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一部文脉永续的无字书——徐州中轴线读城·考古篇

点击加载图片

城墙根。

点击加载图片

徐州书画院。

点击加载图片

汉代采石场遗址。

点击加载图片

市中心土层里被挤压变形的物品。

点击加载图片

文庙地下城遗址的夯土台基。

◎文/图徐报融媒记者张瑾

在徐州老城区,有一条贯穿市中心南北的中轴线,从黄楼起向南经黉学巷到彭城路,再到云东一道街、泰山路,纵贯城区核心地带,绵延5公里。

城市中轴线是一个城市的“主动脉”,置身其间,可以领略历史积淀,感受现代繁华。徐州南北历史文化轴就是这样一条不断叠加、延长、辐射的文脉主线。

近2600年建城史中,徐州地上之城,饱经风霜,在时代变迁中不断地涤故更新;徐州的地下之城,叠压着数重不同朝代的古城遗存,定格了城市的一页页过往。

沿徐州中轴线南端向北,下园墩遗址、土山汉墓、宫殿台基、老城墙根……中轴之上,土层之下,考古告诉我们,那些时光抹不掉的雪泥鸿爪和前尘往事。

下园墩遗址:

四千年前,徐州市区最早先民聚居地

“关公马蹄印找到了,就在云龙山东坡路边。”2016年的一天,市民胡先生打进报社热线,欣喜地报料,在云龙山拆迁工地清理出“关公马蹄印”和石刻“阿弥陀佛”的信息。

这处消失多年的景观,在地方志书和北宋诗人贺铸、苏辙等人的诗中皆有记载,于解放前后在附近老百姓盖房时被掩盖,如今重现天日,勾起了这一带老徐州人的乡愁。

今年9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发布了云东文化街区云东一道街A地块建设项目变更公示。公示称,因保护地下文物“关公马蹄印”岩石遗址,将已规划的地库面积减少53平方米。

“虽只是一处小小的遗迹,但彰显了现代城建对文化遗存的尊重和保护。”参与寻找和解读这处古迹的文博工作者岳凯说。

云东文化街区位于徐州南北文化轴即徐州中轴线的南端。云东,顾名思义,云龙山之东,以“云东”为名曾有三道街,云东一道街是距云龙山东坡最近的一条山路,徐州中轴线的重要一段。

据2020年7月规划部门公示,云东文化街区建设项目在云龙区和平路以南、云东一街道以东,泰山路以北,分A、B两地块,总占地7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工期两年。此地块主要用于商业办公、娱乐康体、文化、服务业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和市政设施。

可以想见,待云东文化街区建成后,沿徐州中轴线由北向南一路走来,回龙窝、户部山、云东一道街、彭祖园等文化景区依次排开,将是一条内涵极其丰富的文化通道。

与江苏师范大学云龙校区比邻的这一地块,其实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这里是徐州市区最早人居活动的聚居区。

江苏师范大学教授赵明奇介绍:“1955年,施工人员在此地修圩堤时,发现了下园墩文化遗址。考古人员在地下1至3米深处发现了夹砂陶、泥质红陶、黑陶、纺轮等。这一特征明显的龙山文化遗址距今4300年左右。可以说,下园墩龙山文化的创造者就是徐州城市的直接先民。”

“城市不是从天而降,也不是朝建夕成,每个城市独有自己的孕期和童年。下园墩文化遗址的意义就在于它是徐州城市历史的源头,四千多年不间断地人类居住,证明了这个城市的选址风水优越、得天独厚,而源远流长、绵延厚重正是它无穷的文化价值所在。”赵明奇教授说。

站在云东一道街旁的云龙山东门平台向前望,云东文化街区汉式风格的建筑已有了雏形。时值傍晚,工地的施工人员蹲在云龙山坡台阶上大口地吃饭,距此不远的云东老户人家坐在竹椅上聊天,面对围墙上冒出来的房子、塔吊,憧憬着城市的未来。

据云东置业项目负责人介绍,云东文化街区周边有徐州博物馆、云龙山、云龙湖、江苏师范大学,是名副其实的景点聚集区,街区建设运用传统仿古建筑材料,充分考虑与云龙山、云东路、泰山路等周边沿线景观相融合。

土山汉墓:

博物馆里的考古工地,汉文化的宝藏

现代考古为更好地保护和展示遗址,通常会在原址建设相应的博物馆。与此类的博物馆不同的是,拥有土山汉墓的徐州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所博物馆中有汉墓的市级综合性博物馆。

