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后来的我们》观后
大概因为是歌星刘若英导演的第一部电影,所以《后来的我们》最近被炒得很热,我不是刘若英的歌迷,但是也想蹭一蹭热度,于是也花了几十块钱去看了。
电影采用的是倒叙的方法,曾经的一对恋人,因为飞机临时延误,而不得不在宾馆开了同一个房间。两人并没有旧情复燃,只是用一种非常平静的口吻和语调,回忆起当年的曾经沧海。
男主林见清,女主林小晓,来自同一个村,都有一个京飘梦,都立志要在北京闯出一片天地。所不同的是,男主是大学生,较有文化(比如会背“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毕业后能够依靠自己的才能(主要是在游戏开发方面的才能),创业成功,出人头地。回忆从男主在北京读大学期间开始。而女主则并没有考上大学,所以她最大的梦想,就是傍上一个比较稳定的北京人(包括已在北京扎稳脚跟的外地人),然后在北京有一套房子,有一个在外人(尤其是家乡人)面前足以扬眉吐气的家。
很明显可以看出,男主和女主,一开始就是互相喜欢的。女主看男主的眼神,处处都透露着欣赏和暧昧。而男主虽然不显山不露水,在老家有人误把他们俩当成恋人,他还迫不及待地澄清说:她不是我女朋友。可是暗地里呢,却默默地关心着爱护着女主。比如特意把自己的客户介绍给女主,比如在天桥下卖黄色影碟,跟试图委琐侮辱——虽然只是言语上的——女主的买家发生争吵,甚至不惜大打出手。可是他们之间的关系,虽然很亲密无间,女主被炒鱿鱼无家可归了,理直气壮地也就住到男主狭窄的租室里,但是似乎就像停留在99度的热水一样,怎么样也无法沸腾,他们之间,似乎怎么样也捅不破最后一层纸,即使是夜深人静这种对单身狗来说最脆弱最敏感的时刻,并且听到了楼上正在男欢女爱而发出的楼板的摇晃声,也能够坚守住底线,淡定顺利入眠。
这一点我始终很不能理解,导演也没有告诉我们,如果一定要做一个合理的解释的话,那就是:一开始,两人都不是彼此的菜。就男主而言,他想得最多的是事业,他要创业,他要努力拼搏,而女主这样的一个状态,显然无法在他的事业上帮上他什么。所以虽然喜欢,但也会犹豫,何况女主毫不掩饰地在男主面前,不无炫耀地说自己找过一个又一个的男朋友。而在女主这一面呢,虽然男主的学历比他高,也有梦想,但就目前而言,显然离扎稳脚跟还远得很,所以也并不符合她的要求。所以两个人虽然很好很亲密无间,但心中都对对方存有遗憾,因此无法走到一起。
当然,虽然有遗憾,可是毕竟还是互相喜欢的,何况彼此之间有着那么多的交集呢?直到男主为了替女主出头,狠揍了欺骗过女主感情和青春的公务员,并被关进监狱之后,女主才彻底感动了,彻底撇开了所谓的遗憾,在接男主出狱的那一刻,便情不自禁地投入了男主的怀抱。
于是两个人便顺理成章地在一起了。他们用爱互相鼓励,共同努力,用女主的话说:生活虽然累,但是处处充满了眼光,充满了力量。但是,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北京这样的一个大城市,固然处处蕴藏着机会,但却也时刻充满了冷漠和残酷。像林见清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在北京几乎只能算一个微小到可以被忽略的原子。曾经与他一起热血沸腾信心满满共同创业的同学,都陆续坚持不住,去过平庸而稳定的生活了。男主独木难支,不得不放弃创业,进入一家游戏公司当客服接线员。这样的工作,对他来说,不但无法施展才华,还要忍受许多游戏玩家无理取闹的辱骂和恐吓。他终于忍无可忍了,忘记了自己的职业底线,在电话里跟玩家大吵了一通。公司的惩罚还没到来,却先遭受到这位玩家的报复,他带了一大批人,闯进公司,将男主痛打了一番。
