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吃,是故乡的记忆 2024-04-11 05:40:15 自:民国文艺吃,是故乡的记忆。林语堂说:“人世间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们慎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也不是学问,而是吃。”每到一个地方,林语堂最先摸清楚的就是吃的地方,高级的,路边的,他要一一地尝试。但是,没有东西比家乡的吃食更好吃。厦门的亲戚有时到上海来,随身带很多家乡的特产,有自制的萝卜糕、龙眼干,还有凸柑,用糖水腌制的杨梅,连闻一下都沁人心脾。更重要的是肉松,肉松是廖家人的最爱,用一个铁皮盒装着。那时候厦门到上海是一件大事,得坐三天船,廖翠凤很珍惜,收得严严实实,只是偶尔拿出来,让丈夫和孩子浅尝一口。林语堂自诩是“伊壁鸠鲁派的信徒(享乐主义者)”,还得归功于他娶了个好太太。鼓浪屿的廖家女人都是肯肯实实的实干派,她们把所有的智慧和精力投入厨房,外面世界再风雨飘摇,她们只关心谁的肉丝切得细,谁的肉松做得好。林太乙有一次和廖翠凤上街,她盘算着和中央研究院院长讨论《读者文摘》的相关事宜。廖翠凤自言自语说,待会要停下来买一点肉松带回香港,然后问女儿,你说买肉松好呢,还是肉酥好?太乙还没应声,她又接着说,肉酥有点像福州的小肉干,还有鱼松,味道也很好;牛肉干也不错,有辣和不辣,做下酒菜最好了,送朋友也可以;小孩子好像更喜欢吃牛肉粒,要不要买一点?三斤够不够?要不然买5斤好了。林太乙偷偷地笑,想,也许在母亲心目中,买肉松要比跟研究院院长的谈话重要得多。凭着家传的手艺,爱热闹的廖翠凤在社交圈里比林语堂还受欢迎。她最拿手的清蒸白菜肥鸭,鸭子蒸烂了,肉又嫩又滑,鲜得让人恨不得连舌头都吞下去,白菜在鸭油里浸煮得透亮,放在嘴里就化了。还有焖鸡,先用姜、蒜头、葱把鸡块爆香,再加入香菇、金针、木耳、酱油、酒糖,用文火焖几个小时,鸡和香菇的混合香味在屋子里久久散不去,林语堂一口气能吃下三大碗饭。他的朋友常常不请自来,廖翠凤来不及买菜,便烧上一大锅厦门卤面,配上猪肉、虾仁、香菇、金针、菠菜,用鸡汤慢慢地熬。几个大男人端着碗,围着灶头吃得满嘴都是油。有时候翠凤也会做厦门菜饭,把猪肉丝、虾米、香菇、白菜、菜花、萝卜扁炒,混进饭里焖熟,吃的时候撒点胡椒、黑醋,林家小孩最喜欢吃这个。在异域他乡的海外,做一顿家乡饭是林家人的大日子。林语堂驾车,全家出动到唐人街买菜。菜市场闹哄哄的,各种难闻的气味充斥其间,林语堂只管选肉类,从寻常肉类到生猛海鲜,无肉不欢。翠凤讲求营养均衡,多买绿色蔬菜。“妈,我要吃清炖鳗鱼!”相如说。“不,我要吃清蒸螃蟹!”太乙也抢着喊。“都有,都有!”翠凤忙不赢地回答。三女儿相如最像廖家人,对文学兴趣不大,却对饮食有强大无比的记忆力。她很小的时候跟着林语堂在法国南部某个饭店吃了一顿晚餐,多年以后对菜的用料和做法还记得一清二楚。她得了翠凤的真传,母女俩合伙出了《中国烹饪秘诀》、《中国食谱》等书,都很畅销,前一本还获得了法兰克福烹饪学会的奖状。逢年过节,相如帮着翠凤做工序复杂的厦门薄饼。薄饼又叫春饼,是厦门人招待贵宾用的。薄饼皮要用专门的很薄很软的面粉做,烙好放在一边。料子也很讲究,把猪肉、豆干、虾仁、荷兰豆、冬笋、香菇等切丝切粒,在热锅里爆炒,然后放在锅子里用高汤熬,火候一定要掌握好,太干没有汁,不好吃,太湿了,薄饼皮包起来会破,太油了也不好,要熬好几个小时才能恰到好处。