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为不想生孩子找借口了,这是你的权利
恋爱综艺《90后婚介所》,有一幕看得她姐血压有点高。
这一幕,我愿称之为「男女生育选择大PK」。
男孩A戴昊正一副“生孩子天经地义”的姿态表达了自己的生育选择:
“想要孩子很正常吖,我一个个人条件还算有点优秀的男孩子,难道不想看到和自己长得像的孩子一起长大的画面吗?”
男孩B郝西泽则是将自己想生的选择上升到了人类文明的高度:
“理由一,人的生命需要厚度,理由二,人类文明需要传承。”
TangoZ给出的理由相对朴素多了:
“我想生孩子是因为我本身很喜欢孩子,就算现在没有孩子也能陪朋友的孩子玩一整天。”
而女孩则耐心且中肯地表达了自己暂时不想生孩子的观点:
“我现在选择不生是因为平常的工作已经占用太多时间和经历,所剩无几的自由,我想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
“我选择不生不是客观原因造成,而是我独立思考后的主观选择。”
最后孟非老师出来总结:
是否生孩子、什么时候生孩子都是一个自由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大家说得都有道理,但因为女性有一个生育年龄的时限,建议大家把未来变化的预见性纳入考量就可以。
因为这个选择可能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一开始选择不生,但后来到了某个时间节点又选择生了,也有人一开始想生,后来不生了,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长远规划”过程。
女孩还年轻,在目前的人生阶段,没有生孩子的打算,但到了下一个人生阶段,可能就想生了。
不管怎么说,女性的生育选择和生育规划,以及人生的活法,都是由女性自己掌控的。
当然这一幕只是观点的争锋,激烈归激烈,最终大家都会尊重女孩的选择。
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当代女性头脑清醒,对生育和人生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主动追求自由,主动掌控自己的生育选择和节奏。
而且随着女性意识觉醒,也有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鼓励女孩们追求自由,主动探讨女性如何在亲密关系、生育责任中获得主动权,这让她姐感到很欣慰。
其实早在19世纪70年代,便出现过歌颂女性自由的伟大作品。
她姐说的正是改编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梅里美的同名小说,全世界巡演最多次的歌剧《卡门》。
19世纪的世界,正处在工业革命的激烈变革之中,那时候女性普遍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
她们连衣着打扮、行为举止都深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更别提社会地位、生活空间和公民权利。
但卡门不一样,她敢于挣脱束缚,终其一生也要热烈绽放,不负爱与自由。
于是「卡门」这个有魔力的名字,成为了自由的象征。
时至今日,她追求自由的姿态依旧鼓舞着万千女孩们,去打破固有观念,去实现自身价值。
今天,在世界避孕日的这个节点,优思明携手合唱团,改编了一首别样的「新卡门」。
「新卡门」延续原作关于自由的探讨,把焦点对准了正处在“生育黄金年龄”的新时代女性。
视频里的她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面临着不同的「生育困境」。
这是在25岁张小姐的婚礼上。
本是属于她的幸福时光,却被亲朋好友们过早祝福“早生贵子”败了兴致。
这是30岁陈小姐深夜加班的日常。
她有着晋升总监的野心,30岁正是事业上升期,她势在必得。
但老家那边的父母却不这么想,他们最爱说:“你只管生,我们帮你带孩子没问题。”
这是35岁李小姐,白天在家里陪小孩的场景。
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拉扯大,周围人又说:“一个孩子好孤单,再要一个好作伴。”
困在「催生」压力下的三位女性,明明各自有自己当前最想做的事情,也许是爱情,也许是事业,也许是人生新篇章。
她们经历了一番挣扎。
不管是亲朋好友,还是父母、闺蜜,他们的“催生”都是出于好意——也许是受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也许是因为对孩子的喜爱。
但当下她们有更重要的事情想去做,一边是自己的计划,一边是催生的压力,不知是否该打乱节奏,做出违背内心的决定。
但,我自己的人生,为什么要受别人的影响?
终于,25岁张小姐,买了去度蜜月的机票和酒店,此刻,爱情最重要,小孩可以往后稍一稍。
30岁陈小姐没有放下一切回家生小孩,而是在事业上再搏上一搏,晋升总监,成为团队牵头人。
已经养育着一个小孩的35岁李小姐,选择不陷入怀孕、分娩、带小孩的单一循环,决定考取梦寐以求的学位,重启人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三位女性最终都选择了遵从自己的内心,为爱情,为事业,为人生。
她姐的境遇与30岁的陈小姐特别像。
同样是站在事业和生育两难的十字路口,相信很多女孩都跟我一样,面临着来自父母、亲戚和社会不小的催生压力。
我们不是不想生,而是不能“随便生”,需要考虑事业和生育的“冲突”。
这种冲突,首先就体现在一句只会问女性职场人的话:
“未来几年内,你会有结婚生小孩的打算吗?”