工作上不顺利,肉体上受欺凌,可以想象,男主的心里,自然憋着一股气。因此,在与女主一同吃街边摊时,只是因为隔壁座位的人多说了一句闲话,男主就与对方大打出手。当初,你不惜牢狱之灾,将那个爱情骗子公务员痛打一顿,这是替女主出头,是血性,是侠义,这没问题,在爱情中还可以加分。但是今天你只不过是因为一句闲言语,就大打出手,在女主看来,这就是好勇斗狠,卤莽无谓了。最终是女主猛咽几口白酒之后,冲上去连续扇了男主几个巴掌,并大声指责他:你是不是神经病啊?这场无谓的打斗才得以收场。
打斗虽然暂时收场了,但是在他们的感情之间,却滋生了前所未有的裂痕和隔膜。男主从此消沉了,整日窝在租来的斗室里(工作自然是保不住了),戴着耳机,频繁地按着鼠标,玩他的游戏。他似乎与外界隔绝了,父亲打电话来,也听不见,还是女主拿着手机,提醒他是父亲打来的电话,他才接起来,不知所云地敷衍了几句,便又继续玩他的游戏了。他是如此地沉迷其间,以致连女友跟他分手诀别的话,他都听不见。女主失望透顶了,她选择了离开。
男主猛然发现女主走了,他突然意识到,也许从此之后再也见不到她了,他将永远地失去她了。于是他扔下了游戏,冲出去,到处去追寻女主。终于在地铁上找到了,女主已经走进了地铁的车厢,车门即将关上。就在所有的观众都认为男主会不顾一切地扑进地铁,抱住女主以挽回这段感情的时候,男主却犹豫了。
确实,如观众所见,要追回来,并不难,只要说上几句誓言,找上一份工作,并努力去做,他们的爱情就可以得到重生。但是追回来之后怎么办呢?还是回到过去的各种鸡零狗碎、一地鸡毛中去吗?所以男主犹豫了,在转瞬即逝、即将关上的车门面前,他犹豫了。
分手是更好的选择,也是必然的结局。在女主这一面,这个男人已经消沉下去了,他令她失望,看不到未来了。而在男主这一面,这份爱情太沉重了,已经成为束缚他追逐梦想的负累了。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郑智化的一首歌:《阿飞和他的那个女人》,其中所讲述的故事,几乎与这部电影一模一样,歌词不长,复制于下:
阿飞和他的那个女人
离开家乡在台北混了几年
阿飞曾有满腹的理想
事到如今依然一事无成
阿飞开始学会埋怨
开始厌倦身边所有的一切
阿飞每次生气的时候
那个女人显得特别可怜
这样的日子一天一天
阿飞花掉身上仅有的钱
阿飞付不起房租买不起烟
吃饭喝酒都靠那个女人
阿飞的他的那个女人
为了生存到酒廊陪酒赚钱
活在这个现实的世界
难免要学会放弃一点尊严
阿飞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坏
常常一个人自怨自艾
只有在喝醉的时候偷偷流泪
抱着女人幻想他的未来
阿飞的性格变得越来越怪
常常半夜从梦中醒来
有时候发现身边的女人不在
黑暗中独自摸索他的悲哀
阿飞的他的那个女人
最后终于决定还是要离开
她依然深爱着他的男人
但这种男人不会给她未来
阿飞的生命从此失去依赖
像一个被母亲遗弃的小孩
但是骄傲的男人早已被宠坏
他依然不知觉悟原性不改
阿飞失去他的女人
仿佛失去他自己的灵魂
他不再相信所谓的爱情
深深怨恨离开他的女人
无知的阿飞何时你能长大
何时能扛起男人的责任
你可知当一个女人对你托付一生
她也许离开但她依然在等
故事的情节,很像吧?当然了,这似乎也可以说明, 美好的爱情最终抵不过残酷的现实,这样的悲剧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在上演着。但是这部电影并没有这么简单,也不仅仅是为了说明这条哲理。失恋让男主暂时得到了喘息,他化悲痛为力量,满血复活,拼命创作游戏,最终利用他们之间的爱情经历和体悟,写出了《伊恩和凯莉》这一款游戏,并迅速走红,一夜之间,他的银行卡上多了600多万,那时候的600多万!他暴发了!他成功了!