位于徐州博物馆主陈列楼后的土山汉墓,在2010年的博物馆扩建改造中,成为徐州博物馆“四位一体”(另三处是主陈列楼、汉代采石场遗址、乾隆行宫)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工作直至退休,其间虽有困顿和彷徨,徐州汉墓考古发掘、保护和研究是我从一而终的职业,可以说真正是'上班如上坟’。”徐州博物馆名誉馆长李银德在他的新著《徐州汉墓》后记中这样写道,令人忍俊不禁又深以为然。

土山汉墓是一座自发现以来,持续考古了半个世纪的大墓,也是被徐州人津津乐道了千百年的文化遗存。从项羽士卒掬土为冢的“范增墓”传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现全国第一件银缕玉衣而确定为东汉王级墓,土山汉墓如同一部读不完的大书,频频给人们带来惊喜的发现和历史的印证。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宝贵的文化遗产。2020年3月,徐州博物馆专题研究部署推进世界级汉文化传承和旅游目的地建设工作,制订2020年到2022年三年工作计划,以馆藏汉代文物为核心要素,实施汉文化资源调查、“国潮汉风”品牌塑造、学术研究阐释等工程。

2021年4月,土山二号墓考古项目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土山汉墓科学精细的考古受到业界肯定,考古工作告一段落,然而土山的话题并没有终止,相关部门正在积极规划建设“徐州土山东汉彭城王墓考古博物馆”,将在土山发现的三座墓葬连通展示,建成集墓葬展示、文物展览、考古体验、研学旅游等于一体的遗址性博物馆。

让考古走出学术的象牙塔,是考古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博物馆服务于社会的需要。近年来,徐州博物馆在土山二号墓的考古过程中,常态化开展了公众考古活动,受到了市民的热情参与。

“在汉墓原址上建博物馆,有利于人们透过物质遗存,了解文物背后的文化和故事,以更宽广的视野来认知汉文化。”徐州博物馆副馆长刘照建强调,“徐州汉墓以及出土文物,已成为徐州打造世界级汉文化传承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名片。”

位于徐州中轴线上的徐州博物馆,是全国汉文化遗存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在新老文博人的接续奋斗下,徐州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藏品体系完整,展出各类文物珍品5000余件,是徐州中轴线上读城的网红打卡地。

成功创建国家一级馆的徐州博物馆正在不断突破博物馆的边界,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展示富有徐州特色的汉文化风采。国庆长假在即,徐州博物馆准备了丰富的黄金周文旅节目,包括徐博之夜、“国潮汉风·快哉徐州”摄影作品联展等活动。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快哉徐州”游,中轴线上的这处徐州宝藏,不可错过。

彭城广场:

楚宫繁华落尽,洪水定格了百姓烟火

今年4月,随着大吊车将距地表10米的汉代台基运离工地,市中心文庙地下城遗址考古工作画上了句号。这些打包好的城市文脉物证都将待彭城广场地下城遗址博物馆建好后,成为展厅中的重要陈列。

徐州中轴线北端的文庙街区项目是我市城建重点工程,位于市中心彭城广场附近的原二中地块,用地面积2.16万平方米,计划投资约4亿元。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文庙街区建成后,将对提升中心城市承载力、辐射力、影响力和首位度具有重要意义。

徐州有三张名片“彭祖故国、项羽故都、刘邦故里”,其中的“项羽故都”业已被文献与考古证明。

历史上由于黄河决口,徐州数次淹城。徐州城下至今上下叠压着明代崇祯年和洪武年两座城池,与现在的老城区市中心基本重合,形成了“城下城、府下府、街下街”的叠城奇观。

自上世纪80年代,人们在城市建设中陆续发现大量的地下遗存,从金地、金鹰到苏宁,文庙古碑、明代徐州卫、老城墙石基……在市中心的重大施工中,这些与故城密切关联的考古发现就没有断过。

“彭城广场是徐州地下文物的丰富埋西藏,按照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早在这里的建设动工之前,经过省文物局的许可和市文物局的委托,徐州博物馆已在彭城广场、文庙原址进行了考古勘探,考古工作按照科学标准推进。”徐州博物馆馆长李晓军介绍。

彭城是江苏省最古老的城市,位于徐州市中心的地下城遗址是一处解读城市历史的文物富矿。让更多的人看到徐州历代前朝的踪迹,在城市的心脏里抢救历史碎片,徐州的考古工作者视之为使命。

