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克以元帅之资,立大将之功,授上将之衔,享年102岁高龄

2008年7月14日,开国上将萧克,在北京的家中迎来了他102岁的生日(虚岁)。

102岁大寿,本来应该很热闹,但萧克家中的气氛却可以用冷清来形容,在外面工作的儿女纷纷回家给他祝寿,但萧克却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四川的百姓们怎么样了?”

老伴儿在他耳边说:“国家正在组织救援,你就放宽心吧!”

听完老伴儿的话,萧克老将军之前紧张的神情,才缓和了起来。

3个月后,2008年10月24日,萧老将军在家中离世,享年102岁高龄。

1907年7月14日,萧克出生于湖南嘉禾县泮头乡小街田村。

请注意,就在萧克出生后的第27天,在湖南会同县出生了一个男孩儿,名叫粟裕;在萧克出生后的第144天,在湖北黄冈也出生了一个男孩儿,名叫林彪。

而且,在这一年,还出生了王平、宋时轮、王建安、傅秋涛这4位开国上将,所以,1907年堪称开国将帅中质量最高的一年!

萧克的家族是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父亲萧覃茂曾是清朝的秀才,学识渊博,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在父亲的影响下,也会吟几首诗,在这样的氛围影响下,自然也造就了萧克好读书的习惯。

那么,萧克为什么又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呢?

萧克的大哥叫萧克昌,与当地的绿林好汉关系很好,被当地的大地主萧仁秋视为心腹大患,于是便与官府勾结,诬陷萧克昌与土匪有染,不问青红皂白就抓进了大牢,最后将其杀害于牢中。

萧克听说此事后,犹如五雷轰顶,他一边哭一边斩钉截铁地说:“我一定要杀尽这些狗官和地主,为大哥报仇!”

1925年冬天,从广东求学的二哥萧克允返乡,把他那些所见所闻悉数告诉了萧克,特别是“十月革命,马列主义,共产党”这些新颖的名词,萧克都是第一次听到,听得他非常兴奋,当即决定南下广州从军,参加革命。

南下广州后,萧克考入了国民党宪兵教练所,后来这所学校并入了黄埔军校,萧克也成为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跟林彪成为同学。

在那段日子里,萧克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军事知识,在同学中留下了一个“拼命三郎”的绰号。

当他从学校毕业后,正值北伐战争,早有从军之意的萧克,草草收拾了几件衣服,就一路从广东杀到了湖南。当他追上了北伐军的步伐后,点名要进叶挺将军的部队,战士们问他:“叶将军的兵可不好当,你考虑好了吗?”

萧克不假思索地说:“考虑好了,我就是奔着他来的!”

果然,当北伐军打到河南汝南时,萧克的表现让大家眼前一亮。

当时,北伐军被炮火挡住了脚步,敌人的冲锋更是一波接着一波,萧克在阵地上沉稳地指挥着战士们灵活作战,打退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冲锋。战斗结束后,连长拍着他的肩膀说:“你不像个新兵啊,是不是以前当过兵?”

萧克倒挺实诚,乐呵呵一笑,说:“连长,我就是新兵啊!”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1927年,萧克跟随叶挺的部队参加了南昌起义,后来又跟随朱老总一起登上了井冈山,从此开始了更加波澜壮阔的军旅生涯。

1934年7月,萧克被任命为红六军团军团长,随后开始了艰苦而又伟大的长征。

在长征路上,红六军团给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白崇禧,曾评价萧克率领的红六军团:“第一是纪律严格,进退动作一致,奔驰数省,队伍完整。第二是组织严密,党的命令,可直达士兵下层。第三是行军力强,该部没有落伍者。”

当红二、红六军团在贵州印江木黄会师后,在贺老总与萧克的带领下,转战湖南一带,建立起了川黔湘鄂根据地,当时的湖南省主席何键慌了手脚,在给蒋介石的电报中说:“情势紧张,全湘震骇,欲靖川黔,先靖湘西,欲除朱毛,先除萧贺。”

当蒋介石重兵压境时,萧克也早已有了应对之策,他下令全军将士,每人携带两至三天的干粮,轻装前进,遇敌则打,逢城必克,以此来补充军需物资。

除此之外,萧克还用奇兵向东南方向行进,扰乱敌人的追剿,等到敌人反应过来时,红二、六军团早已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开始踏上了第二次长征。

不论是爬雪山、过草地,还是转战川黔湘赣,红二、六军团不仅没有越打越少,反而越来越壮大,后来毛主席也称赞说,红二、六军团“是个了不起的奇迹,是个大经验”,还号召全军“要总结,要大家学习”。