如果是我,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还想跟她在一起,我会第一时间给她打电话——而不是发短信——,惊喜地告诉她我成功了,告诉她我还想念着她,让我们重新在一起吧。但是奇怪的是,男主并没有打电话,而只是发短信,很多时候,打电话和发短信,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而且男主并没有对她提及关于复合的事,只是说很久没有回老家了,我父亲经常提起你,我们一起回去看看吧。以女主这么强烈的自尊心,这样的短信是必定不会回的,因为太没有诚意。但是不知为什么,最终他们还是一起回去看望男主的父亲了。
在宾馆的同一个房间里,男主和女主都力图考证一个问题:后来的我们,是怎么分开的?但是显然他们似乎都找不到真正的理由。男主不无感慨地说:“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就是没有了我们。”这句话貌似很煽情,也被作为这部电影的广告推介词,很多即使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也会记住这句话;很多看过电影后什么都忘记了的人,也许最终也会仍然记住这句话。但是,这句话其实大错特错,根本经不起推敲。如果真的是“我们什么都有了”,那就真的什么都有了,包括我们。关键问题就在于你有而她没有,你已经一夜成名,身份地位经济名望都有了,而女主依然只是一个到处寻找依靠的树枝孤鸟。
民国时期,鲁迅先生写过《娜拉走后怎样》这样的文章,指出一个女子光有出走之心,而无出走之力,也是行不通的。在今天,我们或许也可以提出一个命题:男女双方,一方(以这部电影为例,姑且说是男方吧)突然暴发了之后怎样?我要说,很难。横在他们之间的,首先就是自尊的问题。
在这场双方身份地位相差悬殊的组合中,就男方而言,遥遥领先的强势,会使他有着一种理直气壮的傲慢,他认为我现在有钱了,可以给你们想要的生活了,我买了房子也是为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你们不是应该理所当然地听我的安排,跟我一起去享受幸福生活吗?这种优越感,这种傲慢,往往是浸泡在骨子里的,自觉不自觉地,就会散发出来,刺激到哪怕是至亲的爱人。因为,在弱势的女方这边,她会认为自己配不上他,如果跟他在一起,她必须做好随时承受他出轨的准备。何况生活上的依赖,会使得她原本自卑的心理更加敏感,原本敏感的自尊更加神经质。
就像《金粉世家》中的那个金燕西那样,迟早有一天他会说出:“你自己看看,你浑身上下,哪一样不是金家的?”可是,也许有人会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金燕西吧?对,也许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金燕西,可是,在女主那一边,她的神经里时时刻刻都会绑着一颗炸弹,她时时刻刻会在想:看,他就要说出那句话了,他就要说“你浑身上下哪样不是金家的呢”了。就像那个可怜的房东,彻夜未眠地在等待楼上住客的另外一只鞋子落地。试想,这样的相处,是不是太累了呢?是不是注定最终仍然会有种种的鸡零狗碎和一地鸡毛呢?
因此,电影中最终女主选择了放弃,尽管有点不尽人情,却似乎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这样的相处,本来就是太难了。她并且说:“我当初不能跟你一起过苦日子,你怎么就确定我今天就愿意跟你一起过好日子呢?”这句话有点赌气的味道,她在用自己可怜的自尊,回敬对方的傲慢:不要以为你现在有钱了,我就愿意跟你如果你仍然还是那么自以为是,还是那么傲慢,我也可以不屑一顾的。
如果说女主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而放弃了这段爱情,是情有可原的话,那么,男主的父亲(以下简称父亲),为了自尊而放弃了天伦之乐,就显得很无谓了。儿子成功了,有钱了,在北京扎稳脚跟了,并且买了房子,准备接他一起去北京生活,这本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可是老头子却说:“你别以为自己有钱了,就可以随意安排别人的生活。”这叫什么话呢?在你面前的,是你亲手抚养长大的儿子,不是一朝突然发迹而今向你炫耀的儿时伙伴。不管怎么样,你都不应该为了这无谓的自尊,独自一人固守在老家,为了这无谓的自尊,不仅赔上了自己幸福的晚年,无形中还给儿子加上了一份不孝的罪名。
不错,一下子有钱起来的男主,是有点忘本了,他不再喜欢吃父亲亲手给他做的粘豆包了,他开口闭口就是北京如何如何好,一副满满的优越感。但是,人心,随着境遇的改善,自然而然是会有所改变的,偶尔可能会有些傲慢,有些忘本,但只要善良的初心并未泯灭,这些小节的傲慢和忘本,是不是也应该得到包容和理解呢?
也许,导演就是想借这一场悲欢离合的爱情往事,来表达关于尊严的话题。诚然,自尊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有着强烈自尊心的人,也理应得到尊敬。只是,当我们在最最亲爱的人面前,仍然敏感得像只刺猬,自尊得像只孔雀,是否也是另外一种固执的偏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