“徐州历史上饱受洪水之患,仅黄河淤积厚度就超过5米,2005年,考古人员在徐州金地商都二期工地的地下10米,发现大型的汉代夯土台基,此外还发现石板路面、鹅卵石散水、陶圈井等,可能为楚国(彭城国)的宫殿所在。”徐州博物馆考古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仅在近两年的考古中,徐州博物馆文保科技中心就已经整体打包保存了彭城广场地下城遗址中发现的明代石铺路面、防汛设施、“铁匠铺”房址,文庙街区地下城遗址发现的汉代砖砌排水沟、3座西周墓葬等遗存。

市中心的地下考古为人们提供了在徐州中轴线上一眼望千年的物质条件和学术参考。2000年,中国古都学会在徐州召开年会,古都彭城被与会专家赞为“中国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古都之一”。

在城市建设中最大程序地保护和利用好地下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于徐州中轴线上曾经掩藏的地下秘密、洪水中定格的人间烟火,正在科学的城市规划和保护利用理念下,以新的姿态焕发新光彩。

(0)

相关推荐

  • 徐州市博物馆(下)——博物馆之旅(7)

    徐州博物馆馆藏文物主要有陶瓷器.陶俑.玉石器.金银器.铜铁器.玺印.书画等门类.馆藏文物自新石器时代至明清,其中以新石器时代.汉代和明代文物最为丰富突出,尤以汉代文物最具特色,形成完整体系.故有&qu ...

  • 遇见徐州,美不胜收(一个常州人的徐州游记)(二)

    [相遇]再回徐州市区:拍写真.尝美食.游名胜.赏美景 从窑湾回到徐州市区,正式开启徐州市区行的节拍. 对于徐州,并不是第一次造访,之前跟随Dr.Song去过两回,奔着闲逛的态度游览过云龙湖.云龙山.戏 ...

  • 徐州八旬考古人:解读土层下的汉代无字书

    土山汉墓,一部读不尽的历史大书,读之不尽的不仅是其中正待解开的诸多历史密码,还有其延续50年漫漫考古过程中的酸甜苦辣.特别是对1977年首次发现土山二号墓的考古专家王恺来说,今年85岁的他,其考古生涯 ...

  • 楚王还是彭城王?土山二号墓的墓主身份待解

    徐报融媒记者 张瑾 从范增墓.亚父冢到东汉王墓,被人们谈论了千百年的土山又有新话题.4月13日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土山二号墓,经专家根据墓室建造方式.出土文物断 ...

  • 历时40余年!东汉诸侯王陵徐州土山二号墓考古工作完美收官

    历经40余年的不懈努力,徐州土山二号墓考古发掘工作完美收官.土山汉墓位于徐州博物馆院内,由三座墓葬组成,其中一号墓于1969年发现,1970年由中科院考古所.南京博物院等单位发掘:三号墓于2002年发 ...

  • 土山汉墓主人并非彭城王

    王恺老师身后这块"东汉彭城王墓"标识牌能否因他的新发现而改变,答案或许仍在土山二号墓中. 自汉高祖刘邦立国,封弟刘交为楚元王于家乡彭城,徐州在两汉四百年经历了西汉12代楚王.东汉1 ...

  • 楚韵汉风今何在——探访楚汉文化遗存

    文明延续.文化传承均需要一定的物质作为载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些物质载体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留存至今,成为人们追溯历史进程.探寻文化源流的重要依据.从"双沟醉猿"到梁王城遗址,从& ...

  • 徐州土山二号墓“入十”凭什么?封泥告诉你

    徐报融媒记者 张瑾 4月13日,徐州土山二号墓成功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对考古人来说,出土文物中最珍贵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从中获得的历史信息.土山二号墓之所以能& ...

  • 幽冥仙府:戊戌清明彭城行纪

    幽冥仙府:戊戌清明彭城行纪

  • 徐州土山汉墓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 三大谜团待破解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13日,2020年度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在北京揭晓,徐州土山二号墓考古历经三代人40余年考古发掘,此次成功入选.虽然众多考古发现震惊了学术界,但围绕着这座 东汉 初期的诸侯王 ...

  • 徐州土山汉墓

    土山汉墓 坐落于徐州繁华的云龙山北面 是全国少有的博物馆和考古为 一体的考古旅游设施 从1970年到现在 土山汉墓的发掘延续了48年的时间 徐州人对土山 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 在80年代之前 这里曾经是 ...

  • 中国考古百年 | 李银德:巍巍王陵——徐州土山汉墓发掘记

    历经40年发掘的徐州土山二号墓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收获,4月13日荣获202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作为东汉诸侯王墓,其发掘的时间.发掘理念和方法都有值得总结和借鉴之处. 土山汉 ...