吃的时候,桌上用小碟子放着扁鱼酥、辣椒酱、甜酱、虎苔、芫荽、花生末,还有切好的整齐水灵的葱段。包薄饼更有学问,先把配料涂在薄饼皮上,然后一调羹一调羹地把热腾腾的料子包进去,得紧实不能破。一口咬下去,扁鱼的酥脆,虎苔的干香、芫荽的清凉,各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实在是天底下最好的美味。林语堂嘴馋,每次包很多料子在里面,还没吃皮就破了,汁液顺着手臂留下来,弄得浑身都是,女儿们没空笑话他,手疾眼快地包好薄饼往嘴里送。只有厦门人才吃得出薄饼的好,一顿家宴,吃的是千万里的乡愁。著名画家张大千由巴西路过纽约去欧洲,拎了一个新鲜的鲤鱼头来拜访林语堂。翠凤把它红烧,相如则做了一道“煸烧青椒”来孝敬这个四川来的艺术家。林语堂不喝酒,见着多年的故友,开了两瓶台湾花雕助兴。举起酒杯,话匣子就打开了,他们回忆起1943年冬,林语堂到成都,张大千从敦煌写生回来,张群为他们接风,陪客有沈尹默,宾主相谈甚欢,一晃这么些年,老朋友走的走,断联系的断联系,自己已在世界的另一端久不曾回乡……大千从欧洲回来,又做东宴请林语堂。他们到纽约有名的中国菜馆四海楼,张大千点的是招牌菜鲟鳇大翅,林语堂第一次吃这种来自南非的鱼翅,研究打趣了一番。还有一道是张大千发明的“川腰花”,另有一样酒蒸鸭,清香可口。“嗯,有上海'小有天’的风味!”林语堂吃了几筷子,连连称赞。“玉堂,你还记不记得,'小有天’进门扶梯上去,迎面就是一副郑孝胥的对联:道道非常道,天天小有天,甚雅隽!”“且说话,莫垂涎,须知纽约别有天。”林语堂机智地答。他们还谈到了齐白石,张大千说:“白石成为大画家是打二百板屁股打出来的。”林语堂不知其中的典故,急忙问怎么回事。张大千呷一口酒,缓缓道来,原来齐白石年轻时做木匠,雕花很出名,后来因为某个缘故被法庭罚了两百下屁股,逃到广西,才开始用铁笔学画。“真的吗?下次见到他要好好说一顿了!”林语堂拍拍大腿,开怀大笑。林语堂有个消化力惊人的肚子。他第一次到廖家做客,大食量让待字闺中的翠凤记忆犹新。他给翠凤写信说:“我的肚子里,除了橡皮以外,什么也能够消化的。”翠凤念给女儿们听,几个人笑到捂着肚子叫唤。林语堂很少生病,偶尔伤风感冒,翠凤让他忌口,林语堂反驳说:“我会医自己的病,就是多吃东西的方法,我的病就会好了。”实在找不到吃的,他就向女儿讨水果吃。他喜欢在半夜起来吃东西。有一次他觉着肚子饿,煎了5个鸡蛋,还吃了两片脆饼。还有一次,他吃了4片饼干。翠凤取笑他,他理直气壮地说:“昨天夜里我觉得饥饿,我一直想了十多分钟,不知道起来的好,还是不起来的好。我又觉得很惭愧,仅仅为了吃东西,睡了还要起来,不过我若不吃些东西,让肚子空空的,那末,我便不能入睡了。”他又吃了一块脆饼,嘟哝着说:“可怜我呀!我现在已觉得比较好些了,但仍旧有点饿哩!”林语堂不是客气的人,但是真正饿了,也会假装说:“我不要吃什么。”要是说:“牛肉汤很好喝!”意思就是再喝一碗。他出了名的喜欢烤牛肉,做得好他吃得吧嗒吧嗒响,做得不好,他也吃得很香。他最恨人家8点钟或者8点钟以后开饭,遇上这样的宴席,他一定填饱了肚子再去。他在《说肚子》一文开门见山地说:“凡是动物便有这么一个叫做肚子的无底洞。这无底洞曾影响了我们整个文明。” 