达标,稳固产量目标,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的基础措施,而耕地质量改造提升是拉高产能上限,有效降低资源投入强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产量潜力的关键举措。因此,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数量和质量并重将有效提高粮食产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生产与生态的协同。

二是更加注重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深入推进,集中连片、施工条件较好的地块越来越少,新一轮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难度及成本不断增大。因此,《规划》提出逐步提高亩均投入水平,亩均投资一般达到3000元左右,为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更高水平的资金支持。《规划》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分成东北区、黄淮海区及长江中下游区等7个区域,因地制宜地提出分区建设重点和分省建设任务,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两区”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因此,新一轮的《规划》充分考虑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需求,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顺利推进。

根据《规划》目标,到2030年全国将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2亿亩,改造提升2.8亿亩,覆盖全国62.6%的耕地。若按高标准农田建设每亩稳产1000斤来计算,12亿亩高标准农田可稳定供给1.2万亿斤的粮食,相当于当前我国粮食产量的90%,将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饭碗”装“中国粮”的目标更加稳固。因此,我们应当立足祖国大地,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围绕耕地质量与农业绿色发展,面向农业现代化建设,精心布局一批前瞻性、战略性产能提升与绿色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加强农业绿色技术自主创新;加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融合发展,推广“科技小院”等技术落地和技术服务模式,加快农业绿色技术在全国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加快我国农业绿色转型,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