萧克将军向来以智谋著称,比如在解放战争时期,就曾用过一次“空城计”,让傅作义将军永生难忘。

那是在1948年4月,石家庄解放还不到半年,傅作义为了挽回劣势,决定派4个师伙同阎锡山的一个师,偷袭石家庄。这个情报被我军截获后,送到了萧克的案头。

当时的石家庄,除了少数警备兵力之外,没有其他主力部队留守,萧克忧心忡忡,赶赴石家庄前,还特意去了趟西柏坡,见了毛主席。

毛主席看着面色忧愁的萧克,宽慰他说:“你只管好好去打,万一石家庄丢了,我们还可以从敌人手里夺回来嘛!”

萧克听完毛主席的话,心里有了底,说:“主席,您放心,我保证石家庄绝不会丢!”

当时,石家庄城里的百姓早已听说傅作义攻城的消息,所以搬家的搬家,逃难的逃难,一时间人心惶惶。萧克为了稳住大局,邀请了石家庄市长柯庆施一起在大街上散步,一路上有说有笑,聊得不亦乐乎。

果然,这一幕被市民们看到后,城中的局势大为改善。

很快,敌军部队就打了过来,萧克命令部队:“打得越狠越好,不但要将敌人打疼,还得把傅作义打醒,让他知道,在石家庄捞不到任何好处!”

命令下发到第六纵队后,部队随即开始了行动,还是老招数,分割包围敌人,一块一块吃掉他们。

这一战,阎锡山的一个师被六纵全部吃掉,还活捉了师长张翼,在太原的阎锡山一听到全军覆没的消息,差点背过气去,嘴里骂道:“这个傅作义,简直是在害我啊!”

再说傅作义的4个师,当听闻阎锡山的一个师被我军吃掉后,都心惊胆战,傅作义也以为石家庄驻扎着我军大量的兵力,立刻电令前线,火速返回!

就这样,石家庄在萧克的指挥下,顺利解围!

建国后,傅作义还专门跟萧克聊起了这件事,当萧克把石家庄的情况告诉傅作义后,傅作义伸出了大拇指,赞叹道:“古有诸葛亮空城计退仲达,今有萧子敬(萧克的字)空城计退宜生(傅作义的字)啊!”

萧克听后,哈哈大笑,说:“哪里哪里,你我这是不打不相识啊!”

萧克将军在红军时期是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在抗战时期是八路军120师副师长,在解放战争时期也是第四野战军参谋长,以他的这些资历,就算不授元帅,至少大将是跑不了的,但是,到了1955年授衔时,萧克却只被授予上将军衔。

很多人都为他鸣不平,但萧克本人却毫不在意,说:“很多战友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在战争中都牺牲了,我早该被打死了,评不评衔、评什么衔,都行。”

在别人眼里,萧克将军是个大官,但是在家人的眼里,萧克却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平时不抽烟、不喝酒,一日三餐也都是粗茶淡饭,家里常年都见不到一块肉。

在上世纪90年代,曾有老部下来看他,知道他烟酒不沾,就特意拿了些螃蟹来看他,还悄悄送给了萧克的家人,没敢当着萧克的面拿出来。

第二天,萧克家的饭桌上就多了一盘蒸螃蟹。萧克一看,问老伴儿,这螃蟹哪里来的?老伴如实告诉了他。不料,萧克听完后,立刻拿起了电话,打给那个老部下,说:“你们以后来,就不要送这些东西,要是下次再送,就别再进我的家门!”

萧克打完电话后,还对孩子们说:“外面螃蟹怎么卖,你们就把这些钱给他们退回去!”

说完后,萧克继续喝着他的粥,就着咸菜,至于那盘蒸螃蟹,他一口也没动。

晚年离休后,萧克将军每天练习书法,而且讲究“四正”,什么是“四正”呢?就是心正,身正,纸正,笔正。

萧克将军经常说:“练习书法不能只为了写字,还要端正心态,开阔心境,书法小道,人生大道。”

很多人都知道萧克将军写过一本《浴血罗霄》,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但很少有人知道,萧克在文化领域的成就,远远不止这一本书。

萧克将军在晚年时,主持编辑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资料,创作了《萧克回忆录》《朱毛红军侧记》等作品,主办了《炎黄春秋》杂志,还带领一百多位学者,历时八年,编写出了煌煌百卷巨著《中华文化通志》《中国大百科全书》……

这些成就,随便拿出来一个,都够自豪一辈子的了!

或许也正是这样老有所为、老有所用,再加上豁达、乐观的心态,让萧克将军得享高寿,足足活了102岁高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