生育选择给女性带来的求职困境,是隐形的。
综艺《上班啦妈妈》里,有女孩在产假期间被告知失去了工作;有已婚未孕的女孩失去了参加面试的资格。
有个词叫「工断女」,专门形容因生育,工作经历出现断层的女性,她们在职场上饱受歧视。
社会学家谢莉·科雷尔做过研究:她编造了一些简历应聘高职位工作,如果简历包含有孩子的信息,收到回复的可能性只有50%。
如果经历相似,有孩子的女性比无孩子的同辈,每多一个孩子,每小时少赚约5%。
由于生育对女性职业发展有诸多影响,以至于专门有个词叫「妈妈税」形容这种困境。
妈妈税表现在方方面面:从应聘到岗位、薪资,甚至直接限制性别。
那么已经做到了家庭事业两手抓的成功女性,是否就能够劫后重生呢?
很难。
因为她们会面临第二道同样只会问女性的千古大难题:
“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
创业者论坛上,5个男性创业者被问“怎么做用户增长”“怎么做利润”,女性创业者刘楠得到的却是这个。
原央视主持人、现投资人张泉灵明确表示非常讨厌这个问题,她说:“问题本身就是偏见。”
33岁女演员佐伊·丹斯切尔做《嘉人》的人物专访,得到的问题依然是这种陈词滥调,她说:
“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倒不是我有多生气,而是,你们从来不会把这个问题抛给男人。”
是啊,女性无论在事业上成就有多高,社会观念里,你首先必须成为一名合格的妻子,一个称职的母亲。
于是生育带给女性的吊诡场面诞生了:
一方面,社会观念对女性有着极高的「好妈妈」期待;另一方面,职场并不会因此奖励选择生育的女性。
于是漫长的历史进程里,女性的个人发展始终会比男性面临更多挑战。
这便导致了「职场上的玻璃天花板」:
有能力的女性看上去可以去到高位,但永远有个无形的屏障横在中间,晋升变得可望不可即。
哥本哈根商学院一项研究发现:女性在25岁及之前生育的话,基本不会再有机会赶上不生育的女性所获得的收入,而35岁之后生育则影响不大。
但即使目前的职场对于女性不算友好,当代独立女性也能用积极的心态主动掌控生育节奏,提前规划好是否生育,如果生要在何时生,既能在职场上叱咤风云,也能做个好妈妈,简直是“人间清醒”。
有的女性像视频中30岁的陈小姐一样,处于事业上升的关键时期,选择先拼事业,再生孩子,把自己的生育节奏规划得明明白白;
有的女性觉得早生孩子反而对自己的事业更有帮助,前期工作压力小,生活能够更轻松,于是选择早早结婚生子,日子同样过得令人羡慕;
还有的女性觉得孩子不是人生的必选项,选择专心拼事业,尽情享受生活。
她们不受外界言论影响,听从自己的内心做出选择,把生育节奏和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不过还有很多女性,虽然逐渐享有了婚姻自由和工作自由,但生育自由似乎一直没有真正抵达:
意外怀孕完全打乱人生规划、迫于催生压力被迫生育又后悔……这些“不自由”严重打压了她们生活的幸福感。
没有真正的生育自由,女性所谓的工作自由,也只会困在隐形天花板下止步不前。
由于生理结构决定,生育由女性承担,而生育背后的身体疼痛、情感劳动和养育责任都更多地压在了女性身上。
因此生育更应该是属于女性的权利,这便是优思明一直所倡导的生育自由。
生育自由意味着有可以选择生还是不生的自由,选择什么时候生的自由,以及生几个的自由。
真正的「生育由我」,就是要让女性在生育问题上掌握主动,首先遵从内心想要什么,而不是社会规训下“他们期待什么”。
希望女孩们牢记,我们可以自主选择成为任何人。
可以是探索星空的科学家,有更多话语权的企业高管,甚至是国家领导人。
可以是鲜花,也可以是钢铁,是所有的力与美。
我们可以选择先实现对事业的追求,再成为一个好妈妈。也可以选择早早和心爱的人结婚生子,做一名幸福的宝妈。这本身并无对错之分,只是每个人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人生阶段做出的不同选择。
想要真正在生育问题上掌握主动,给女性自主避孕权的短效避孕药优思明是极佳的选择。
当今社会,我们不断鼓励女性自由,「随心而育」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只有真正自主掌控生育节奏,实现生育自由,女孩们的人生才不是带着镣铐跳舞,她们才能自由呼吸,追逐梦想,最终达到「人生由我」。
就像新西兰史上最年轻的女总理——80后的杰辛达一样,可以直接怒怼记者的生育提问:
“时至今日,你还在询问职场女性的生育计划,这完全不能接受,任何女性都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生育选择!”
期待每个女孩都能可以讲出这番话,这太美妙了。
这是一种坦荡的,久违的,拥有无限可能性的,生而为人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