赞 (0) 相关推荐 林家肉松和胡家麻将 林家肉松和胡家麻将 林家肉松和胡家麻将(上) 一 晚清以降,将西学引进中国的学者不乏其人,如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编写<海国图志>的魏源.中国第一个耶鲁大学毕业生容闳.翻译<天演论>等西方名著的严复--但将"中学&q ... 【马永清】故乡的记忆 文\马永清 故乡的记忆 记忆的碎片中 老鸦关是故乡最美的河 屋后的白杨树直入云宵 常常看到月上树尖 充当着古时候的摘星楼 肩挑的水桶 发出节奏的声音 挑一担泉水 养活着农人 黄土地上书写着爱情的诗 ... 咱们村‖故乡的记忆/葛保松 责任编辑亚静 故乡的记忆 文/葛保松 故乡是每个人心中的挂念,是每个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故乡有儿时的梦,有青春真挚的情,更有永远不能忘怀的乡愁. 我的故乡是山东莱西市姜山镇埠西村,是胶东半岛一个不起眼. ... 《故乡的记忆》 故乡的味道酸 在颗颗青杏里 故乡的味道甜 在粒粒樱桃中 故乡的味道香 在朵朵桐花间 故乡的风景美 醉了秋的芦苇 撑着花雨伞的姑娘 也把故乡嫁到了远方 记忆中的故乡 青涩.山高水长 故乡很美 再也回不到 ... 【文艺众家第四期有奖征文 第1篇】年味,飘过故乡的记忆 文艺众家第四期有奖征文活动征稿 主题:年. 时间:2017年1月19日至2017年2月18日. 形式:散文.小说.诗歌.书法绘画摄影. 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发表在平台的作品,除了打赏的稿费外,还将 ... 散文:故乡的记忆 | 姚纯清 主播 | 雪影儿 长风文艺 长风文化传媒shangjingfj 故乡的记忆 姚纯清 从上世纪末到现在,买过两种不同版本的<平凡的世界>,二十年来,阅读这本书不下七.八遍,每次翻看它,都被路遥的语言感动得热泪 ... 张春艳:吃红薯干的记忆,你有吗? 吃红薯干的记忆,你有吗? 张春艳 现在超市里的零食琳琅满目.数不胜数,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但是身为七零后的我对红薯干还是情有独钟的.因为在七零后的童年记忆里,没有五花八门的零食,那时,能够吃上一根软糯香 ... 故乡的记忆三章【散文】 作者简介 李跃峰,笔名(网名)山野俗人,陕西省大荔县人,生于1966年10月,酷爱文学.是江山文学网签约作家.江山之星.曾在国家各级报刊发表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多次.其中,中篇小说<梁燕妮> ... 故乡的记忆:故乡的云及露天电影【散文】 作者简介 李跃峰,笔名(网名)山野俗人,陕西省大荔县人,生于1966年10月,酷爱文学.是江山文学网签约作家.江山之星.曾在国家各级报刊发表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多次.其中,中篇小说<梁燕妮> ... 知见诗社 |《故乡的记忆》——作者:尤鹏飞,诵读:段英 插图画家:徐惠君 ▾ 点击收听 ▾ 故乡的记忆 作者:尤鹏飞 诵读:段 英 小时候 故乡,是一条长长的小溪 黑黑的,矮矮的瓦房映在水面 长大后 故乡,是母亲思念的眼泪 短短的,一个不敢聆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